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直播>> 新聞辦2>> 背景
 
六十年輝煌體育特稿:中國體育傳媒的飛速躍進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9月24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9月24日體育專電(記者張寒、黃傑)不久前在一對媒體新人的結婚慶典上,身為婚禮主持人的中央電視臺某體育解説員忽然對台下的親朋好友説:“趁著兩位新人換禮服的功夫,誰能掏出手機來看一眼,報一下NBA東部決賽的最新戰況?”

    這樣的場景,即便放在五年前也是不可想象的。那麼十年前、二十年前甚至更早一些呢?也許,上歲數的人們,還能夠回憶起圍在收音機前或擠在一台黑白小電視機前收聽和觀看老女排比賽實況轉播的情景……

    過去的60年,中國體育傳媒的變臉,用“翻天覆地”這四個字來形容最恰當不過。

    在新中國的旗幟下成長

    2009年9月6日,在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發起的“五星論壇”上,來自中央和京滬兩地多家媒體的資深媒體人與體育界的重量級嘉賓一起,探討了新中國體育媒體的發展現狀和未來之路。席間,國家體育總局宣傳司司長張海峰發表了題為《新中國體育宣傳60年》的專題演講,指出:“體育媒體的發展與體育事業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是緊密相連的。”

    新中國成立伊始,中央人民政府就把發展體育事業提上了議事日程,而與體育事業相輔相成的體育新聞傳播也隨之“動”起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第16天,《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就對北京人民體育大會作了報道,揭開了新中國體育宣傳事業的“大幕”。

    新中國成立初期及之後較長一段時期,人們的物質生活匱乏、文化生活也不夠豐富,體育逐漸成為人民群眾喜愛的文化活動之一。報紙和廣播成為當時喚醒人民群眾對體育事業熱情的重要傳播工具。

    1950年7月,《新體育》雜誌創刊,這是新中國的第一本體育雜誌;1954年,第一家體育專業出版社——人民體育出版社成立;1957年,第一份英文體育期刊——《中國體育》創刊;1958年,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張《體育報》正式創刊,後改名為《中國體育報》,至今仍是全國唯一報道體育新聞的專業性日報。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從1951年12月開設了每天定時播放的廣播體操節目。1955年,該臺開設了體育專題節目《體育夜話》。體育新聞在這一時期也成為中國對外廣播的常態性內容。

    1959年,中央電視臺進行了中國電視史上第一次體育實況轉播,並在此後轉播了歷屆全運會和諸多國際、國內重大體育賽事。

    而新華社作為國家通訊社,從新中國成立起就全面報道國內外體育新聞,在資訊傳播欠發達的時代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從新中國成立至改革開放的近30年時間裏,中國體育傳媒不過從襁褓嬰兒成長為垂髫孩童,與近30多年的飛躍發展不可同日而語。

    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

    1979年,中國重返奧運大家庭,新中國的體育傳媒也在這時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中國奪得了15枚奧運金牌,許海峰更為中國奪得有史以來的首枚奧運會金牌,中國女排則將第一枚奧運會團體項目金牌收入囊中……新華社關於奧運金牌“零的突破”的中英文快訊全球首發,是中國體育傳媒界值得銘記的事件。

    改革開放帶來了體育事業的大繁榮,也為中國體育傳媒的“爆發”奠定了基礎。全國大部分媒體正是在這段時期紛紛建立了獨立的體育報道部門,並逐步參與到國際競爭中。

    1984年,中央媒體和滬粵兩地媒體的40多名記者採訪了當年的洛杉磯奧運會。1988年漢城奧運會,採訪的記者人數已經超過了50人。

    其實早在這之前,新華社在1974年就派出近30人前去採訪德黑蘭亞運會,這是國內第一次大規模派記者出國採訪體育賽事。

    進入上世紀八十年代,在改革開放的形勢下,體育報業的發展出現了前所未見的繁榮景象。據統計,當時全國出版的各種體育專業報紙有30種左右。截至1988年,我國體育類報刊達80余家。

    體育媒體的逐漸興盛,離不開體育記者隊伍的壯大。中國體育記者協會于1985年和1987年分別於北京和廣州舉辦了全國體育記者講習班。上海體育學院則率先在全國開辦了體育新聞專業,培養專業體育新聞人才。

    坐上深化改革的“噴射機”

    穿飛躍鞋、跑土操場長大的那一代人,在和木地板上打籃球的“80後”們體壇論道時,難免有這樣或那樣基於思維模式而産生的意見分歧,然而回顧各自的體育迷生涯,他們往往能在同一個時間節點上找到交集點,那便是上世紀九十年代起一波強似一波的體育資訊“大爆炸”所帶來的震撼。

    “我永遠記得1994年世界盃上巴喬射失點球之後那凝固了一般的身影,”供職于國內某電視體育頻道的女孩這樣回憶她成為一名足球迷的初衷。

    那是一個讓體育迷們熱血沸騰的年代。醞釀有時的中國足球甲A聯賽在這一年邁出了中國體育職業化的第一步,打開了中國體育職業聯賽的突破口。就是這個如今已更名為“中超”的甲A聯賽,在1995年時曾出現北京球迷在先農壇體育場通宵排隊買票、成都球迷甚至雇民工連夜排隊購票的盛景。與此相對應的,是體育傳媒業在短短的五六年內實現火箭升空式的飛躍。

