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考古新發現新進展
中國政府網
 

1.史前時期

 

百色上宋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上宋舊石器時代遺址地層堆積可分為3層,遺物主要在第3層。所出的遺物近300件,包括手鎬、砍砸器、刮削器等石器和玻璃隕石。其中玻璃隕石90件以上,這些玻璃隕石是原地埋藏的,沒有經過搬運。它們和石器出自於同一層位,説明石器和隕石的年代是相同的。百色舊石器通過玻璃隕石測得其年代為距今約80萬年。

 

週口店遺址發現古人類化石

 

    北京週口店遺址在一處洞穴中發掘出土動物化石和人類遺骸。目前已鑒定出哺乳動物化石26種,其中以鹿類化石為主,並有大量的豪豬化石。哺乳動物群與週口店山頂洞的動物群相當一致,而獼猴、豬獾、原麝等則是山頂洞動物群所缺乏的。尤為重要的是出土了人類的遺骸。人類化石的解剖部位包括,下頜骨(附多枚牙齒)、鎖骨、肱骨、橈骨、脊椎骨、股骨、腓骨、跟骨、趾骨等,似為一個男性成年個體,屬現代智人。伴生動物群年代為晚更新世,距今約2.5萬年左右。

 

浦江發現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

 

    浙江省浦江縣上山遺址發現新石器時代早期遺跡、遺物,尤其是稻作遺存的發現具有重要意義。遺跡主要為圓形和近方形的灰坑,三列規則柱洞構成的房基以及溝槽形式的房基。遺物為圓石球、不規則扁長方體的磨棒、形體較大的石磨盤。陶器多為盆形,少量為釜、罐類。多素面,偶見繩紋、戳印紋、線劃紋等。夾碳陶片的表面有大量的谷殼痕跡,經鑒定,其粒的長度比野生為短,粒的寬度比野生稻大,可能是經人類選擇的栽培稻。年代測定的數據表明,該文化遺存的年代約在距今11400-8600年之間。

 

敖漢旗發掘興隆洼文化遺址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敖漢旗興隆溝遺址發掘清理出興隆洼文化房址11座、居室墓葬10座、灰坑12座,出土一批具有典型特徵的陶、石、骨、玉、蚌器及動物骨骼、植物遺骸資料。房址皆為半地穴式建築。13號房址的西角有一座長條弧形的暗道,成年人能從暗道爬出。居室葬的形式有三種:一是在房屋內挖墓穴埋葬死者;二是在居住面上直接埋葬死者;三是房屋的灶坑或窖穴內埋葬死者。重要遺物有22號房址內出土的2件人頭蓋骨牌飾和2件石、蚌人面飾。

 

西安發現仰韶文化環壕聚落遺址

 

    陜西省西安市魚化寨發現大型仰韶文化時期環壕聚落遺址。發掘環壕2條,房址18座,灰坑120多個,甕棺葬28座,灰坑葬2座,兒童墓葬4座,出土可復原陶器100多件,各種生産工具、裝飾品400多件。陶器有缽、盆、罐、甕、小口細頸壺、尖底瓶,玉石器有斧、鏟、鏃、笄、墜飾,骨器有錐、笄、針、鏃,以及陶刀、銼、環、笄、人塑像和牙飾、蚌飾等。房址形狀有圓形、方形和圓角方形3種,結構可分為半地穴和地面建築。環壕為圓環狀,寬8-10米、深4-5米,東、東北和西面各有一個寬3-5米的通道。在環壕的外側約30米處的西部和南部還發現斷續的一條溝,寬4-5、深3-4米。

 

宜興下灣發掘崧澤文化大型壕溝和房址

 

    下灣遺址位於江蘇省宜興市西南約3公里的宜城鎮下灣自然村。崧澤文化中晚期的遺物非常豐富,有側三角形鑿形足鼎、花口圈足筒形杯、釜、罐、壺、圈足豆等。主要文化遺跡有崧澤文化大型壕溝和房址。壕溝本身與整個遺址的分區和佈局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絡。極有可能是一條具有自然防洪和社會防禦功能的壕溝。

 

赤峰調查紅山史前遺址群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史前遺址的調查,發現紅山文化聚落遺址。地表清晰可見成不規則圓形的灰土圈,共20余個,直徑最大的約7米,均成行排列。據以往的發掘經驗,每個灰坑圈代表一座半地穴式房址,地表的灰土實則為房內的堆積。地表採集到缽、罐、甕等陶器殘片。典型紋樣有之字形紋和成組的壓劃線紋,發現一些彩陶,還採集一件石耜。從採集的陶片分析,該聚落的年代應屬紅山文化中期,距今約6000-5000年。此外還發現夏家店下層文化祭祀遺址,依山勢走向疊壓石塊建成的石墻內分佈著圓形的祭壇。祭壇以石塊疊砌,或石圈內填土而成。從採集的陶片標本分析,該遺址年代約距今4000-3500年。夏家店下層文化的小型城址以石塊壘砌,平面呈方圓形,面積約4500平方米。

 

淩源發掘牛河梁遺址第十六地點

 

    牛河梁遺址第十六地點位於遼寧省淩源市淩北鎮三官甸子村。發現紅山文化積石冢6座,灰坑4座,出土玉器15件,綠松石墜飾2件。另發現夏家店下層文化房址8座,窖穴3個,灰坑近百個,出土石骨質器物470余件。紅山文化中心4號大墓,葬具為石棺,隨葬品皆為玉器,共8件,計玉鳳、斜口箍形器、玉鐲、玉人各1件,玉環和綠松石墜飾各2件。其中以玉人和玉鳳為紅山文化玉器中新發現的器類。隨葬玉人等特殊器物,可能説明墓主人是一個通神的巫者。十六地點還發現多組夏家店下層文化遺跡打破紅山文化積石冢的地層關係。夏家店下層文化房址為圓形或橢圓形半地穴式建築,直徑3-4米不等。

 

蒙城發掘尉遲寺龍山文化遺址

 

    安徽省蒙城尉遲寺遺址發掘出龍山文化紅燒土房屋建築一排4間,建築方式基本延續了大汶口文化的規格,採用淺穴式燒烤技術。在倒塌房屋的堆積中出土一組獨特造型的七組鏤孔紅陶器,成敞口、長頸、鼓腹、圜底狀,腹中部有三個間距相等的鏤孔,器底附加7個錐形足,足長18厘米。七組鏤孔器並非一種日常生活實用器,應與宗教活動有關。

 

呼倫貝爾發掘細石器遺址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調查發掘鄂溫克旗西蘇木輝河細石器遺址和海拉爾區哈克細石器遺址。輝河水壩遺址距今年代約5000年左右,發現大量用細石葉製作的精美箭頭、石鑽、石刃,還有許多圓頭刮削器及大型打制石器,發現用火痕跡和類似北方的“地窨子”。鋻於發現大量細石器製作的下腳料,推測這裡很可能是一處石器製作場。哈克遺址則發現一座墓葬。遺址內出土以箭頭為主的大量細石器和陶片,還發現骨角製品、象牙人面雕像、刻有多種符號的骨雕。發掘資料為史前先祖從遷移狩獵向相對定居的氏族部落的過渡提供了重要線索。

 

雲陽發掘大地坪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

 

