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麗青:各位上午好。歡迎大家來參加國臺辦的本次專題發佈會。
大家知道,8月8日,受“莫拉克”颱風影響,台灣與大陸沿海部分地區不同程度受災,台灣災情尤為嚴重,引發50年不遇的嚴重水災和泥石流,給台灣中南部地區造成重大的人員和財産損失。在這裡,我首先要再次對罹難的台灣同胞表示哀悼,向罹難者家屬和全體受災同胞表示誠摯的慰問。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圖為發佈會現場。中國網 趙娜
兩岸同胞血脈相連,台灣災情時刻牽動著大陸同胞的心。災情發生後,大陸各方面予以高度關切,並立即行動起來,慰問台灣受災同胞,組織開展捐助救援活動。
8月10日,中共中央臺辦致電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代表大陸方面對受災台灣同胞表示慰問,並明確表示願意根據台灣方面的需求和意願,對救災和災後重建提供援助。同日,海協會兩次致函台灣海基會,慰問受災同胞。臺盟中央、全國臺聯、中國紅十字會及有關地方黨委和政府也分別向台灣有關方面致電、致函表示慰問。廣州、深圳、福州、漳州、泉州、無錫、三亞等地,分別以不同形式向其對口交流單位台灣南部七縣市表達慰問與捐助意願。台灣方面對此給予正面的回應。中國國民黨文傳會11日表示,國民黨對中臺辦的關切表示感謝與歡迎,將相互珍惜兩岸的善意表示。海基會也復函,代表台灣受災民眾及有關部門,向海協會與大陸人民表達衷心的謝忱。
大陸方面立即著手組織援助台灣救災事宜。12日,海協會首批18家理事單位,包括中國人壽股份慈善基金會、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中國五礦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等,共向災區捐款1.06億元人民幣和500萬元港幣。這筆善款將通過台灣海基會轉交救災。13日晚,台灣方面公佈了所需的救災物資清單,中臺辦連夜根據清單進行相關物資的組織準備工作,並於14日透過海協會與海基會聯絡,表示願意向台灣方面提供救災急需的大型吊挂直升機、消毒水、氯錠、手動或自動消毒機、活動板房,其他物資援助及派遣醫療、救援人員赴臺協助救災事,暫不需要。中央臺辦、海協會迅速行動,深圳市政府捐助全部活動板房費用近2000萬元人民幣,並連夜組織大陸一流的活動板房生産廠家備料生産。在不到2天的時間裏,按照台灣方面提供的設計要求,趕制出首批近100套活動板房的主要構件。中遠集團、深圳海關鹽田港等各單位給予了多方幫助和支持,將首批活動板房于18日運抵高雄港,其他板房也將於近日陸續運往台灣。15日下午,台灣海基會來函表示,經過再次評估,除日前所提活動板房外,希望大陸方面進一步提供手動及自動消毒機各500台、毛毯1萬件、睡袋1萬件等救援物資。中臺辦、海協會立即協調,由北京市政府組織採購,民政部負責調運,在中國國際貨運航空公司的支持下,18日中午,大陸方面租用貨運包機,向台灣緊急運送其所需的全部共150箱毛毯、睡袋、消毒機等救災物資,由北京首都機場直運高雄。我們希望這批物資能儘快送到災民手中。
大陸各界也積極向受災台灣同胞組織捐助。截至目前,據不完全統計,大陸各界向台灣受災同胞捐款總數已達1.76億元人民幣、捐贈各類救災物資折合人民幣2500萬元。