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直播>> 新聞辦2>> 背景
 
我國進出口貿易大幅增長 開放型經濟邁上新臺階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6月17日 10時08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6月17日電(記者 王希、張遙)在浙江義烏小商品市場,已經在這裡生活了9年的印度商人尼克像往常一樣,與相熟的本地老闆用中文寒暄,很快便簽下一筆相框訂單。

    過去10年,被譽為“全球小商品集散地”的義烏吸引了八方來客。目前,在這裡設立的各類外商經營機構超過4000家,常駐境外人員達2萬多。即使在世界經濟持續低迷的形勢下,2011年義烏小商品市場成交額同比也增長了12.95%,首次突破500億元。

    “我們能有這樣的發展,首先得益於國家的對外開放政策。”義烏商城集團董事長金方平説。

    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利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契機,堅定地走改革開放的道路,深入參與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目前已成為世界第二大貿易國和第一大出口國,累計利用外資規模超1.2萬億美元,開放型經濟不斷邁上新臺階。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席捲全球時,“中國製造”出口主要目的地美歐市場需求驟減,我國對外貿易一度出現了兩位數的深度降幅。

    面對這一嚴峻考驗,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迅速出臺了一系列保持外貿穩定發展的政策措施:提高出口退稅率、降低出口信保費率、調整加工貿易禁止類目錄、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

    2009年第四季度開始,我國外貿逐步扭轉了持續下滑的頹勢,並在逆境中實現了新的發展。危機爆發前,我國佔國際貿易的份額約8.8%,到2010年這一數字已超過10%。貿易結構持續優化,高新技術産品出口比重由2002年的16.7%提高到28.9%。

    國際金融危機不僅造成了全球需求萎縮,而且在極大程度上抑制了資本流動,2008年10月起我國吸收外資也一度滑入下降空間。

    “我們堅持把改善投資環境作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的重要工作來抓,進一步簡化外資審批程序,下放審批權限,積極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外資一度大幅下滑的局面迅速得到遏制並實現較快回升。”商務部部長陳德銘説。

    2003年至2011年,我國共計批准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1.4萬家,實際使用外資金額7192.2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已20年居發展中國家首位。

    今年5月24日,德國寶馬汽車全球最現代化的整車工廠落戶瀋陽,作為新工廠項目之一的發動機廠是寶馬全球第4個也是唯一歐洲之外的發動機廠。

    寶馬集團董事長諾伯特·雷瑟夫説,寶馬將進一步擴大對中國的投資,與合作夥伴一起在中國生産先進發動機,在中國採購越來越多的零部件。

    與“引進來”一樣,“走出去”是連接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重要橋梁。在世界經濟減速和金融格局動蕩的灰暗背景下,中國企業正熱切地尋找“走出去”的機會。

    2011年12月22日,中國三峽集團在葡萄牙政府出售國有公用事業資産的競標中,以26.9億歐元的出價擊敗競爭對手,成為葡萄牙電力(EDP)的最大股東。

    “此次EDP股權轉讓是在歐債危機大背景下出現的難得的投資機遇。”三峽集團董事長曹廣晶説。

    統計顯示,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由2002年的20多億美元增至2010年的688.1億美元。截至2010年底,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3172.1億美元,遍佈全球178個國家和地區,共設立境外企業1.8萬家,資産總額累計超過1.5萬億美元。

    陳德銘表示,預計再過5年至10年,我國將逐步實現資本進出的基本平衡。

    2011年是我國加入WTO的第10個年頭。通過全面履行入世承諾,我國平均關稅水平從15.3%降至9.8%,開放了100個服務貿易部門,建立起更加穩定和可預見的貿易體制,在WTO的舞臺上,實現了從“新成員”向“參與方”和“推動者”的角色轉換。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尚未過去,在歐債危機持續惡化,美國經濟恢復乏力的背景下,我國對外貿易和吸引外資保持平穩發展的難度增大。

    面臨嚴峻複雜的形勢,商務部今年4月出臺了《對外貿易發展“十二五”規劃》,並會同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的指導意見》,著力轉變外貿發展方式,提高我國企業和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推動從貿易大國到貿易強國的進程。

    對於未來的發展,金方平很有信心。他説:“去年義烏市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已經全面啟動,借著這一契機,義烏小商品市場有望成為出口、進口、轉口貿易聯動的國際貿易‘橋頭堡’,更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