    國內大多數中央級報紙及省市報紙都在這前後開始設立體育專欄,近50家晚報設有體育專版,每逢重大賽事,各報還紛紛增加體育版面或推出體育特刊、專刊,都市報的涌現更使體育新聞一躍成為與時政新聞、財經新聞、社會新聞、文化新聞等並列的新聞品種,成為媒體競爭的重要戰場。也是在1995年,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正式開播,成為國內創辦最早、規模最大的專業體育頻道。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開始,被稱為“第四媒體”的互聯網開始成為中國體育新聞傳播中令人耳目一新的角色。依託于互聯網強大的功能和巨大的影響力,“第四媒體”的先行者把自己的體育新聞頻道變成了人們及時獲取體育資訊的重要渠道。而網絡時效性、交互性強的特點也為傳統媒介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包括體育類報刊在內的紙質媒體開始尋求自己的另一件“數字化”外衣,眾多體育類廣播電視節目,也紛紛搬上了互聯網。

    美國著名報人普利策曾説:“體育是媒體吸引受眾的三大法寶之一。”新浪網總編室總監曾祥雪每每回顧網站發展史時都不免感嘆:“沒有體育就沒有新浪網。”1996年,當四通利方軟體公司為了服務客戶而開通技術服務網站時,誰也想不到這個小小的論壇會從體育BBS起步,逐漸將視角擴展到時政等新聞領域,最終成長為最具影響力的中文門戶網站之一。

    據國家體育總局的不完全統計,截至2002年,全國體育報紙種類達到44種;而到2003年底,全國各地可收看的體育類頻道也增至42個;新媒體的成長速度與驚人影響力更不容小窺,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上,新媒體首次正式成為奧運會持權轉播商。更令人感到鼓舞的是,手機作為“第五媒體”也已經在體育報道中嶄露頭角,本文首段描述的場景正成為中國體育迷生活中的常態。

    從建國初的一報幾刊到如今幾乎每報必有體育版或體育專欄、體育類專業報刊遍地開花、互聯網和手機報實現了體育資訊的即時播報,從廣播獨領風騷三十餘年到衛星體育頻道24小時放送,互動式、點播式體育節目唾手可得,中國體育傳媒所走過的每一步都與新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各領域的建設成就交相輝映,與人民生活大踏步邁向小康目標的進程水乳交融。

    踏上奧運的“快車道”

    2008年8月24日,北京奧運會圓滿落幕,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給出了“無與倫比”的評語。

    北京奧組委在總結中寫到,評價北京奧運會成功的五大標準中很重要的一條是“媒體表現出的良好的輿論氛圍”,而前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也早就有言在先:“媒體是一屆奧運會是否成功的最終評判者。”就北京奧運會而言,這場夏季奧運會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媒體大戰中,有10%的評判權掌握在2400名中國記者的手中。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當時國際奧委會分給中國媒體的註冊記者名額只有40多個,平面媒體之外的電視廣播等領域均無從談起,宋世雄等著名體育解説員只能在香港借用當地電視臺的直播訊號進行播報。

    此後的16年裏,漢城、巴塞羅那、亞特蘭大和悉尼的四屆夏季奧運會上,中國媒體的持證記者人數始終徘徊在百人之下,直到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國際奧委會授權新華社為東道主通訊社和國家攝影隊後,借助東道主之利,中國體育媒體全方位參與到國際體育新聞競爭之中。

    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副總監張興在梳理北京奧運會成功報道的背後故事時,談起十二年前亞特蘭大奧運會上刻骨銘心的遺憾。他回憶説,中國代表團入住奧運村舉行升旗儀式,當時他們趕去奧運村排隊領取入村採訪的證件,但因為不了解奧運會的採訪規程,他們沒有事先申請這次活動的單邊轉播權,於是在自己國家的代表團入村升旗的時候,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別的電視臺在旁拍攝、採訪。

    而和他頗有同感的前央視體育中心主任馬國力也在那屆奧運會採訪回國後提出:“要想報道好奧運會,一定要了解它的核心理念,自己要練兵。”

    於是1997年在上海舉行的第八屆全國運動會上,央視派出了100多人的報道陣容,開始了以奧運報道為標桿的實戰操練。

    正因為有了從那個起點開始的一系列努力,在北京奧運會閉幕一年多之後的今天,張興才可以驕傲地説:“北京奧運會上,除了標準公共信號之外,我們還以自己的單邊信號為觀眾提供了充分的現場報道,實現了我們對奧運會的全部報道設想,這一成果是我們以12年的不懈努力換來的。”

    和央視體育頻道一樣,許許多多的中國體育傳媒機構都在過去的十幾年乃至幾十年裏,以超乎常規的強度和速度付出著、努力著,不斷追趕著早我們起步百餘年的西方同行們,超越自己,以求無愧於國家和時代。

    伴隨著中國體育事業的加速發展,中國的體育傳媒還將持續發出中國的強音,去衝擊世界的視網膜,去震撼世界的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