除海協首批18家理事單位捐款外,中國紅十字會已捐助2185萬元人民幣人道救助資金;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與中國佛教協會、香港佛教聯合會捐款500萬元人民幣和500萬元港幣;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移動通信公司各捐款1000萬元人民幣;中國農業銀行捐款500萬元人民幣;中煤燃氣公司捐款300萬元人民幣;四川省、遼寧省、福建省紅十字會、廈門市紅十字會、中國銀聯、中國僑聯、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南航、東航各捐款100萬元人民幣;全國臺企聯和各地臺商、臺協也紛紛積極解囊捐助。大陸民眾自發以多種形式開展募捐,奉獻愛心。眾多大陸網友在網上留言,對災情表示關切,鼓勵台灣同胞戰勝困難、重建家園。另據了解,福建省紅十字會、福建東南衛視、海峽衛視、廈門衛視,將於今晚(19日)舉辦賑災晚會;上海東方衛視聯合江蘇衛視、浙江衛視、湖南衛視、深圳衛視,將於20日晚上舉辦“跨越海峽的愛心”大型賑災晚會,為受災臺胞募捐,奉獻愛心。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海外華僑、華人也以各種方式表達慰問,積極捐助救災。
日前台灣的救災工作仍在緊張進行,災後重建工作也將展開,我們願意根據台灣方面的需求,盡一切努力繼續提供救災援助,併為台灣災後重建提供幫助。去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台灣各界及時伸出援手,譜寫了兩岸同胞共抗災害的感人篇章。患難見真情,大災面前有大愛。兩岸同胞危難中彼此扶持、團結互助,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扶危濟困、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和兩岸血濃與水的同胞愛。
我們衷心祝願,受災的台灣同胞能儘快擺脫風災之苦,重建美好家園。下面我願意回答各位的提問。
深圳報業集團記者:這次“莫拉克”颱風對台灣中南部造成了重創,這對大陸居民赴臺旅遊會不會造成影響?影響會有多大?謝謝。
國臺辦新聞發言人范麗青主持本次發佈會。中國網 趙娜
范麗青:據我們所知,8月8日颱風發生後,廣東有一個旅遊團當時正在阿里山地區旅遊,這個旅遊團也受困災區,後來得到台灣阿里山旅遊管理部門以及阿里山民眾的幫助和支持,在他們的救援下游客們順利地離開災區,脫離險境。所以首先我們要對災害來臨時,台灣同胞對被困的大陸游客給予的救助和關愛表達由衷的感謝。由於大多數赴臺旅遊的大陸居民旅行團是環島遊,因受風災影響,有的旅行團組推遲赴臺旅遊,有的則對赴臺旅遊線路做了相應的調整。這次風災,我們都看到了,對阿里山旅遊景點的道路和設施造成了很大的破壞,這方面我們也非常關心。同時,也注意到,台灣眾多的知名旅遊景點並沒有受到破壞,觀光旅遊的接待工作還在正常開展。目前台灣有關方面正在對損壞的部分中南部交通及相關旅遊景區設施進行搶修。因此我們認為,颱風災害對於大陸居民赴臺旅遊造成局部影響,但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很快會得到恢復。謝謝。
台灣TVBS記者:請教發言人,剛剛講到有一百套組合屋也就是活動板房已經送到了台灣,根據我們了解,這一百套活動板房已到了南台灣。但是根據台灣媒體的報道,有部分災民對板房的甲醛可能超標有一點點質疑,請問發言人對這件事情有什麼評價?
范麗青:首先在這裡我要鄭重澄清,這次提供台灣災民的活動板房的主要構件是由大陸一流的活動板房生産企業生産的,活動板房完全是按照台灣方面提供的設計要求和技術標準製造的,是根據台灣提供的圖紙製造的。活動板房按照能抗七級地震烈度來設防,並可以抵禦十級以下的大風。同時,深圳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對援臺的活動板房進行了抽樣檢測,檢測了活動板房的主要構件的甲醛、苯及總揮發性有機物的指標,檢測結果所有項目指標不僅符合大陸環保標準,也完全符合台灣環保部門規定的標準,同時也符合國際環保標準。台灣有些政治人物進行不負責任的放話,他們的用心是想傷害、離間兩岸同胞的感情,這種做法令人遺憾。大陸同胞是真心實意援助受災臺胞的,所提供的捐贈救災物資在品質和性能上都是最好的,請台灣同胞放心。