    大地坪遺址位於重慶市雲陽縣盤石鎮龍安村,發掘揭露一處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發現房址4座,墓葬9座,窯址3座,灰坑1個,出土大量陶器、石器、骨器和動植物遺存,尤以栽培水稻的發現引人注目。房址遺跡發現柱洞和灶坑,為柱棚結構的地面建築。墓葬皆為長方形土坑豎穴,隨葬品多者近20件,少者僅1件,有的無隨葬品,顯示出一定的階級分化。窯室為小型,直徑約1米左右。陶器以平底器為主,有少量圈足器。器類有深腹罐、折沿盆、折腹盆、直腹缸等,該文化的年代大約距今4500-5000年之間。石器以打制為主,有各種砍砸器、刮削器、有肩石鋤、鐮、刀、鏟、斧、錘、網墜、矛、鏃等,骨器為環形裝飾品。動物骨骸有豬、牛、鹿等。水稻遺存經鑒定,性質類似現代的栽培稻。

 

余杭卞家山發掘良渚文化遺址

 

    浙江省余杭卞家山良渚文化遺址發掘墓地和居住址,發現大型木構遺存。清理的5座墓葬出土陶鼎、豆、罐、雙鼻壺和石鉞,另有4件錐形玉石和玉管。房址建於人工土臺上,尚存大體閉合的基槽,以及隔墻和灶坑,面積約16平方米,居住址南側臨水處發現140余根木樁組成的木構遺存,成角尺形分佈,分3排。從浮棄的木板、木枝條分析,樁木遺存上原應有橫置的木板等以供通行,加之附近又發現木槳,推測沿岸的大量木樁可能是水邊碼頭遺存。出土遺物中陶器是大宗,有鼎、豆、罐、盆、雙鼻壺、盆、杯、圈足盤、硈、繹等。飾4個氣窗的陶質房屋模型、方形四足的陶質容器前所未見。彩陶有紅、黃、褐色。玉器有錐形飾、扁弧形墜飾、戒指狀飾物等。木器品種多,保存好,有屐、槌、插、槳、球、陀螺形器等。

 

襄汾發掘陶寺文化遺址

 

    山西襄汾陶寺遺址的發掘確認了陶寺早期小城、宮殿區、中期小城內墓地。陶寺文化早期小城南北長約1000、東西寬約560米,面積約56萬平方米。貴族居址在早期小城的南部邊緣,大致分成兩個小區。下層貴族居住西區,上層貴族居東區,也可稱為“宮殿區”。已探出面積較大的夯土建築多座。一套雙間的房子,邊長各5米,兩間室內總面積約50平方米。陶寺文化中期城址總面積約為280萬平方米。陶寺中期小城內西北角是一處墓地,面積約1萬平方米,有大、中小型墓葬。22號墓墓室、墓壁和壁龕裏出土隨葬品總計72件(套),其中彩繪陶器8件,玉石器18件套,骨鏃8組,漆木器25件,紅彩草編物2件,另有豬10頭,公豬下頜骨1件。折肩罐、圓肩罐、雙耳罐形制都具有陶寺文化早期向晚期過渡的特徵。因此,22號墓可以比較準確地定為陶寺文化中期偏晚。

 

耿馬發掘石佛洞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

 

    雲南省耿馬縣石佛洞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發掘出土生産工具、生活用具,以及動物骨骼和大量碳化稻穀,還發現許多建築遺跡。房址共發現9座,一般為長方形,面積為20-30平方米。從發現的板灰、竹笆、木質立柱等分析,這些房子當為幹欄式建築。出土的遺物僅石器、陶器和骨器即多達1145件。石器以磨制為主,有磨盤、磨棒、斧、錛、鏃、鑿、鏟、矛、球、網墜、紡輪等。陶器種類有罐、擂缽、釜、碗、盆等,未見帶耳、足器。陶器表面多施繩紋、篦紋、方格紋。骨器有錐、匕、鉤、裝飾品等。出土大量碳化米粒和谷糠以及豬、牛、羊、狗、馬、雞、鹿等骨骼。

 

武鳴發現新石器時代晚期岩洞葬

 

    廣西武鳴縣仙湖鎮發現一處岩洞葬,大致為南北向,由洞廳和4個支洞組成。發掘出陶、石、玉、蚌器等80余件。陶器有圜底、三足和圈足罐,以及釜、壺、缽、碗、杯等。石器有錛、鏟、斧、刀、碾槽等。另有玉筀、蚌飾等。人骨和隨葬品因洞內滲入水流的搬動多已移位。岩洞葬的年代約為新石器時代晚期。

 

溫州老鼠山發現好川文化遺址

 

    浙江溫州市老鼠山遺址是一處以山頂崗地為聚落中心,面積近萬平方米的新石器時代末期的山前沿江的好川文化遺址。崗頂西南為居住區,東南為墓葬區。西南部揭示連片的建築遺跡,殘存的是建築的石礎。底部礎頂石,周邊有夾石。墓地在老鼠山崗頂的東南部,已清理墓葬35座。墓葬均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共出土隨葬品103件,其中陶器74件,石器20件,玉器9件(組)。常見隨葬品有陶釜、鼎、甑、壺、豆、罐、圈足盤、石錛和玉錐形器,個別墓葬還有陶繹、陶紡輪等。M23還出土一件象徵權力地位的鑲嵌玉片的柄形器。

 

2.夏商周時期

 

垣曲商城宮殿區再次發掘

 

    垣曲商城位於晉南黃河小浪底水庫淹沒區內,是中國現已發現的第5座商代前期城址。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配合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的建設,對城址進行了連續20年的大規模搶救發掘,取得了重要收穫。在等待移民之後,對宮殿區南部進行了全面揭露,揭露了2號宮殿基址、宮殿區西圍墻南段、南圍墻以及北圍墻的中段,展現出宮殿區南半部宮殿基址和圍墻的面貌,並明確了宮殿區的整體形狀和佈局。整個宮殿區由一長方形的宮城墻相圍,南北長約88、東西寬約50米,形成一座獨立而封閉的宮城。圍墻內的建築由南北兩座大型宮殿基址組成,間距11.5米,自南向北為兩進院落。

 

濟南大辛莊發現殷墟時期甲骨卜辭

 

    濟南市歷城區大辛莊遺址的考古發掘中發現了商代甲骨文,這是中國考古學史上具有界標意義的重大發現,必將對中國古代歷史和甲骨學的研究産生深遠的影響。現已清理出有字卜甲8片,其中的4片可拼合成為有25字的一版,由兆辭、兆數和前辭組成。據專家初步研究,其內容是對某位“母”進行祭祀占卜的記錄,不論是甲骨修整、鑽鑿形態,還是字形、文法,都應與安陽殷墟卜辭屬於同一系統。

 

濟南大辛莊發現商代墓地

 

    山東省濟南大辛莊發現商代墓地。發掘商代中期墓葬16座,均為土坑豎穴,多見殉狗現象。106號墓規模最大,葬具為一棺一槨,有4具殉人。出土隨葬品40余件,其中銅器11件,有觚、爵、斝、尊、壺等;玉器9件,有戈、鉞、圭、璧、戚、璜、柄形器等;另有海貝6枚。發掘晚商墓葬11座,幾乎都有殉狗現象,一般為4條,多者達20條。隨葬陶器為鬲、豆、簋,銅器為觚、爵、鼎。此外還發掘出半地穴式和平地式房址。690號大型窖穴內出土原始青瓷、金箔和卜骨等。大辛莊遺址曾出土甲骨文,此次中商墓地在海岱地區亦屬首次發現。

