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主席李克強在北京主持召開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並講話。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 攝
6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主席李克強在北京主持召開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並講話。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 攝
李克強在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強調
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科學合理利用
提高生態文明水平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新華社北京6月5日電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主席李克強日前主持召開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並講話。他強調,保護生物多樣性是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任務和基本內容,要按照科學發展的要求,弘揚生態文明理念,加大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推進綠色發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家園。
會議審議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十年中國行動方案》和《實施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行動計劃任務分工》。會議認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近年來,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明顯成效。部分區域生態系統得到恢復,一些重點保護物種數量穩中有升,全社會保護意識顯著增強。同時應該看到,我國生物多樣性總體下降的趨勢仍未得到遏制,保護形勢依然嚴峻。
在聽取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發言後,李克強説,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條件,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關係到當代及子孫後代的福祉。中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也是生物多樣性受到最嚴重威脅的國家之一,加強保護尤為重要而緊迫。生物多樣性具有很高的生態環境價值,能夠涵養水源、調節氣候、凈化空氣、維持生態平衡。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地方,往往也是生態環境比較好的地方。現在已有越來越多的地方把水裏是不是有魚、天上的鳥是不是增加,作為判別生態環境好轉的重要標準。要通過保護生物多樣性,不斷改善生態環境和宜居空間,提高人民生活質量。
李克強指出,生物資源是重要的經濟和戰略資源,生物工程處在現代科技發展的前沿,生物産業是戰略性新興産業,其潛在價值難以估量。在保護中科學合理開發利用生物多樣性資源,正在引領新一輪科技和産業革命,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標誌。因此,要把保護生物多樣性作為自覺主動的戰略抉擇,實現生物多樣性有效保護、可持續利用和惠益共享。這不僅是我們建設生態文明的需要,也是參與國際競爭、保障長遠發展的需要。
李克強説,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統籌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保護是為了更好的發展。要突出加強重點區域、重點物種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推進自然保護區、生物遺傳資源庫等重大工程建設。對重要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等,應劃定生態紅線,禁止與保護無關的開發活動。項目建設應充分考慮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因素,落實生態恢復責任。
李克強強調,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要完善體制機制,特別是建立生態環境補償機制,並把生物多樣性保護納入其中,給予相應的財稅補償和支持,注重做好生物多樣性豐富地區扶貧開發和改善民生工作,使群眾和地方不因保護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在經濟上受損,而要公平分享保護帶來的好處。他説,40年前聯合國首次人類環境會議發出了“只有一個地球”的呼聲,當前保護生物多樣性已日益成為人類面臨的全球性重大挑戰。我們要廣泛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在相互學習借鑒中推廣應用先進理念、經驗和技術,共同解決好生物多樣性保護問題。
李克強指出,生物多樣性保護涉及面廣,事關人人。要提高全社會參與環保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識,把短期措施與長期機制建設結合起來,鼓勵和引導企業、家庭等積極參與保護活動,為保護我們共同家園做出自己的貢獻。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成員、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了會議。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副主席、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等在會上作了發言。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于2011年6月成立,由26個部門組成,統籌協調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指導“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十年中國行動”。
最新|活動|出訪|會議|論述|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