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上午9:00,受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委員會的邀請,國防科工委副主任、國家航天局局長孫來燕在北京交通大學為首都大學生作形勢政策報告。報告題目為“弘揚航天精神 爭做時代先鋒”。報告的主要內容是航天活動的意義、中國航天事業取得的成就和中國航天事業的未來。
[孫來燕]:人類的航天活動取得了巨大成就,那麼究竟什麼是天、什麼是航天呢?
人們習慣將頭頂上這片無邊無際的蒼穹稱作“天空”。但是,現代科學一般認為,“天”與“空”是有區別的。“天空”包含了“天”和“空”兩個不同的範疇。“天”,是指地球大氣層以外的宇宙空間,也可以稱為外層空間或太空;“空”是指地球表面以上的大氣層空間。目前,在國際上還沒有劃分“天”和“空”的明確界線,一般認為以距地面約100千米為界,在此之下是“空”,在此之上是“天”。世界目前還在為“天”的高度定在多少進行立法討論,這裡既有技術問題,也有政治問題。所謂航天,就是人類為了進入外層空間開展的活動。
人類要在外層空間進行活動,就要知道空間的環境條件。那裏沒有空氣,處於真空狀態,溫度接近4k,即零下269攝氏度;幾乎沒有重力加速度,我們稱成其為微重力狀態,等等。當然,要進入空間,首先就要解決克服地球引力衝出大氣層的問題,從牛頓力學中我們知道有三個宇宙速度:從陸地進入環繞地球飛行的軌道,需要達到7.9千米/秒,這是第一宇宙速度;擺脫地球引力束縛進入太陽系飛行,需要達到11.2千米/秒,這是第二宇宙速度;脫離太陽引力進入銀河系,需要達到16.6千米/秒,這就是第三宇宙速度。
一般認為,人類航天活動將經歷地球空間、太陽系空間、太陽系外的宇宙空間三個層次。目前人類的航天活動還沒有離開太陽系。從航天活動的範圍來看,我國的航天活動包括三大領域,即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和空間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