 

殷墟考古發掘大規模展開

 

    中國最大規模的殷墟考古發掘行動在河南安陽殷墟西區開始進行。這次發掘的殷墟西區遺址是晚商殷墟都城遺址的一部分,位於整個殷墟遺址的西部偏北。從事先鑽探的情況看,現在發掘區域地下主要有墓葬、灰坑、水井、房基、窖穴、鑄銅作坊等。墓葬除商代晚期的以外,還有大量的隋唐以後的墓葬,估計數量有數百座。

 

鷹潭角山發掘商代制陶作坊遺址

 

    江西省鷹潭角山窯場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時間最早的貿易化的專業性陶器生産基地。此次發現的26處遺跡有陳腐池、煉泥池、蓄泥池、蓄水池、排水溝、工棚、燒成坑、成品坑、灰坑等。燒成坑和成品坑中有許多完好的器物,推測一場突如其來的洪水將窯場毀於一旦。目前已出土和復原的器物約200件,陶器有飌形器、罐、杯、甕、勺、瓢、尊、鼎、紡輪、網墜、三足盤、器蓋、盞以及陶拍、陶墊、陶支座、陶刀等。流行圜底器和三足器。大量器物上的標識符號充分證明陶器製作的職業化和專門化。這裡生産的陶器主要是為了交換,而器物因經濟計算需要而産生的記數符號,説明生産和交換規模的宏大。

 

旬邑發現商代墓葬

 

    陜西省旬邑縣赤道鄉下魏洛村發現一座商代墓葬,出土青銅器19件,計有圓鼎4件、飌1件、簋1件、爵2件、斝1件、觚形尊1件、觶1件、戟2件、鉞2件、戈1件、銅鏡3件。其中6件有銘文。觚形尊圈足內銘文為“魚丙”。兩件爵腹上的銘文分別為“其父立”、“武丁父”。觶的圈足內銘文為“父乙”。出土玉器11件,包括綠松石和翡翠組成的項鏈。

 

萊州黑羊山發現商周遺址

 

    黑羊山遺址位於山東省萊州市沙河鎮黑羊山村,發現商周時期環壕一條、灰坑、窖穴230余個,房址5座,墓葬50余座。祭祀坑發現數量較多,多為圓形或橢圓形坑,底部平整。在坑的底部或口部平臺處擺放動物,有的為完整的羊、狗、鹿;祭祀用牛多為牛的一部,有的為缺頭的牛身,有的將牛頭、四腿擺放而成。

 

房山琉璃河發掘西周墓群

 

    北京房山區琉璃河遺址發掘的十余座墓葬屬西周早、中、晚期的土坑豎穴墓,其中2座有人殉,為2-3人。殉狗的現象較為普遍,一般放置在填土和腰坑中。隨葬品有陶器、青銅器、玉石器、蚌器、漆器以及海貝、扇貝等。陶器多者一墓出土十三四件,少者一墓僅出土一件。器型一般有鬲、簋、罐、豆、尊、鼎等。青銅禮器主要有鼎、簋、尊、觚、卣、爵等,兵器主要有戈、短劍、矛、鏃,工具有钁、錐等,車馬器主要有當盧、纓絡、節約、銜、鑣、軛、轄等。另外,還出土了青銅面具、盾飾如銅泡等器物,部分銅泡上有“匽侯舞易”的銘文。玉石器較為少見,有玉魚、玉璜、玉戈和瑪瑙管等。

 

周原遺址發現西周墓和鑄銅遺址

 

    陜西省周原莊李村發掘14座西周墓葬和一座車馬坑。9號墓出土的青銅器達15件,多置於墓穴的二層臺上,計有圓鼎3件、簋2件、鬲1件、飌1件、尊1件、爵2件、斝1件、罍1件、卣1件、盉1件、刀1件。2件爵的銴下都有“父辛”銘文。盉蓋內有“作寶尊彝”銘文。出土漆器14件,為西周墓葬所少見。另出土原始瓷豆2件,以及陶鬲、瓿、帶蓋罐各1件。車馬坑內埋1車2馬,上層為車,下層為馬。14個灰坑中出土陶模、陶范、爐壁、銅渣等,説明這裡曾為鑄銅遺址。陶模有虎形車轄、車軎、牛頭飾、虎頭飾、渦紋銅泡、虎形模、垂鱗模等。陶范可分為平板范和內外套合范兩種。陶范和模較小,似以鑄造車具類銅器為主。9號墓時代為西周早期,鑄銅遺址測為西周中期。

 

溫州甌海發掘西周土墩墓

 

    浙江省溫州市甌海發掘一座西周時期的土墩墓,出土青銅禮器、兵器和玉器。該墓在略加平整的山頂上直接堆土掩埋,是一座典型的土墩墓。出土隨葬品有青銅鐃、鼎、簋各1件,青銅戈、短劍各3件,青銅矛49件,青銅鏃40余件,以及15件筀、鐲、柄形器、端飾、箍狀器、挂飾等玉器。這座土墩墓出土的青銅器,從器形到紋飾都具有西周時期浙江地區青銅器的特徵,玉柄形器在中原地區的西周墓中也常有出土。

 

侯馬發掘東周鑄銅遺址

 

    山西省侯馬市發掘東周鑄銅遺址,清理出土了一批與青銅鑄造有關的遺址和遺物,計有灰坑、房子、窖穴等140余座、陶窯1座,出土了大量的陶片、陶范以及爐壁、風管、坩堝的殘片、陶支釘等遺物。陶器的器型有鬲、盆、豆、罐、壺、鼎、甑、杯、缽、瓦等。陶范的種類有模、范,范可分為內范、外范、設計范、泥芯等,器型有鐘、鼎、壺、帶鉤以及大量不明器型的花紋范。

 

重慶巫山較場壩發掘東周等時代墓葬

 

    較場壩古墓群位於長江與大寧河交匯處,緊鄰巫山舊縣城,共發現東周墓6座、漢代墓7座。東周墓均為豎穴土坑墓,平面形狀為長方形,其中一座為帶墓道的大型土坑墓,根據墓葬中出土陶器組合可分為三類;第一類2座,陶器組合為鬲、盂、罐、豆,其中一座還出有銅劍和銅戈;第二類1座,陶器組合為盂、罐、豆;第三類3座,陶器組合為鼎、敦、壺及盤、豆等。有的墓中還出土有鹿角鎮墓獸、玉壁、骨雕、骨串珠等。這批墓葬的年代序列比較清晰,出土陶鬲的墓可能早到春秋晚期或戰國早期,出土鼎、敦、壺組合的墓有的可能晚到戰國晚期。出土有鹿角鎮墓獸的墓和湖北地區的楚墓極其相似。

 

普安發掘戰國等時代遺址

 

    貴州普安縣青山鎮銅鼓山戰國秦漢時期遺址。發現古代人類的活動面與居住面,其中有不少柱洞與火膛。發掘出土各類遺物500余件,質地有銅、鐵、石、玉、骨、陶等,種類包括兵器、生産工具、生活用具、裝飾品等。這次發掘出土的遺物中,戈內端飾3個牽手上舉人物圖形的陶戈模,在貴州省甚至西南地區均是第一次發現。它的出土説明過去在興義威舍、赫章可樂出土的同類青銅戈,是夜郎民族自己生産製造的,它應屬於夜郎地區青銅文化的典型器物之一。

