新華社北京6月5日電
保護生態環境 維護生態安全
鞏固中華民族發展的根基
——曾培炎副總理在中國生態安全高層論壇上的講話
(2006年6月5日)
今天是“6·5世界環境日”。在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關心環保的人們正圍繞“莫使旱地變荒漠”這一主題,以不同的方式舉行活動,充分顯示了人類保護共同家園的堅定信心。中國是世界上荒漠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荒漠化已經成為危及國家生態安全的突出問題。今天,我們在這裡舉辦生態安全高層論壇,既是對世界環境日主題的積極響應,也是根據中國實際情況開展的具體行動,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近年來,在各級政府和有關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在廣大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下,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十五”期間,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全國環境質量基本穩定,部分城市和地區有所改善。通過退耕還林、退牧還草,一些沙化退化的土地,已經能夠看到綠色;通過污染控制、綜合治理,一些水體惡化的河湖,已經恢復了原有的風光;通過生態移民、自然修復,一些環境脆弱的地區,已經得到有效保護;通過生態建設,一些往日污染矛盾突出的地方,開始走上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道路。
剛才表彰的生態市、生態縣和環境優美鄉鎮就是全國可持續發展的先進典型。江蘇省張家港、常熟、昆山和江陰市加大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在環保模範城的基礎上又上了新臺階;浙江省安吉縣通過發展生態經濟,探索出環境與經濟“雙贏”的路子;上海市閔行區嚴格保護環境,把“臟亂差”的城鄉結合部建成了人居環境良好的花園小區。事實證明,只要我們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環境保護基本國策,無論是發達地區,還是欠發達地區,都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同時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國生態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威脅著國家生態安全,全國已有1/3的國土面積受到水土流失的侵蝕,90%的天然草原不同程度的退化,有限的耕地資源受到環境污染和地力下降的雙重威脅,寶貴的生物資源正在銳減。沱江、松花江等接連發生的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直接威脅到人民的生産生活。頻繁襲擊北方的沙塵暴,再次敲響了生態安全的警鐘。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生態興則文明興。環境適宜長江、黃河流域孕育了輝煌的中華文明,生態較好的“兩河”流域塑造了古巴比倫文明。反之,生態衰則文明衰。絲綢之路上的樓蘭古國,隨著生態環境的變遷,早已湮沒在萬頃流沙之中。當代現實也告訴我們,生態環境一旦遭到嚴重污染,將導致難以恢復的災難。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核輻射泄漏、印度博帕爾農藥廠的毒氣爆逸事故,造成的危害至今不能徹底消除,其教訓十分深刻。我們維護生態安全就是捍衛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就是鞏固中華民族發展的根基。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安全問題。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十一五”規劃對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出了具體目標和措施。不久前,國務院作出了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召開了第六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對保護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安全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們要在促進經濟發展能力,明顯改善生態環境,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維護生態安全,必須努力扭轉自然生態惡化的趨勢。要按照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的要求,區別不同區域的生態功能定位,把經濟活動控制在自然生態的承載力之內。加強生態功能保護區和自然保護區建設,發揮自然修復作用,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整體功能。要繼續實施天然林保護、天然草原植被恢復、退耕還林、退牧還草和防沙治沙等生態治理工程。要因地制宜發展適應抗災要求的避災經濟。積極推進生態省、生態市、生態縣和環境優美鄉鎮等生態示範創建工作,樹立一批科學發展的典型。
維護生態安全,必須加大環境污染防治力度。要將水、空氣、土壤污染防治作為環保工作的重中之重,把確保群眾飲水安全作為首要任務,不斷加大整治力度。要堅決淘汰落後工藝、設備和生産能力,關閉浪費資源、污染嚴重的企業。嚴格執行建設項目環評制度,依法開展規劃環評,積極探索重大決策環評,做到增産不增污、增産要減污。要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強化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實施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確保農産品安全。加快實施危險廢物處置、污水處理、垃圾無害化處理、燃煤電廠脫硫、核與輻射環境安全等國家環保重點工程,著力解決當前突出的環境問題。
維護生態安全,必須有效防範突發性環境事件。當前我國正處於一個環境事故的高發期,近年來發生的重大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警示我們,事故出於麻痹,責任重於泰山!我們必須建立健全防控體系,完善事故應急預案,健全決策響應系統。要將重點流域、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部位作為防控的主要對象,常抓不懈,把環境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中。一旦發生環境事故,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採取斷然措施,科學處置,通力合作,沉著應對,把危害和損失控制在最小程度。
維護生態安全,需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廣泛參與。保護環境是全民族的共同事業,要加強生態安全的警示教育,提高全社會的生態安全意識。健全環境法律法規體系,加強監督檢查,強化環境執法。各級政府要及時發佈環境信息,讓社會公眾了解環境狀況。要群策群力、群防群治,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愛護環境的積極性主動性,將保護環境的熱情轉化為自覺行動。要倡導健康文明的生産、生活方式,努力營造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良好氛圍。
維護生態安全,需要加強國際環境交流與合作。要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經驗,提高我國生態治理與環境保護的裝備水平和管理水平。要採取有效措施,防範危險廢物非法進口、有害外來物種入侵和生物遺傳資源流失。中國將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參與國際環境與發展事務,認真履行國際環境公約,廣泛開展雙邊和多邊環境合作,共同研究解決危及生態安全的世界難題,為維護全球生態安全做出積極貢獻。
今天,國內外專家和學者、有關部門的同志將圍繞生態安全展開討論,希望大家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為保障國家生態安全獻計獻策,我相信,這將有利於提高全社會生態安全的憂患意識,對改進政府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工作發揮積極的作用。
維護生態安全,貴在實踐、重在落實。讓我們共同努力,以對國家、對民族、對子孫後代高度負責的精神,把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新的貢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