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中國概況>> 中國簡況
 
共和國的足跡——2003年: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10月12日   來源:新華社

    這是2004年3月2日拍攝的營口港貨運碼頭。2004年一季度,營口港抓住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大好時機,加快發展步伐,共實現吞吐量1460萬噸,比2003年同期增長32.4%,集裝箱運輸量實現16萬標準箱,同比增長60%,超額完成2004年首季生産計劃,創歷史同期最高紀錄(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2004年12月24日,一名工人在高爐前作業。遼寧省本溪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緊緊抓住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實施宏觀調控所帶來的歷史機遇,堅持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科技為支撐,使2004年“本鋼”的鋼、鐵産量雙雙突破500萬噸,超額完成年度生産計劃(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新華社北京10月10日電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印發《關於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制定了振興戰略的各項方針政策,吹響了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號角。

    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黨和國家在東北等老工業地區集中投資建設了具有相當規模的以能源、原材料、裝備製造為主的戰略産業和骨幹企業,為我國形成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作出重大貢獻。由於種種原因,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老工業基地的體制性、結構性矛盾日益顯現,進一步發展面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改革和發展。黨的十六大報告強調要“支持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加快調整和改造”。2003年,溫家寶兩次赴東北,實地考察了部分國有大企業,多次召開座談會討論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大計,強調要把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和振興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走出加快振興新路子。同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關於實施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戰略的若干意見,標誌這一戰略正式實施。12月,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成立。

    此後,中央先後在東北地區實行了一系列促進振興的優惠政策。以加快體制創新和機制創新、大力推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進一步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切實做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等為重點,振興戰略得到進一步展開。

    經過努力,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取得初步成效。2004年至2006年,東北三省地區生産總值年均增速為12.6%,與實施振興戰略前的3年(2001-2003年)相比,增速提高2.6個百分點,經濟總量增長五成左右。一批重大項目順利實施,一批重點老企業的技術水平有了顯著提高,自主創新和生産製造能力不斷增強。資源開發補償機制和衰退産業援助機制日益形成。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和國有企業改制改組步伐逐步加快,企業活力明顯增強,一些曾經瀕臨困境的老企業煥發生機,國有經濟控制力和影響力進一步提高。産業整合,優勢互補,東北地區開始呈現出差異化發展、協作分工的良性態勢。

    在此基礎上,2007年8月,國家發改委、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辦公室發佈了經國務院批復的《東北地區振興規劃》,提出東北振興的目標是:經過10到15年的努力,實現東北地區的全面振興。將東北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裝備製造業基地、國家新型原材料和能源的保障基地、國家重要商品糧和農牧業生産基地、國家重要的技術研發與創新基地,以及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保障區。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是著眼于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全局的一項重大舉措,是中央繼建設沿海經濟特區、開發浦東新區和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之後,加快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又一項重大戰略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