 

章丘發掘戰國等時期的東平陵城址

 

    東平陵城址位於山東省章丘市龍山鎮閆家村北。城址呈正方形,邊長2000米,面積400平方米。城址保存較好,四週城墻猶存。勘探結果表明,城墻之外有寬約43米的城壕,深度在4米以上。城內有一條東西幹道通向東西城墻對應的缺口,應分別為東西城墻的城門位置。在城內西側偏南處發現大面積冶鐵遺址,確定了冶鐵遺址的位置;在城內中部偏北發現大面積夯土臺基,可能與宮殿區有關;另外還發現其他手工業作坊等遺址、遺跡的線索。根據各期城墻夯築方式和包含物的不同,推斷一、二期城墻的年代應為戰國時期;三至六期城墻為兩漢時期;第七期城墻時代可能更晚。

 

重慶小田溪發掘戰國巴人墓

 

    小田溪墓群位於重慶市涪陵區白濤鎮烏江西岸一座小山的山坡地上。本次發掘的11座墓葬時代多屬於戰國晚期秦滅巴蜀前後,墓葬的規模較大,隨葬品等級較高,在三峽地區的戰國時期巴國墓地中屬於高等級貴族所有。隨葬品中大部分為銅器,其次是陶器、玉器等。銅器以兵器為主,生活用器及禮器、樂器、車馬器其次,約220余件。種類有劍、戈、矛、戟、鏃、弩機、豆、釜、甑、鍪、壺、鼎、罻于、鉦、甬鐘、鑾鈴、蓋弓帽、傘把等;玉器有璧、環、佩、串飾等約30余件;陶器有罐、釜、豆等約70余件;其餘還有磨制石斧、石楔及鹿角、漆器、兵器木柄、金飾件等。這些高等級隨葬品的發現表明墓主很有可能就是巴國的統治者。

 

新泰周家莊發掘東周墓

 

    山東省新泰市周莊發現東周墓葬69座,出土文物2000余件。墓葬皆土坑豎穴,少數帶甲字形墓道。隨葬品豐富。青銅禮器有鼎、飌、提梁壺、盤、匜、舟、蓋豆、敦,以蓋豆、舟最為常見,多偶數組合;樂器有青銅镼、鈕鐘、鐸和鈴等;兵器有青銅劍、戈、矛、匕、鏃等,以劍、戈數量最多;車馬器有青銅馬銜、車轄、車軎、蓋弓帽,也為偶數組合。陶器數量較多,有多種組合,主要器形有鬲、蓋豆、罐、罍、觶、鼎、淺盤豆、壺、簋、敦、盤、匜及禽獸俑等,器表多施彩繪。墓葬流行腰坑,隨葬品偶數組合多,素面陶鬲常見,流行殉狗等。依據隨葬品組合及特徵,應為戰國時期齊國墓葬。

 

宣漢羅家壩發掘東周巴人墓

 

    羅家壩遺址位於四川省宣漢縣普光鎮進化村羅家壩,對該遺址的發掘共清理東周時期巴人墓葬33座。其中32座為長方形土坑豎穴墓,28座墓有隨葬品,數量最少的僅1件,最多的37件。幾座墓葬的人骨上有銅兵器刺入的跡象。4座空墓則可能是為死者預留的墓穴。第33座墓平面呈曲尺形,出土隨葬品超過180件。包括銅器100余件,禮器有鼎、缶、簠、甗、敦、罍、帶蓋豆;兵器以戈為大宗,有21件,還有鉞、劍、矛、鏃;生活用具有鍪、釜、盒、勺等;生産工具有鑿、削刀、鋸等。陶器20余件,有罐、盞等。此外還有骨、牙、玉石飾物。33號墓規模最大,可能為巴國王侯之類的上層人物。

 

3.秦漢至元明清時期

 

秦始皇陵區發現陶窯遺址和修陵人亂葬坑

 

    陜西省臨潼秦始皇陵園區考古又有新的重要發現,揭露出2座秦代窯址及窯場,出土了大量的陶片、瓦片及多具人骨。這2處陶窯是為秦始皇陵園內燒制建築用瓦或生活用具的窯址。在陶窯廢棄以後,借用窯場的低窪地勢,掩埋了因修建始皇陵工程而死去的勞動者,從出土的鐵質刑具及淩亂的人骨推斷,這些人骨當為秦始皇陵園建設身份較低的自由人或刑徒。

 

秦始皇陵園陪葬坑又有新發現

 

    屢有驚人發現的秦始皇陵園考古又有重大發現,在7號陪葬坑中新出土15件姿態奇異的陶俑和27件青銅水禽等罕見文物。此次出土的27件青銅水禽主要是青銅天鵝10件、青銅鴻雁16件和青銅仙鶴1件。其中青銅天鵝站立在長方形的青銅踏板上,隔著由陪葬坑底部形成的凹槽邊上,兩兩相對,或伸頸欲鳴,或彎曲回首,姿態各異。而青銅仙鶴則俯首啄著一隻青銅蟲。準確地表現出了仙鶴從水中取食的瞬間形態。

 

西安發掘秦阿房宮遺址

 

    據文獻記載,阿房宮建於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宏大的建築之一。陜西省西安市此次發掘基本搞清了阿房宮前殿遺址夯土臺基的範圍。前殿遺址夯土臺基面積達541020平方米,是迄今所知中國乃至世界古代歷史上規模最宏大的宮殿建築夯土基址。發掘前殿北部邊緣夯築土墻,墻的兩側有倒塌的瓦片等建築堆積。前殿之南發現一處鋪瓦的建築遺跡。該建築為秦代、漢代沿用,並曾修葺。前殿南沿有壕溝,應是防禦設施。出土瓦片上戳印陶文“左司”或“左宮”。筒瓦和板瓦的時代為秦和西漢,説明遺址始建年代為秦,漢代作為上林苑的一部分繼續使用。阿房宮前殿遺址尚未見被大火燒的痕跡。

 

西安發掘出土西漢美酒

 

    陜西省西安市北郊發掘清理了一座西漢早期的大型積炭墓。在側室依次整齊地排放著17件大型青銅器,其中有2件鍾、4件鈁、4件鼎、2件匜、2個勺、2件盆、1件鑒,另外還有5件繭形陶壺。這是一個列侯以上的高級貴族墓。兩件青銅鍾,高達78厘米。通體鎏金,頂蓋密封,矗立著一個漂亮的朱雀;其中一件儲存了52斤透明的青綠色液體,揭開頂蓋後,一股強烈的酒香撲鼻而來。這顯然是一種保存了2000多年的西漢美酒。

西安發現西漢御史大夫張湯墓

 

    陜西省西安市發掘一座斜坡墓道的土洞墓。此墓雖經盜擾,仍出土時代特徵較明顯的西漢中期星雲紋鏡和武帝五銖。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出土2枚精緻的雙面穿帶印,一枚印文為“張湯、張君信印”,一枚印文為“張湯、臣湯”。《漢書·張湯傳》記載張湯起于書吏,曾為長安吏、茂陵尉、侍御史,後升遷御史大夫,位列三公。張湯因受誣陷,自殺于武帝元鼎二年。

