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新聞發佈>> 外交部新聞發佈會
 
9月6日外交部發言人姜瑜在例行記者會上答記者問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9月06日   來源:外交部網站

    2007年9月6日下午,外交部發言人姜瑜舉行例行記者會,就賈慶林主席訪日、六方會談、達爾富爾、美印民用核合作等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姜瑜:各位記者朋友下午好。我首先發佈一條消息:

    應日本國政府邀請,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將於9月12日至18日對日本進行正式友好訪問。

    現在我願意回答大家的提問。

    問:請介紹賈慶林主席訪日的具體安排。除東京外,他還會訪問其他地方嗎?

    答:賈慶林主席訪問日本的有關安排,雙方正在協商之中。

    今年是中日關係邦交正常化35年和“中日文化體育交流年”,中日關係面臨重要的發展機遇。中方願意在中日間三個重要政治文件的基礎上,與日方共同努力,推進雙方戰略互惠關係,推動各領域交流與合作,擴大民間往來,增進兩國人民友好感情,推動中日關係沿著健康、穩定的軌道向前發展。

    問:美國、印度、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五國今天舉行聯合軍事演習。中方對此有何評論?是否把該演習視作威脅?

    答:在當今世界形勢下,中方主張各國樹立新的安全觀,在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基礎上開展對話與合作,實現共同安全,推動共同發展。一個建立在各國互信基礎上的和諧穩定的亞太地區,符合地區各國的共同利益。

    中國是亞太地區和平、合作與發展的積極參與者和建設者。我們願意繼續與各國一道,通過對話增進互信,通過互信促進合作,通過合作實現共贏。

    問:中澳領導人已同意建立年度戰略對話機制,建立這一機制的目的是什麼?澳大利亞與日本、美國之間都已建立雙邊戰略對話機制,中方與澳方建立該機制是否旨在取得力量平衡?第二個問題,美國總統布什在APEC會議上,號召各國進一步努力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中國是否認為APEC是討論氣候變化的合適場合?中方是否會提出應對氣候變化的新建議?

    答:胡錦濤主席目前正在澳大利亞進行國事訪問,今天上午他與澳大利亞總理霍華德舉行了會談。

    雙方同意繼續加強對話、增進互信、擴大共識、深化合作,推動中澳關係全面深入發展。胡錦濤主席提出了發展兩國關係的四點建議:一、密切高層交往,開展戰略對話。雙方商定建立中澳年度戰略對話機制,希望雙方通過這一機制就事關兩國關係長遠發展及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大問題加強對話和溝通。二、深化經貿合作,實現互利共贏。三、擴大人文交流,增進人民友誼。四、加強溝通協調,共建和諧亞太。胡錦濤主席與霍華德總理會談後,雙方還出席了兩國經貿、能源、司法、文化等領域的6個合作文件的簽字儀式。

    關於你提到的第二個問題,中方支持APEC領導人會議就氣候變化問題發表一個顯示各方積極政治意願的宣言。我們希望各方能夠按照《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所確定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廣泛協商,爭取達成反映各方共識、內容平衡的成果。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並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我們按照可持續發展戰略,採取了有效措施應對氣候變化和保護生態環境,取得了顯著成效。今後我們將繼續與國際社會一道,在可持續發展的框架下,積極尋求應對氣候變化的有效途徑。

    問:我有兩個問題,第一,一些報道稱,中國的“黑客”對德、美、英等國的政府電腦網絡進行攻擊,中方是否已就此展開調查?第二。最近有報道説,中國可能會在“核供應國集團”內反對美印民用核能合作協議。這些報道有根據嗎?中國對美印核能合作協議持何立場?

    答:關於你的第一個問題,中國政府一貫反對和嚴禁任何網絡犯罪行為,在這方面我們有嚴格的法律法規,我們也表示了願意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的意願。妄稱中國軍方對某些國家的政府網站進行網絡攻擊,這種指責毫無根據,不負責任,也是別有用心的。我了解到的情況是,截止到目前,中國警方並沒有收到相關國家的協查請求。

    關於你提到的第二個問題,我們注意到目前“核供應國集團”內對放寬對印度核出口的限制還有不同看法。中方認為,各國可以在遵守國際義務的前提下開展和平利用核能的合作,有關的合作應當有助於維護和加強國際防擴散機制的原則和有效性。

    追問:這是否表示中方認為“核供應國集團”沒有什麼理由不批准美印核能合作協議?

    答:剛才我已經把中國政府關於這個問題的立場講清楚了,我願再重復一遍。我們認為,各國可以在遵守國際義務的前提下開展和平利用核能的合作,有關的合作應當有助於維護和加強國際核不擴散機制的原則和有效性,中方會本著這一原則參加有關問題的討論。

    問:我也有兩個問題。首先,據《華盛頓郵報》5日報道,印尼的食品藥品監管局局長表示,中方在與她會談時,建議印尼方面降低對中國産品安全的標準,遭到了印尼方面拒絕,請證實。另一個問題也與這有關,一些東南亞國家認為中方在處理食品安全問題時,區別對待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請問你對此有何評論?