至於您所説的,有的災民不想接受板房的説法,據海基會告知,現在已經接受了板房捐贈。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請教,這次我們知道災區主要發生在台灣中南部,以民進黨執政的縣市居多,會不會對於大陸的救災援助産生一定的影響?謝謝。
范麗青:台灣同胞遭受“莫拉克”風災的重大損害,我們感同身受。中臺辦和海協會已經分別通過中國國民黨和海基會,表達了大陸方面希望對救災和災後重建提供援助的願望。我們關注的是風災,救援的是民眾,是台灣同胞,只要是台灣受災地區和百姓需要的,不管是在哪,我們都會竭盡所能提供幫助。
深圳衛視記者:昨天在捐贈儀式上,王毅主任表示這次向台灣提供的米-26是屬於民營企業的飛機,同時我們獲知昨天在台灣救災部門的負責人毛治國表示歡迎各界的人道救援,其中也包括大陸的米-26,請問發言人兩岸目前有沒有對派遣米-26的事情進行磋商?近期米-26有沒有可能成行到台灣進行救援?謝謝。
范麗青:8月13日,台灣方面公佈了所需的救災物資清單以後,我辦立即根據清單進行相關物資的組織準備工作。第二天(14日)大陸方面立即電告台灣方面,表示願意提供包括吊裝重型機械的直升機在內的所有台灣救災所需物資和機械。具體説,大陸有一家民用企業飛龍公司,它擁有一架目前世界最大吊裝量的重型直升機,型號是米-26。經過我們的聯絡,他們表示可以隨時提供赴臺參與救災。我願在這裡重申,大陸方面現在仍然隨時可以提供台灣救災和重建所需的物資和機械,也願意派遣救援隊、醫療衛生專家隊和工程搶險隊赴臺參加救災和災後重建工作。兩岸同胞親如手足,我們的援助是真心實意的,我們相信,能為台灣同胞的救災和災後重建發揮切實有效的作用。謝謝。
你好台灣網記者:有學者説兩岸建立救援合作機制很有必要,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大陸方面下一步有沒有打算在兩會協商中探討這件事情?謝謝。
范麗青:在應對突發自然災害上,兩岸確有需要在災害預警、急難救助和災後重建方面建立互助機制,包括氣象、地震預報等都可以開展合作,這方面可以由海協會與海基會共同協商。謝謝。
台灣三立電視臺:請教發言人,這次臺當局在救災過程當中,一開始是拒絕國際援助,一個説法是説馬英九正在等待大陸這邊點頭,後來包括能夠接受美方的直升機救助,也是聽説有跟大陸這方面有協調過,請發言人證實這個説法。謝謝。
范麗青:台灣方面的決定我們不評論。關於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救助,他們已經向中方表明,這是其通過非官方渠道向台灣地區提供的人道主義援助。謝謝。
國臺辦新聞發言人范麗青回答記者提問。中國網 趙娜
廈門衛視記者:這次的“八八水災”重創南台灣,使得台灣的農漁牧民損失非常嚴重,請問大陸方面是否會向他們提供援助呢?謝謝。
范麗青:台灣農業受“莫拉克”颱風的災害影響,確實損失非常巨大,對此我們也高度關切。據我所知,大陸許多地方與台灣受災村鎮建立了交流與合作的聯絡渠道,日前他們紛紛通過多種形式和渠道向台灣同胞表達關切,同時也表示願意參與災後重建捐贈,包括恢復生産必需的農機具,以及捐建受損的道路、橋梁和學校等。大陸方面籌集的善款,主要是面向台灣中南部災區,救助那裏的災民。我願意再次表示,對於台灣同胞抗災救災的需求,我們將會盡一切努力全力協助。
中國日報記者:台灣受災以後,大陸同胞踴躍捐款捐物,另一方面,大家也非常關切自己所捐的這些款物的去向,請問發言人將來是不是有辦法查到自己所捐款物的去向,這裡有沒有監督機制在起作用?
