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中國概況>> 中國簡況
 
199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1月16日   來源: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1998年——消除政企不分的組織基礎

    1998年3月10日,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改革的目標是:建立辦事高效、運轉協調、行為規範的政府行政管理體系,完善國家公務員制度,建設高素質的專業化行政管理隊伍,逐步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有中國特色的政府行政管理體制。

    改革的原則是: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轉變政府職能,實現政企分開;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調整政府組織結構,實行精兵簡政;按照權責一致的原則,調整政府部門的職責權限,明確劃分部門之間職責分工,完善行政運行機制;按照依法治國、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強行政體系的法制建設。

    1998年改革的目的與目標高度協調。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是目的,儘快結束專業經濟部門直接管理企業的體制是目標。1998年改革歷史性的進步是,政府職能轉變有了重大進展,其突出體現是撤銷了幾乎所有的工業專業經濟部門,共10個:電力工業部、煤炭工業部、冶金工業部、機械工業部、電子工業部、化學工業部、地質礦産部、林業部、中國輕工業總會、中國紡織總會。這樣,政企不分的組織基礎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消除。眾多的工業專業經濟部門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産物,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這些工業專業經濟部門可以説是資源配置的載體,是落實經濟計劃的依託。但是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這類部門的存在不利於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不利於充分發揮企業的微觀經濟主體地位。在一定意義上説,撤銷工業專業經濟部門就是取消了國家與企業之間的“二道販子”,消除了政企不分的組織堡壘。

    根據改革方案,國務院不再保留的有15個部、委。包括:電力工業部、煤炭工業部、冶金工業部、機械工業部、電子工業部、化學工業部、國內貿易部、郵電部、勞動部、廣播電影電視部、地質礦産部、林業部、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組建新的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將原國防科工委管理國防工業的職能、國家計委國防司的職能以及各軍工總公司承擔的政府職能,統歸新組建的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管理)、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為了加強國務院對經濟體制改革工作的領導,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改為國務院高層次的議事機構,總理兼主任,有關部長任成員,不再列入國務院組成部門序列)。

    新組建的有4個部、委: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信息産業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土資源部。

    更名的有3個部、委:國家計劃委員會更名為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科學技術委員會更名為科學技術部;國家教育委員會更名為教育部。

    保留的有22個部、委、行、署:外交部、國防部、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民族事務委員會、公安部、國家安全部、監察部、民政部、司法部、財政部、人事部、建設部、鐵道部、交通部、水利部、農業部、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文化部、衛生部、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

    改革後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組成部門由原有的40個減少到29個。包括國家政務部門12個:外交部、國防部、文化部、衛生部、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民政部、司法部、公安部、國家安全部、監察部、審計署;宏觀調控部門4個: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專業經濟管理部門8個:建設部、鐵道部、交通部、信息産業部、水利部、農業部、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教育科技文化、社會保障和資源管理部門5個:教育部、科學技術部、人事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土資源部。

    從1998年開始,國務院機構改革首先進行,隨後中共中央各部門和其它國家機關及群眾團體的機構改革陸續展開;1999年以後,省級政府和黨委的機構改革分別展開;2000年,市縣鄉機構改革全面啟動。截至2002年6月,經過四年半的機構改革,全國各級黨政群機關共精簡行政編制115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