    答:《華盛頓郵報》的有關報道純屬不實之辭。經向有關部門了解,印尼政府派出了一個龐大的代表團訪華,昨天與中國國家質檢總局等部門就食品安全問題進行會談,有關報道提到的情況根本不存在。印尼代表團團長也已經證實,印尼方面根本沒有説過那樣的話。

    關於你的第二個問題,中國進口和出口的産品都必須符合中國的法律法規和相應的標準,同時也必須符合出口國和地區的標準和要求,這是中國政府的一貫政策。中國政府主張按照平等、科學、對話與合作的原則來處理産品的檢驗檢疫問題。我們認為,按照貿易夥伴的大小強弱來決定出口産品的檢驗檢疫要求是歧視性的,中國不會這麼做,也反對其他國家這樣做。

    問: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近日在蘇丹訪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這對促進達爾富爾地區和平進程有什麼作用?中方近期在達爾富爾問題上有什麼外交舉措?

    答:中方讚賞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為妥善解決達爾富爾問題作出的積極努力,支持聯合國在這個問題上發揮重要作用。

    中方認為,在當前形勢下,國際社會應珍惜和維護達爾富爾問題出現的積極勢頭,充分利用蘇丹政府與聯合國、非盟三方之間的協商機制,平衡推進維和行動和政治進程,幫助蘇丹改善達區的人道和安全局勢,推動達爾富爾問題得到全面、妥善解決。

    中國政府在達爾富爾問題上一直髮揮著積極的建設性作用。9月3日至12日,中國政府達爾富爾問題特別代表劉貴今大使訪問美國和聯合國,他會就達爾富爾問題與有關方面的官員、議員、學者、媒體進行廣泛交流。

    問:朝鮮副外相金桂冠現在北京,請介紹有關情況。

    答:今天上午,武大偉副部長會見了朝鮮副外相金桂冠先生。金桂冠向武大偉通報了朝美工作組會議情況。雙方還圍繞六方會談下一階段的工作方向交換了意見。

    問:據報道,台灣本月9日將召開“臺非峰會”。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台灣當局最近策劃所謂的“臺非峰會”的目的無非是要在國際上變本加厲地推動“台獨”分裂活動,這是不得人心的。中非友好是大勢所趨,絕大多數非洲國家都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也都反對台灣搞分裂活動。任何違背歷史潮流的企圖都是不可能得逞的。

    問:來訪的朝鮮副外相金桂冠有沒有確認朝方年底前會完成核設施去功能化?中國是否對美印核合作感到擔心?

    答:關於你的第二個問題,我剛才已經表明了中方立場,沒有更多的補充。

    關於第一個問題,朝方日前就全面申報核計劃及核設施去功能化提出了一些具體設想,有關各方會就此進行磋商。在下一次會議上各方還會圍繞有關問題展開進一步的討論。我們會繼續積極與各方協調、配合,共同做好下一階段的工作,穩步推進和談進程。

    問:下一階段六方會談何時召開?

    答:中方正在同其他各方積極協調召開第六輪六方會談第二階段會議的時間。確定以後,我們會告訴大家。

    如果沒有其他問題,感謝各位出席,我們下周再見。

六方會談朝鮮半島無核化工作組會議在瀋陽召開

    8月16日,六方會談朝鮮半島無核化工作組第二次會議在遼寧瀋陽正式召開。這是中國代表團在會議上。 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六方會談朝鮮半島無核化工作組第二次會議16日下午在瀋陽舉行全體會議。來自中國、朝鮮、美國、韓國、俄羅斯和日本的代表將在為期兩天的會議中討論推進半島無核化的有關事宜。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六方會談中國代表團團長武大偉主持本次會議。他在開幕致詞中説,這次會議是為即將於下個月召開的下一階段六方會談做準備的會議,也是按計劃召開的5個工作組會議之一,將主要討論推進半島無核化進程的有關問題。他表示,中方願與各代表團共同努力,使本次會議取得積極成果。他同時希望參加會議的各國專家能夠為會議取得成果作出積極貢獻。

中國駐蘇丹大使李成文8月11日-13日訪問達爾富爾地區

    2007年8月11日-13日,中國駐蘇丹大使李成文與部分亞洲國家駐蘇使節及世界銀行蘇丹地區代表訪問了達爾富爾地區。代表團在西達州首府吉尼納市、南達州首府尼亞拉市和北達州首府法希爾市與各州政府官員舉行了會談,參觀了各州共四個難民營並向難民營負責人詢問了有關情況,聽取了非盟駐蘇特派團二戰區司令的情況報告,並與聯合國發展署等機構代表和部分非政府組織代表進行了會晤。

 
 
 相關鏈結
· 9月4日外交部發言人姜瑜在例行記者會上答記者問
· 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就希臘發生嚴重火災答記者問
· 外交部發言人宣佈:匈牙利共和國總理將訪問中國
· 外交部發言人姜瑜宣佈:德國總理默克爾將訪華
· 外交部發言人就安理會通過達爾富爾問題決議答問
· 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就"納卡地區選舉"事答記者問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