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領導活動
 
曾慶紅10日看望慰問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農民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8月11日   來源:新華社

    8月10日,中央代表團團長曾慶紅率中央代表團第一分團赴內蒙古烏海市看望當地幹部群眾。這是曾慶紅在烏海市海勃灣農業高效示範園區看望慰問種養殖庭院經濟戶。 新華社記者 樊如鈞 攝

    8月10日,中央代表團團長曾慶紅率中央代表團第一分團赴內蒙古烏海市看望當地幹部群眾。這是曾慶紅在烏海市海勃灣農業高效示範園區看望慰問種養殖庭院經濟戶。 新華社記者 樊如鈞 攝

    新華社烏海8月10日電(記者孫承斌、鄒聲文) 八月的草原,秋高氣爽,陽光燦爛。

  10日上午10時許,正在內蒙古參加自治區成立60週年慶祝活動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曾慶紅,率中央代表團第一分團,乘專機抵達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看望慰問當地各族幹部群眾。

  曾慶紅十分關心內蒙古的“三農”工作,一下飛機就來到位於海渤灣區千里山鎮團結新村的高效農業示範園區考察。2004年開工建設的這個示範園區,以發展溫室葡萄為主導,通過“公司+基地+專業協會+農戶+市場”模式,帶動農民增收。

   馬路兩側,一座座農家院落整齊排列。村口,“大家一條心,共建新農村”的大紅標語分外醒目。

   曾慶紅首先來到村民姚埃明家,一邊和主人拉家常,一邊走進他家的院子。

  姚埃明告訴曾慶紅,自己原來居住的地方自然條件惡劣,特別是土地鹽鹼化嚴重,家裏收入很不穩定,一年人均收入不足兩千元。2004年全家遷到團結新村後,通過從事溫室葡萄和花卉種植,生活得到了極大改善,去年人均收入超過了兩萬元。

  聽了姚埃明的話,曾慶紅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院子裏的太陽能灶、房頂上的太陽能熱水器,給農家小院增添了不少現代氣息。住宅、溫室大棚、圈舍和沼氣池“四位一體”的農家小院,顯得生機勃勃。曾慶紅仔細察看,連聲誇讚姚埃明的日子過得不錯。

  大棚裏,一串串紫色的葡萄閃爍著誘人的光澤;葡萄架下,套種的韭菜長勢喜人。

  曾慶紅彎腰走進大棚,轉身問姚埃明:“這些葡萄是什麼品種?”

  “這是紅提,非常甜。”姚埃明回答。

  “我們這裡的光照,比國內同緯度的地方一年要多500多個小時,很適宜種植葡萄。”一位農業技術人員補充説。

  “烏海這個地方降水量小,這是劣勢;但光照條件好,這是優勢。要注意發揮優勢,充分利用光照條件,努力發展優質葡萄種植産業。”曾慶紅叮囑道。

  “農業稅等稅費都減免了吧?”曾慶紅接著問姚埃明。

  “都減免了,地方政府還給我們很多鼓勵政策。”姚埃明夫婦爭著告訴曾慶紅:“像搭建溫室,可以補助4500元,種植葡萄也有補助,政府還幫著我們購買農用機械呢!”

  曾慶紅聽了十分高興。他説:“黨中央、國務院非常重視‘三農’問題,始終把‘三農’工作擺在各項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在我國許多地方,農業還不發達,農村還比較落後,農民收入水平也比較低。你們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改變了自己生活,我感到非常高興!祝你們的日子越過越好!”

 隨後,曾慶紅又來到村民李金龍家的蔬菜大棚。藤蔓上垂挂的一根根翠綠黃瓜,吸引了曾慶紅的目光。他高興地接過剛摘下來的黃瓜,笑著説:“這可是綠色食品,質量好,吃得也放心。”

  “這些農産品銷售怎麼樣?”曾慶紅問。

  “有專門的企業負責銷售,我們可以放心地生産。”李金龍回答。

  “你們搞溫室種植,從哪得到科技支持?”曾慶紅又問。

  “我們跟中國農業大學建立了聯絡,自治區的科技特派員也會經常來指導農民。”

  聽了當地負責同志的回答,曾慶紅滿意地點點頭。

  李金龍家的外墻上,挂著“黨員示範戶”等榮譽牌匾。曾慶紅對李金龍的妻子、共産黨員李素英説:“‘黨員示範戶’這個榮譽很重要。作為黨員,要帶頭致富,否則就沒有説服力。更重要的是,要把致富的法子、生産的訣竅告訴大家,帶領大家共同致富。”

  李素英激動地表示,一定會牢記黨的宗旨,幫助鄉親們一起致富奔小康。

  “能不能告訴我們,你們家去年一年收入有多少?”曾慶紅笑著問李素英。

  “非常好!”李素英笑著回答。

  “到底有多少?能不能透露一個具體數字?”曾慶紅追問道。

  “光種菜大概有六、七萬,其他還有一些……”李素英依然不願“透露”實情。

  “你們看,她還給我們打埋伏呢!”曾慶紅幽默的一句話,説得大家都笑了起來。

  農家小院裏,再次飛出開懷的笑聲……

 
 
 相關鏈結
· 曾慶紅率中央代表團第一分團赴阿拉善盟慰問幹群
· 曾慶紅出席內蒙古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並頒獎
· 曾慶紅在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週年慶祝大會上講話
· 內蒙古慶祝自治區成立60年 中央電賀 曾慶紅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