 

朔州發掘漢墓

 

    山西省朔州市廣武發掘11座漢墓,其中3座為前後室磚墓,3座為多室磚墓,另2座磚墓破壞嚴重。3座豎穴木槨墓的形制相近,都是同塋並穴的單人葬。1號豎穴木槨墓隨葬品較多,有成套的銅禮器鼎、鐘、鈁、盤等,其他器物有銅鏡、銅熏燈、銅釘、貝幣、五銖錢、骨制飾件和殘碎漆器等。兩件銅鼎內均盛有肉類。3座豎穴木槨墓的時代是西漢中期。3座前後室磚墓和3座多室磚墓,分別是東漢中期與東漢晚期常見墓型。

 

重慶三峽庫區雲陽楊沙發現漢代等時期的墓葬

 

    重慶三峽庫區發現的雲陽縣楊沙墓群的年代自西漢末期延續到唐代。西漢末期至東漢初期墓葬共有14座,其中3座為土坑墓,8座為土坑內用磚墓,3座為土坑-磚室複合結構墓。這一時期墓葬的隨葬器物比較豐富,器類較多。陶器數量最多,釉陶佔一定比例,實用器佔大宗。東漢中晚期墓葬共有21座,均為土壙豎穴券頂磚石墓。隨葬品中實用器很少,冥器的數量很多,模型器,如倉、屋、井、灶、案、池塘,以及各種陶俑和陶雞、狗、虎等十分流行。六朝時墓葬共12座,唐代墓葬9座。

 

合肥東山發掘漢墓

 

    東山墓區位於安徽省合肥市,共發掘兩漢時期墓葬56座,均是豎穴土坑墓葬,出土器物大部分為陶器,基本組合是鈁、壺、豆、鼎、敦、罐,還有灶熏、耳杯、盤、倉等,部分陶器施釉,有彩繪;青銅器包括劍、鼎、鏡、印章、洗等,另有玉璧、玉挂件、鐵劍、鐵削、錢幣等器物。

 

濟南章丘發現漢代兵馬俑

 

    山東省濟南市章丘聖井鎮寨子村發現一個漢代陶俑坑。俑坑長9.7、寬1.9、深0.7米。陶俑隊的最前面為一排五騎的騎兵隊列;隨後為6匹馬,兩側為護衛的騎兵,中間的4匹馬沒有騎俑,可能為車輛的駕馬;中間為馬車隊列,已剝露出3輛,其中2輛為四駕馬車,1輛為雙轅單駕馬車;馬車後面有一建鼓和擊鼓俑,隨後有4個橫排的女俑,最後為約100名步卒組成的俑陣;馬俑略小,部分涂彩。

 

巫山發掘漢墓

 

    重慶市巫山縣巫峽鎮秀封村,漢墓隨葬品分鎏金銅器、銅、鐵、玉、陶、漆、骨、石、錢幣和海貝10類,鎏金銅器有帶扣及耳杯扣;銅器有鏡、盆、劍、提梁、帶鉤、印章、方壺、鍪;鐵器有削、刀、鍪、棺釘;玉器有彘;陶器有鼎、罐、倉、壺、灶、盆、甑、蓋;漆器有蓋;石器有黛板;錢幣有漢五銖。重要的器物有鎏金銅帶扣2件、貝帶(約65枚組成)1件,“臣侯”銅印章1枚、玉彘1件、銅劍1柄、銅帶鉤1件、銅鏡1件。其中,2件正面為淺浮雕虎噬羊紋的長方形鎏金銅帶扣為三峽地區首次發現。

 

大同發現漢代平成瓦當

 

    山西省大同市城區發現一塊帶有銘文的西漢“平城”瓦當。這塊瓦當,泥質灰色,呈圓形,直徑155、邊輪寬1.2厘米,以雙線界成四區,雙線端為4朵卷雲紋,內圈弦紋一週,其上陽文隸屬“平城”二字,字跡清晰秀麗。漢平城始建於戰國,聞名于漢代,北魏又定都於此。這塊瓦當的發現,將以此為坐標,逐步確定漢代平城的準確位置。

 

蕭縣聖村發現漢墓畫像石

 

    安徽省蕭縣聖村1座漢墓發現大量石刻畫像。該墓由甬道、前室、東西兩側耳室及後室組成。隨葬品多已被盜,僅殘存少量五銖錢。從墓門至後室的墓壁上多有石刻。墓門刻龍虎圖、宰牛圖,內面刻牛馬出行圖。甬道刻女媧、伏羲圖和龍虎圖。前室刻日月、金鳥、玉兔、金蟾、飲馬、牧羊及男貴者談經圖。西側耳室刻石場面熱鬧非凡,有伎樂表演、女媧、扶桑等。東側室刻石內容豐富,有跪拜迎賓、六博、神樹、伏羲等。後室刻石則為“仙人引鳳”、樓閣殿宇,氣勢恢弘。這批畫像石題材豐富多樣,再現了漢代社會生産、生活、文化藝術等諸多方面的情況。

 

微山出土漢墓畫像石

 

    山東省微山縣出土26塊漢畫像石。這些畫像石皆為石室墓的石材,所刻內容為神話故事或歷史故事。兩城鄉陳莊出土的畫像石,內容為死者至陰司,受到崑崙山上的西王母的佑護,並由先人女媧、伏羲迎接,還享受吃不盡的肉食。其年代為西漢晚期。鄉溝村畫像石內容為死者騎馬至陰司,早過世的先人在廳堂內迎接新逝者,其時代為東漢中期。南陽鎮西渡口村畫像石內容為歷史故事,管仲射小白、荊軻刺秦王等,其時代為東漢晚期。夏鎮謝橋村畫像石內容則為雙頭金烏負日,寓意帝俊羲和,即太陽的父母同時出現在天空。

 

定邊四十里鋪發現東漢壁畫墓

 

    陜西省定邊縣四十里鋪清理一座東漢壁畫墓,為斜坡墓道土洞式。該墓被盜嚴重,唯壁畫尚保存完好,艷麗如初。墓室內壁畫面積共計25平方米,以黑、白、紅、藍色繪成。內容可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星宿圖,第二部分為墓主人夫婦並坐圖、庭院圖、農作圖、狩獵圖、車馬出行圖和放牧圖,第三部分為墓主人升仙圖和西王母飲樂圖。

 

雅安寶興發掘漢代等時期文化遺存

 

    四川省雅安市寶興縣對境內修建水電站的水庫淹沒區進行考古發掘,發現多處古代文化遺存,其中漢代遺跡較為豐富。雅爾撒遺址發現石質和木構房屋12座,陶窯1座,大石道路遺跡一處。石質結構房屋排列有序,分佈密集,方向結構基本一致,大部分房屋為多間複合型建築,單間建築均為長方形或近方形,室內外出土大量獸骨、鐵器殘件及五銖錢等,分析表明,這裡當為一處村寨遺址。在白日拿、撒幹庫等地清理東漢至三國時期磚室墓,出土銅鑊、鐘、鑒、釜、搖錢樹、鏡,以及陶搖錢樹、吹笙俑、武士俑、撫耳俑等。

 

薊縣小毛莊發掘漢墓

 