范麗青:根據與台灣方面的溝通,目前捐款捐物可以通過兩個渠道輸送台灣地區,一個是紅十字會的渠道,另一個是海基會與海協會的渠道。這些捐款捐物,通過這兩個通道交付台灣用於救災,相信台灣方面也會做出後續的捐助安排,我們也會跟進了解救災款物的發放情況。謝謝。
新華社記者:請問發言人,兩岸今後在防災減災方面有沒有共同開展系統的大規模的科學研究的計劃?謝謝。
范麗青:在應對自然災害方面,的確是兩岸有這樣的需要,在災難的預警、急難救助和災後重建方面建立互助機制。目前大陸方面與台灣方面在氣象預報和自然災害的預警方面有部分的合作,主要有兩項:一是每年定期召開“海峽兩岸災害性天氣分析與預報研討會”、“海峽兩岸氣象科學技術研討會”。這兩個研討會一般會就兩岸氣象界共同面臨和關心的颱風、暴雨、防災減災、預報技術、衛星和雷達氣象技術及應用等方面進行研討和交流,分享經驗,促進提高預報水平。第二方面的合作是福建省氣象臺與台灣有關方面也建立了重要的天氣電話會商機制,開展天氣的會商,互通聯防信息。
對於今後是否加強合作,有關方面也提出了三點設想:第一,加強兩岸在氣象災害風險管理方面的深入合作,重點的合作方向包括氣象災害風險區劃、氣象災害風險預報、氣象災害影響評估等技術方法。第二,加強兩岸在基層氣象災害防禦方面的交流與合作,重點包括建立和發展適合災害特性與民情的氣象防災減災社區推動模式、基層氣象預警信息發佈手段建設等。第三,加強氣象信息的實時共享。我們希望兩岸能在氣象預報和自然災害預警方面進一步加強合作,以降低自然災害影響,提高對人民生命財産安全的保障。這方面可以由兩岸雙方共同協商。
台灣年代電視臺:請問發言人,台灣南部地區有些災民一直到昨天才吃到熱的東西,不知道中臺辦方面有沒有對台灣當局救援速度有些指教和批評?
范麗青:我們衷心希望受災的台灣同胞能夠順利渡過難關,早日重建家園。謝謝。
中央電視臺《海峽兩岸》記者:我們看到有消息説昨天(18日)海協會副秘書長馬曉光一行人已經到台灣去了,不知道他們接下來在台灣有什麼行程安排,他們會到災區去看望災民嗎?
范麗青:海協會副秘書長馬曉光一行四人已于昨日隨專機護送包括毛毯、睡袋、消毒機在內的一批救災物資抵達高雄,並且同海基會人員進行了救災物資的交接。馬副秘書長此行還專門代表海協會向受災非常嚴重的小林村捐贈了3萬美元。馬副秘書長是為賑災赴臺的,我們當然希望他能到災區看看,實際了解災區同胞的需求,以便大陸方面考慮下一步如何提供必要的協助。但是根據我們了解,由於種種原因,他的災區之行可能難以成行,這很可惜。但是我們仍然希望,將來我們的赴臺人員能夠親赴災區探訪災民。謝謝。
台灣“中央社”記者:發言人一開始就提到賑災捐款的事情,這個事情其實也是台灣民眾很關心的一個事情,因為這次的災害很嚴重,後續需要很多錢來重建。請教,雖然跟汶川地震不能類比,但是汶川地震的時候,台灣對大陸捐款金額很高的原因是來自兩個方面,第一是民間企業的捐款非常大金額,光臺碩一家企業就捐了1億人民幣以上。另外臺當局方面動用了預備金,以臺當局財政直接撥出的方式向大陸提出捐款,我想請教,當然企業部分我們不能勉強,但是政府方面是否會考慮捐款,對台灣的風災提供協助?謝謝。
范麗青:大陸方面對台灣的受災情況非常關注,也積極進行各種方式的捐助行動。目前應該説捐助的數量還在不斷增加,我剛才所講的數字只是初步的不完全統計數字,因為目前大陸很多同胞自覺自願的捐獻,數字還無法即時統計,大陸有關方面也會根據台灣的需要,隨時跟進災情,提供捐助。只要是台灣所需要的,我們會竭盡全力予以幫助。謝謝。
鳳凰衛視記者:最近有報道説呂秀蓮有一個言論,説馬英九在風災過後拒絕國際援助,並且沒有下發緊急命令,是因為這是大陸向台灣提供援助的一個條件,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另外在這次風災之後,大陸是最早提出要派直升機和援助物資的,但是台灣方面只是接受了大陸的援助物,並沒有接受直升機,並且還有一些媒體正在進行對直升機的政治化的報道,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謝謝。
范麗青:第一個問題,所謂“大陸因素”是無稽之談,我們對這種無中生有的指責,感到無法理解也十分憤慨,我們奉勸某些政客不要借賑災做政治文章,這其實也是對災區同胞的最大不尊重。關於向台灣提供大型吊挂直升機的事,確實,我們從14日就電告台灣方面做出了願意提供的表示,台灣方面到目前為止仍另有考慮,我還是願意在這裡重申,大陸方面現在仍然隨時可以提供台灣救災和重建所需的物資和機械。謝謝。
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