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辦于2013年6月20日(星期四)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佈會,請交通運輸部總規劃師戴東昌、發展改革委基礎産業司司長黃民介紹《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年-2030年)》的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戴東昌: 我們公路將來的發展遠景如何,在穩定的情況下,我們的公路將會是一種什麼樣的規模、什麼樣的結構、什麼樣的佈局。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有一點想説明的。我們國家所面臨的公路交通的壓力,是世界上其他國家不可比擬的。我之前有些數據可以和大家説一下。目前我們國家公路承擔的貨運量,現在已經正在承擔的貨運量是美國的3.7倍,我們的公路貨物的週轉量,已經是他們的2.8倍,可以看出我們現在承受的量是很大的。我們單位GDP貨運強度是美國的6.3倍,證明我們國家的交通需求與能源、産業佈局、資源佈局、生産力結構是密切相關的,和發展階段是相關的。但是下一步將面臨更大的交通需求和壓力,根據我們的測算,到2030年,公路交通的客貨運輸需求以及客貨週轉量基本上是現在的2.2-3.6倍之間。而我們現在已經是美國的數倍,和整個歐盟比,我們也是這樣,幾乎差不多。我們如何來面對和應對這樣一種交通需求,這樣一種交通壓力,所以我們必須站在這種長遠發展的角度,站在戰略的頂層設計的角度來謀劃。所以我們從經濟社會發展的角度,從綜合運輸體系的角度,對公路網的規模、結構和佈局進行研究。這次進行的國家公路網包括普通國道和國家高速公路兩個層次,我們現在也正在指導省裏開展省級公路網的編制工作,目的就是形成一個適應于我國將來長遠發展需求的,能夠應對劇烈挑戰的比較集約、比較優化的公路交通體系,同時它又是和整個綜合運輸體系相匹配、相一致的。
根據我們的測算可以展望一下,未來我國公路總里程580萬公里左右,其中國家公路40萬公里左右。這樣從國家層面來看,就可以形成一個佈局比較合理、功能比較完善、結構比較清晰、比較安全可靠的國家幹線網絡,目的是實現剛才説的目標,首都輻射省會,省際多路連通,地市高速通達、縣縣國道覆蓋。所以這是整個的規模。我想,屆時我們國家的公路交通基礎設施的規模、結構和佈局應該步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階段,不可能永遠建設下去,我們應該使這個體系最優,規模最合理。按照目前的研究成果,大體上將來的展望是這種情況,目的還是有效的支撐將來長遠的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特別是應對中國國情這種情況下面臨的巨大客貨運輸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