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21日(星期四)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請國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介紹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與發展等方面情況,並答記者問。
[丹珠昂奔]:
這位女士提出的問題(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現代文明的滲透,少數民族地區的生産、生活方式和人民群眾的生活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將出現消亡的趨勢,請問您是如何看待這種現象的?)和前面的問題有點接近。對於這樣一個問題,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腳步,這是世界共同遇到的問題,中國的各民族也自然會遇到這個問題,這是從總體上看。但是,我想再進一步説一説和這個相關聯的問題。一個就是存在著有些文化逐步模糊、屬性不確定,有些文化甚至受到損害或者消亡的情況,這是存在的。關鍵是我們怎麼去保護和發展,我想提幾條意見。
大家知道,大文化的概念下涉及的問題非常廣泛,很難用一句話對它有一個定性的説法,因此第一個問題是,對於文化的保護與發展還是要區別對待、分類指導。為什麼這樣講呢?同樣是保護,比如説物質文化層面的一個完整的藝術品,它就是一個藝術品,就是保護的問題。怎麼發展?大家會提這樣的問題。
但是精神層面的文化,大家知道,文化的靈魂和核心或者叫內核是哲學,就是哲學和觀念層面的文化我們怎麼去對待?我想對這個問題可以説這麼一句話:保護是發展的基礎,發展是最好的保護。只有保護才能鞏固這個基礎,只有發展才可以更好地保持文化的活力,達到更有效的保護。
因此,在保護和發展的問題上,只有次序的不同,沒有孰輕孰重的問題。但是,因為保護的提出恰好與我們當前所談到的有些文化正在消亡的特殊環境有關係,因此在目前條件下,應該説保護是第一位的,因為保護要解決有的問題,先要有東西,才能保護,沒有就無法保護。但是文化保護的問題相對解決以後,就要考慮發展的問題,一種文化封閉或者不發展、不使用,就會逐步僵化,同時也是一種破壞。
由於這個問題我感覺到比較重要,我再説兩句。第二個層面的問題是,保護要找準對象,既要考慮被保護的對象,同時也要考慮保護的依靠對象。保護的對像是什麼呢?是民族的優秀的文化遺産,保護的依靠對像是誰呢?廣大的民族群眾。
第三,把握關鍵。這個關鍵我自己感覺到一個是文化直覺,真正認識我們民族文化的價值所在。二是要增加投入。現在,文化保護上的投入可能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三是要採取有效、有利的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