    小毛莊墓群位於天津薊縣城關鎮。79座漢墓以長方形土坑豎穴墓居多,隨葬品多出於頭廂的位置,一般以陶器甕、罐、壺、盒組合為主,此外部分墓葬出有漆奩、盒及銅鏡、木篦等。墓葬的排列方式多兩個或三個一組分佈。6座東西向坑墓,隨葬品出有夾細砂黃褐陶壺、橄欖形長覆罐等,從葬俗、隨葬器物等特點都表現出與以甕、罐、壺、盒為組合的南北向漢墓較大的差異,其族屬應與漢代在燕山一帶活動的少數民族——烏桓有密切的關係。

 

臨沂發現晉墓

 

    山東省臨沂市發現兩座大型晉代磚室墓葬。其中1號墓為雙室墓,隨葬品十分豐富,瓷器主要為南方風格的青瓷,器形有盤口壺、雞首壺、罐、缽、水注、燭臺等。陶器有盤、釉陶瓶等,其中盤多為漆皮陶。銅器有熏爐、鼎、魁、頵鬥、熨斗、燈、碗、弩機、帶鉤等。金器主要為裝飾品,有手鐲、釵、簪、鈴、串珠、牌飾、指環等。漆器多已腐朽,可辨器形有奩、壺、耳杯、盤、勺等類。出土物中尤以青瓷胡人騎獸燭臺、青銅人物騎獸燭臺、鳳鳥形銅熏爐等器物造型優美。銅弩機上刻“正始二年五月十日左尚方造……”銘文,部分漆器底部有朱書文字“太康七年”、“太康八年”和“十年”。2號墓被盜嚴重。從墓葬形制和隨葬品物組合初步判斷,墓葬的年代為西晉時期。

 

太原發掘北齊徐顯秀墓

 

    徐顯秀墓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澤區,共發現有5個盜洞,所幸遍佈全墓的彩繪壁畫保存基本完整。從墓誌銘知墓主為北齊太尉、武安王徐顯秀。墓道壁畫內容是一支由4聖獸(方相氏)引導的儀仗隊。甬道壁畫內容是神話和警衛場面。墓室壁畫分上下兩層。上層是天象圖。下層壁畫環繪四壁是墓主生前的生活圖景。正面北壁為宴飲圖。西壁是墓主準備出行的場面。東壁是墓主夫人即將出行的場面。西壁畫面中墓主坐騎的附屬物,馬頸下的纓蓋形制,其上鏤空蓮花瓣、連珠紋、卷草紋等圖案,與大夏(阿富汗地區)出土的器物幾乎完全一致;馬鞍上覆蓋一塊織錦,極似所謂“波斯錦”或“粟特錦”,其裝飾圖案連珠紋圈,是典型的波斯風格特徵,而圈中的正面人像則又是中國本土形象。另外,在3個貼身侍女裙邊裝飾上,也出現屬於西亞格調而中土形象的圖案。顯然當時的社會流行時尚是西亞風情的舶來品。這種商品式樣和審美理念的輸入以及本土紡織印染的模倣和改造,充分反映了當時中外文化商貿交流的程度之深。

 

西安發現北周貴族史君墓

 

    陜西省西安市未央區發現一座北周墓葬。該墓為長斜坡土洞墓,由墓道、天井、過洞、甬道和墓室組成。墓室已被盜擾。石槨為歇山頂式殿堂建築形式。石槨墻板四面分別浮雕天王、宴飲、出行、狩獵等題材的圖案。許多部位施彩繪或貼金。一長方形殘石刻上有中文和外文文字。中文部分可釋讀出墓主人為“史國人也,本居西土,……授涼州薩保。”于“大象六年薨于家,年八十六。妻康氏。大象二年歲次庚子正月丁亥塑廿巳日,合葬。”揭示出墓主人北周貴族的身份。浮雕內容廣泛,既有祆教成分,又有明顯的漢文化與中亞文化交流的因素。考證表明,墓主人為流寓中國的中亞粟特人。

 

巴東舊縣坪發掘六朝等時代城址

 

    舊縣坪遺址位於巴東縣東韍口鎮。據文獻考證,隋開皇十八年(599),巴東設縣,歷經隋、唐五代、北宋。舊縣坪都是巴東縣治所在地,北宋太宗年間,寇準任巴東縣令,從此巴東縣聲名鵲起成為中國歷史上的文化名城,六朝時期的文化遺存已發現一批房屋、道路、灰坑等遺跡,並伴出了一批陶、瓷器等遺物。尤其重要的是找到六朝時期所築的城墻,西面城墻中部,發掘出一處城門遺址。舊縣坪遺址的1號建築,最初為隋唐時期的縣衙遺址,宋代的建築主要分為兩大區:東區為居民區,西區為官府區。舊縣坪遺址還出土一大批琉璃的建築構件,各種各樣的瓦當以及與宗教有關的遺物,系列完整的錢幣資料,琳瑯滿目的陶瓷製品和文化娛樂用品。

 

內丘發掘隋唐邢窯遺址

 

    河北省內丘縣發掘隋唐時期的邢窯遺址,發現許多灰坑、窯爐遺跡。清理灰坑175座,內中部分為窯穴。出土物有素燒佛龕、佛像、武士俑、模型明器,以及大量薄胎白瓷黃釉瓷片和窯具等,殘瓷器上或見有“盈”、“官”字款。窯爐共發現10座。各窯的結構作法基本相同,先從原生地面向下挖出一個深1.5-3米的坑,然後在坑壁的一側挖出窯爐。坑的一側有斜坡行通道以供上下。窯爐成組分佈,每組共用一個工作場。

 

西安發掘唐大明宮太液池遺址

 

    唐太液池又名蓬萊池,位於陜西省西安市北郊未央區大明宮鄉孫家灣區,分西池和東池兩部分。經發掘,基本弄清了太液池池岸的結構有所不同,東南、西岸為夯土打成,北岸則為未經夯打的生土岸。揭露出太液池南、西、北岸和島嶼上豐富多樣的建築遺跡和園林設施。發現岸邊的道路痕跡。水榭建築在東南岸,發現了排柱洞。廊廡建築在西岸邊,清理出建築遺跡兩處。北岸與鄰近的池中島嶼之間清理出一組幹欄式建築基礎,發現成排的柱洞、磉墩坑,以及欄杆石、門墩石、磚瓦、蓮花瓦當、鴟尾、瓷片、銅飾、鐵釘等遺物。發現排水溝、水井等設施。

 

禮泉發掘唐昭陵門庭遺址

 

    唐太宗昭陵位於陜西省禮泉縣境內,南側有司馬門和獻殿遺址,西南方有寢宮遺址,北側為北司馬門遺址。對昭陵北門祭壇遺跡進行了清理和發掘。整個唐代遺址東西基本對稱,並以門庭為界,分門內外兩部分。門外遺址由最北部東西對稱的雙闕和雙闕南側的長方形房址組成。出土的唐代建築構件有長方磚、筒瓦、板瓦、瓦當、鴟尾、獸面磚、柱頭石構件等近10類。昭陵六駿與十四國蕃君長像的殘塊標本有頭部、軀體和像座部分。

 

吳忠發掘唐墓

 

