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上午9:00,受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委員會的邀請,國防科工委副主任、國家航天局局長孫來燕在北京交通大學為首都大學生作形勢政策報告。報告題目為“弘揚航天精神 爭做時代先鋒”。報告的主要內容是航天活動的意義、中國航天事業取得的成就和中國航天事業的未來。
[孫來燕]:未來國際航天發展集中在四個方面,一是進入空間的能力,比如美國為重返月球開始研製運載能力超過100噸新型重型運載火箭(戰神5);二是人造地球衛星,包括研製各種應用衛星,以滿足人類社會的需要,也包括涉及國家安全的軍事衛星;三是載人航天,未來人類進入太空的活動會越來越頻繁,美國、俄羅斯都開始研製新一代載人航天器;四是深空探測。當前,深空探測是國際航天活動的一個熱點,這裡多做一些介紹。
目前,國際上的深空探測活動主要集中在月球探測、火星探測和尋找地外生命三個方面。2004年以來,美國、歐空局、俄羅斯、日本、印度、英國和德國先後公佈了無人探月或載人登月計劃,美國宣佈將在2018年左右重返月球,歐洲提出在2024年實現載人登月。人類還將在月球建設永久性基地。未來二十餘年,人類將向火星發射環繞火星飛行的衛星、在火星著陸的機器人、火星取樣返回探測器等一系列探測裝置,美國、俄羅斯、歐洲還制訂了載人登陸火星的宏大計劃。尋找地外生命、認識生命的起源和進化過程,是空間探索的重要主題,國際為此還將探測彗星、木星衛星等其它天體。今年4月,歐洲11名天文學家宣佈,在距離地球大約20光年的深空發現了一顆類地行星,它的質量大約是地球5倍,平均溫度在0~40攝氏度,適合保存液態水,這項發現已引起了科學界的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