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好又快”深入人心,我國農業發展又面臨著一系列新課題。其中,發展循環農業,關係到經濟與環境、生産與生活、農村與城市,備受人們關注。記者就此採訪了農業部副部長危朝安。
全新理念
發展循環農業,實際上是實現人口、資源、環境相互協調發展的新的農業經濟增長方式
記者:當前,人們對農業更加重視了,但要求似乎也更高了。您怎麼看這個問題?
危朝安: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深入推進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經濟社會發展對農業所擔負的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工業原材料等傳統功能的要求不斷提高,對農業多功能的要求日益增長。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轉變農業增長方式,發揮農業的經濟、社會和生態功能,大力發展循環農業。
記者:我們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而循環農業是一個全新的發展理念。我們發展循環農業的目標定位是怎樣的?
危朝安:我們發展循環農業,實際上是實現人口、資源、環境相互協調發展的新的農業經濟增長方式。在發展理念上,要改變目前重增長輕發展、重生産輕環境、重數量輕質量的思路,從大産業、大生態、大農業的角度,用循環農業的理念指導農業生産,優化配置資源,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實現低消耗、高增長、可持續發展,逐步形成符合循環經濟理念的綠色生産和綠色消費模式,建立有利於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生産、生活方式。
在發展功能上,要延伸農業的食物營養、工業原料、就業增收、生態保障功能,拓展發展領域;對農産品進行深度加工,大力發展農業生物質産業。同時,在大中城市郊區引導發展旅遊觀光農業;在發展途徑上,要由粗放型高耗型向節約高效型轉變,推廣節約型農業技術,在促進農業發展的同時,切實保護好耕地、草原、生物資源,不以犧牲資源與環境為代價,實現資源的永續利用和可持續發展;在發展過程中,要解決農業生産過程中造成的污染,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環境污染少的發展路子。
四個抓手
抓好節約型農業技術推廣、農業産業鏈條延伸、農業生物質産業、農業資源保護與利用
記者:我理解您的意思,循環農業就是做好農業的“節能減排”工作。當前要著力解決哪些問題?
危朝安:這對今後較長時期內緩解資源約束和保障農産品有效供給和農民收入持續增長,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當前,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把循環農業抓實、抓好。
一是抓好節約型農業技術推廣。緊緊圍繞增長方式轉變的目標,提高資源利用和綜合循環利用率,以節地、節水、節肥、節藥、節種和節能為突破口,推廣節約型農業技術。加強對耕地進行分等定級動態管理,加快改造中低産田。依託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優化配置肥料資源,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廣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實行統一防治、承包防治等措施,提高農藥的利用率。推廣節水農業技術,緩解資源型缺水的緊迫狀況和季節性乾旱對農業生産的威脅。
二是抓好農業産業鏈條延伸。積極發展“一村一品”,充分挖掘資源優勢、以農民為主體發展循環農業,實現小農戶與大市場緊密對接,促進農民增收。著力培育一批競爭力、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和企業集群示範基地,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組織與農戶有機結合的組織形式。發展農産品深加工,延長産業鏈,提高農業質量和效益。
三是抓好農業生物質産業。以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為重點,適宜地區發展能源作物種植,積極開發生物質能源。大力普及農村沼氣,加快實施鄉村清潔工程,推進農村作物秸稈、生活垃圾、污水、糞便的資源化利用。加快開發以農作物秸稈為主要原料的生物質燃料、肥料、飼料等,開展農作物秸稈固體成型燃料和秸稈氣化的試點。同時,根據我國土地資源、農業生産特點,通過開發冬閒田、鹽鹼地、荒山、荒地等未利用土地資源,穩步發展甜高粱、甘蔗和木薯等非糧食能源作物。
四是抓好農業資源保護與利用。要加強耕地資源的保育,探索建立生態補償機制,保護和改善耕地質量。加強草原生態建設保護,使嚴重退化區、生態脆弱區和重要江河源頭的草原植被有所恢復;實施禁漁區、禁漁期制度,開展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實現重要漁業資源的恢復與增殖。不斷提高資源的質量,增強資源支撐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記者 張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