    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利通區從唐墓群中挖掘出兩塊墓誌,一塊毀壞嚴重,字跡模糊,另一塊字跡清晰,共刻有280個字。墓室的主人為呂氏夫人,“終於靈州私第享年五十有七”。墓誌銘記載:呂氏夫人的父親是朔方節度左衙兵馬使,丈夫是軍隊中的小官吏。呂氏夫人于公元830年也就是太和四年(唐文宗李昂時期)死於靈州家中,葬于回樂縣東原。史載,靈州在古代是中國北部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回樂縣是古靈州的州府所在地。

 

雲陽明月壩發掘唐代遺址

 

    重慶市雲陽縣明月壩遺址是一處唐代區域性中心遺存。臨江建築區,以寺廟等規格較高的建築群為主,並貫穿一條東西長約200、寬1-2米的鵝卵石、瓦礫鋪砌道路。位於臨江建築區西端的11號房址是目前為止清理出保存最好,結構最清楚,規模最大,出土遺物最多的一組建築,坐西朝東,包括木柵欄圍墻、山門、佛殿、生活用房等。臨江建築區東部分佈一組建築群,坐南朝北,包括門廳,至少4座石砌臺基建築和石板、木柵欄圍墻等遺存。可能是某級行政機構的衙署建築。

 

延邊和龍發掘渤海中京顯德府遺址

 

    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龍市西城鎮古城村的西古城城址獲得了發掘。西古城城址由內外兩重城墻組成,總體建築南偏東10°,外城東、西城墻各為720米,南、北城墻各為630米,周圍長2700米;內城東西城墻各長630米,南北城墻各長190米,周長1000米。西古城內城宮殿區清理出3組建築基址,1號宮殿址居南,2號宮殿址位北。遺物集中出於內城之中,其中絕大部分屬於建築遺物,檐頭筒瓦六瓣蓮紋主題的瓦當,構成了西古瓦的鮮明特色。西古城城址是渤海中京顯德府故址。

 

開封勘探發掘北宋東京城固子門遺址

 

    在對河南省開封市西北隅進行的重點文物勘探工作中,固子門遺址是重要發現之一。據史籍記載和專家考證,北宋東京城外共有城門12座,“城門皆甕城三重”,且各道門不在一條線上,而是左右錯開,屈曲通過,但“南熏門、新鄭門、新宋門、封丘門皆直門兩重,蓋係四正門,皆留禦路”。固子門就是其西城墻上的一座門。在此之前,這12座城門中,只找到了南熏門、新鄭門、萬勝門三座城門的確切位置,勘探結果表明固子門呈長方形,固子門外有一甕城(或稱月城)。甕城共有城門兩座,一座為南甕門;另一座為西甕門。兩甕門與固子門主門道均不在一條直線上,這與文獻上所説的各門“左右錯開,屈曲通過”可以相互印證。翁門也為磚砌或外包磚的,這與《清明上河圖》上所繪的城門形制也是一致的。

 

泰安岱廟出土宋石刻畫

 

    山東省泰安在對岱廟西城墻遺址清理中,發現馬道“土襯石”6塊,石外側面發現有刻畫,且石刻上部有規律分佈覆鬥形突起,可知此石原本並不是“土襯石”,而是借用來的。此6塊石刻均兩面有畫,從其殘存狀況來看,應是可以供人觀賞的建築構件。石刻畫面為剔地起突,共有14幀,其中10幀比較完整,表現的內容有:捶丸圖、踢瓶圖、玩鼓圖、獅戲圖、雙鹿圖、雙羊圖等。此建築構件當為宋代遺物。

 

西安發現宋代“磨喝樂”變體玩具

 

    陜西省西安市一口古井中發現20件宋代泥塑玩偶文物。其中18件為頭像雕塑,1件為蓮花火焰浮雕,1件為製作頭像玩偶的陶范。19件陶塑下面都有一個0.3-0.4厘米直徑的穿孔。玩偶種類很多,有仕女、官吏、天王、力士、夜叉、動物等,每件高5-10厘米不等。這是中國發現的惟一成套的北宋時期“磨喝樂”變體泥偶玩具。“磨喝樂”又稱“摩喉羅”,為梵文音譯。本為印度的一位先人,因其特殊的經歷,傳入中國後,成為宋元時代供奉織女、牛郎的一種土泥偶人。

 

晉江發掘宋代窯址

 

    福建省晉江市對金交椅山宋代窯址的發掘中,揭露出4座龍窯和1處作坊遺跡,出土大批瓷器標本和窯具。窯墻外有石砌護墻。窯具為墊座、墊餅、墊圈、墊柱等。瓷器的器形有執壺和罐等。4座窯均存在疊壓和打破關係,説明窯爐在使用過一段時間後曾有改建。作坊遺址內發現貯泥地、沉澱池各1個,磉墩4個,以及柱洞、灰坑等遺跡。一排10口大缸最引人注目。最大的缸腹徑95厘米。從出土遺物分析,金交椅山燒窯可能始於五代時期,而興盛于宋代。

 

通遼發現遼代墓葬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吐爾基山發現一座遼代貴族墓葬。墓葬為石室墓,室四壁有壁畫。墓室的兩側各有一個耳室。大量的隨葬品:主要有銅鐘、銅鈴、牌飾、銅泡等銅器約200多件,大部分為銅鎏金;有銀盒、銀筷、單耳八棱金盃、玻璃杯、嵌銀的漆盒和漆盤,還有一對包銀鎏金的馬鞍以及大量的絲織品等。在墓室的北部發現一座彩繪漆棺,棺槨相套。彩棺以紅黑為主,上面鑲刻有仙鶴、鳳、纏枝牡丹和祥雲等圖案,其中仙鶴和鳳為鎏金,棺的四週懸有鈴鐺。在棺首中間部位開有一小門,帶有銅鎖,兩門側各鑲刻有一站立的鎏金門衛,手持骨朵。彩棺上還刻有一些契丹文字。

 

洛陽徐家營發現宋金時期石拱橋

 

    石拱橋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西郊徐家營。該橋為單孔石拱橋,全長14.53米、寬5.13米、高4.5米,東西向,屬小型拱橋。所跨水系不大,早已乾涸。根據橋面磨損狀況推斷為交通橋。除欄杆和望板多有缺失外,拱橋大體保存完好。依據對古橋結構特點和建橋技術初步認定其年代在宋金時期。也有的學者認為,徐家營位於唐代的西苑遺址範圍內,該橋可能為西苑內的古橋。加之該橋形制規整嚴謹,技術精良,也足以證明是皇家園林遺物。

 

桐鄉石門發現南宋東園遺址

 

    浙江省桐鄉市石門鎮東園遺址平面呈方形,寬24-28米,佔地約1畝,四週砌磚、石圍墻。儘管規模較小,山水、亭榭等景致佈置有序,北部為假山,中間有池塘,南面建水榭,用卵石、條磚鋪成的曲徑穿行于假山間、池塘邊,卵石小徑寬0.8-1.1米,兩邊為側立的條磚和排水溝。發掘跡象表明,南宋初建時小徑用條磚鋪成,卵石小徑在明代曾重修,卵石下發現了“富貴佳器”款明代青花瓷片。根據遺址所處位置,結合方志記載,判定此地就是南宋時期張子修建造的四駕園林-東園遺址。

 

銅川發現金代耀州窯瓷器窖藏

 

