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良玉在國務院防震減災工作聯席會議上要求
全面強化防震減災基礎 紮實推進災後恢復重建
1月4日,國務院防震減災工作聯席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指揮長回良玉出席會議並講話。新華社記者 張鐸 攝
新華社北京1月4日電 國務院防震減災工作聯席會議4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指揮長回良玉出席會議並講話。他強調,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為本,依靠科學,全面強化震情監測預報、建築物抗震設防、災害搶險救援等防震減災基礎,紮實做好群眾生活救助、倒房重建、生産恢復等各項工作,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會議聽取了中國地震局等部門和專家關於我國2010年防震減災工作情況的彙報,研究部署了2011年重點工作任務。回良玉指出,2010年在自然災害極為嚴重、地震多發頻發的情況下,經過各方面共同努力,我國防震減災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科學依法統一,有力有序有效地展開了一場高寒高原地帶規模最大、成效最顯著的救援行動,奮力奪取了青海玉樹地震抗震救災鬥爭的重大勝利,妥善安置了受災群眾基本生活,及時組織開展了災後恢復重建,成功實施了多次國際救援行動,防震減災事業呈現出統籌發展、快速推進的良好局面。
回良玉強調,防震減災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事關國民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穩定。進一步做好防震減災工作,要按照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堅持興利除害結合、防災減災並重、治標治本兼顧、政府社會協同”的總體要求,切實加強監測預警、防災備災、抗災救災、恢復重建等各環節工作,系統運用法律、行政、經濟、科技、工程、教育等各項減災手段,充分發揮軍地各方資源力量,全面部署各區域防震減災工作,不斷提高防範應對地震災害的綜合能力。
回良玉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創新思路、細化措施,全面做好2011年防震減災各項工作。一要以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綱要為依據,科學謀劃“十二五”時期防震減災事業發展。二要切實做好地震監測預報工作,加強震情趨勢跟蹤研判,充分發揮群測群防作用,力爭多做有減災實效的預報。三要進一步強化抗震設防監管,不斷提高各類建設工程和基礎設施抗震能力,加強防震減災知識宣傳普及,夯實城鄉防震減災基礎。四要加快完善地震應急管理體系,健全地震應急法規和預案,加強軍地救援能力建設,完善防震減災社會動員機制。五要紮實推進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加快實施玉樹地震災後重建規劃,幫助受災群眾重建美好家園,儘快恢復災區正常生産生活秩序。六要繼續安排好受災群眾生産生活,及時撥付救助資金物資,妥善解決群眾飲食、衣被、住所、取暖、醫療等問題,確保群眾安全溫暖過冬、歡樂祥和過年。
最新|活動|出訪|會議|論述|圖片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防震減災工作的意見
國發〔2010〕1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防震減災事關人民生命財産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高度重視,採取一系列加強防震減災工作的重大舉措。在各地區、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我國防震減災事業取得了較大進展,在抗擊歷次地震災害中有效減輕了損失。但也存在監測預報水平較低、城鄉建設和基礎設施抗震能力不足、應急救援體系尚不健全、群眾防災避險意識和能力有待提高等問題。為進一步加強防震減災工作,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堅持預防為主、防禦與救助相結合,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群眾,全面提高地震監測預報、災害防禦、應急救援能力,形成政府主導、軍地協調、專群結合、全社會參與的防震減災工作格局,最大限度減輕地震災害損失,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詳細閱讀
從汶川到玉樹 一切珍藏在記憶 國家在磨礪中前行
今天,5月14日,玉樹地震整整一個月。一個月前,4月14日,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發生7.1級大地震。安寧祥和的高原腹地,瞬間陷入悲愴與困厄。
一切都突如其來,一切都猝不及防。一切又都高速運轉,有力有序有效。
就在兩天前,汶川大地震兩週年紀念日,再次讓我們的思緒回到2008年5月12日。同樣的地動山搖,同樣的眾志成城。
“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從汶川到玉樹,兩次災難磨礪中國,也賦予這個國家前行的精神和力量。 >>>詳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