    陜西省銅川市印臺區發現一處大規模金代耀州瓷器窯藏。出土器物主要為宋代中晚期及金代的耀州窯青瓷,均為生活實用器皿,包括餐具、酒具、茶具,器形有碗、盤、碟、缽、蓋碗、蓋盒、執壺、渣鬥等,其裝飾工藝有刻花、印花、劃花,圖樣有牡丹、菊花、蕉葉紋及素面瓜棱形等。耀州窯是中國古代北方名窯之一,創燒于初唐,歷經五代、宋、金、元、明,燒造時間長達800餘年。

 

寧波發現元代永豐庫遺址

 

    浙江省寧波市發現元代慶元路永豐庫遺址。揭露出兩處單體建築基址為核心以及磚砌甬道、庭院、排水設施、水井、河道等與之相互聯絡、佈局相對完整的宋元明時期大型衙署倉儲區遺址,併發現了匯集全國大多數宋元明時期著名窯係的陶瓷器産品等大量遺物。《元至正志》載:“永豐庫,在西北隅,明遠樓(即原奉國門)裏東首,原係宋常平倉基”。

 

烏蘭察布盟發掘元代集寧路遺址

 

    內蒙古自治區烏蘭查布盟察右前旗元代集寧路遺址發現一組完整的市肆遺跡和器物窖藏。市肆遺跡現存部分東西長100米、南北寬60米,由十字交叉街道、房址組成,房址多分佈于十字街道兩側,分為4組。以十字街道東側的南北兩組為大。兩組房址均由正南北向多開間的房屋組成,北組房屋計59間,南組房屋計58間。房屋之間均有一道石頭或磚壘砌的排水溝相隔。房墻為土坯砌成,近街道處有石砌臺面。部分室內地面鋪砌方磚。臨街房屋均設火炕,並有石臼、石磨盤、大型陶甕等。距街道較遠的房屋一般開間較大,當為居住場所。在東西向街道的一端發現欄杆基石,推測為開市、閉市之用。

 

烏蘭察布盟集寧路古城遺址發現元代瓷器窖藏

 

    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盟對元代集寧路古城遺址的發掘中發現多處元代瓷器窖藏,共出土完整瓷器60余件,其中包括元青花、釉裏紅龍泉青瓷、樞府釉等名貴瓷器品種。窖藏瓷器計發現5處,多發現于城址的中西部地區。如14號窖藏,發現于古城的西城門南側,窖口以一平底釜掩蓋,出土銅鏡、木摸具和瓷器等。瓷器7件,有龍泉青瓷高足杯、樞府釉印花瓷盤、磁州窯醬色釉瓷碗,以及醬釉盆、黑釉罐等。

 

涿州發現元代壁畫墓

 

    元代李淑敬與其妻方氏合葬墓位於河北省涿州市東關村,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組成。壁畫主要見於墓壁及頂部,繪前先塗抹白灰一層,然後以墨(朱)線勾勒,再施彩繪。壁畫內容題材各異:南壁為花草圖;西南、東南兩壁為孝子故事,有“王祥臥冰求魚”、“老萊子娛親”、“郭巨埋兒得金”,“楊香扼虎救親”等故事;東、西兩壁為備宴圖,且每壁各有題記一幅,記有死者姓名、家世、官職、功德等內容;東北、西北兩壁為竹枝圖;北壁為竹雀圖;墓頂為雲鶴圖。

 

景德鎮發掘元明湖田窯址

 

    江西省景德鎮湖田窯發掘,揭示多組元、明時期作坊遺址群、窯爐、碼頭護坡等重要遺跡,出土大量元末至明代中期文化遺物。作坊遺跡群由兩連間房址構成,房基用大塊卵石、匣缽蓋底砌建而成。基址內有練泥池、轱轆車晾坯臺等。上述作坊遺跡群,儲泥、練泥、拉坯、利坯、晾坯、上釉等制瓷工序均有體現。重要的遺物有與匣缽、窯渣連在一起的青花的産地之一。

 

成都紅牌樓發現明蜀藩太監墓葬群

 

    四川省成都市紅牌樓發現明代墓葬,已清理9座,出土明代瓷器、陶器、金銀器、青銅器、瑪瑙飾品等,併發現壁畫和石刻。墓葬均係土坑長方形磚石墓,由墓道、八字墻、墓門和墓室組成。八字墻和墓壁多有精緻的石雕圖案,其內容主要為龍、鳳、花卉、人物等。規模較大的6號墓時代最早,為明代弘治十七年(1504年),1號墓時代最晚,係明代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出土的墓誌銘等文字材料,表明墓主人的身份為明代蜀王府太監。

濟寧出土明代梁祝墓碑

 

    中國古代民間傳説中的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故事,長久以來為人們所傳誦。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馬坡鄉出土明代梁祝墓碑,使這一傳説有了確切的根據。出土的墓碑刻有“梁山伯祝英臺墓記”8個篆字,碑文831字。碑文記載,明朝正德十一年(1516年),作為朝廷欽差大臣的南京工部侍郎、前都察院右副都禦使崔文奎視察河道時,途經微山馬坡,發現已破敗不堪的梁祝墓,決計重修。碑文還記載了祝英臺女扮男裝,與梁山伯同在鄒縣嶧山讀書學習三載,後二人因思念而死,合葬在泗河西馬坡的史情。

 

商丘發現明代思想家呂坤圖碑

 

    河南省商丘市發現一通兩面刻有圖形和文字的石碑,經確認為明代唯物主義思想家呂坤的《一師六友道脈之圖》和《身家哀盛循環之圖》。該碑原立於呂坤的籍貫地河南省寧陵縣城北關路西的呂坤祠內。該碑高1.45米,寬0.65米,兩面分刻于明萬曆戊戌(1598年)秋和萬曆庚子(1600年)。呂坤(1536-1618年),字叔簡、心吾,號抱獨居士。1574年中進士,歷任襄垣縣令、山西按察使、刑部侍郎等職。他的主要著作為《呻吟語》、《去偽齋文集》等,其哲學思想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觀念。

 

淮安發現明清總督漕運部院建築群遺址

 

    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圍墻建築工地發現巨大的石柱礎以及石門墩、石門楣、石燈等石質建築構件和琉璃筒瓦、脊瓦等。據明《天啟府志》和清同治《重修山陽縣誌》的記載,明清漕運總督署南臨北宋鎮淮樓,北依明清淮安府署,雄踞淮安府中心,依中軸線設大門、二門、大堂、二堂、大觀樓、淮河節樓、後院等;東側有官廳、書吏辦公處、東林書屋、正值堂、水土祠、一覽亭等;西側有官廳、百錄堂、師竹齋、來鶴軒等;在大門外東西兩側各有一座牌坊,大門對面有照壁,大門前還有元代從波斯國運來的青石獅一對。從遺址已暴露的情況來看與文獻記載基本相吻合。

 

武安發現明清碑林

 

    河北省武安市在對該市陽邑鎮柏林村的明代建築后土行宮進行考察時,發現了明清碑林。碑林共有19座碑刻。其中,最早的是明萬曆四十五年的“按院禁約”碑。該碑詳細記載了對當時管理水池的辦法、違約處罰措施及各項規章制度。此外,還有記載明清兩代縣令興修水利、戰勝災荒的救荒碑和記載清代武安縣柏林裏二十八村十甲農村組織及行政管理人員建制的碑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