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專題專欄>> 環境保護>> 領導講話
 
 
解振華:加強環境保護 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09月22日   來源:環保總局網站

    應聯合國副秘書長兼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克勞斯·特普費爾先生之邀,國家環保總局局長解振華為慶祝聯合國60週年峰會撰寫署名文章《加強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全面闡述了中國面臨的環境形勢,以及我國在全球環境問題上的態度和立場。解振華指出,良好的環境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環保目標的實現直接關係到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的如期實現,是實現千年發展目標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中國政府將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在發展中解決環境問題,積極探索環境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有效途徑,努力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

    解振華説,我國在經濟快速增長的情況下,污染加劇的趨勢得到初步遏制,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得到控制。作為一個有著近13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在經濟快速發展中保護好環境,強調以人為本,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但由於人口多,資源短缺,生態脆弱,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中國實現千年發展環境領域的目標還面臨一系列挑戰。特別是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沒能得到根本轉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過環境容量,生態整體惡化的趨勢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解振華指出,為避免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利影響,我們必須轉變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努力建設以人與自然和諧為目標,以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遵循自然規律為核心,倡導環境文化和生態文明,追求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的環境友好型社會。環境友好型社會是由環境友好型技術、環境友好型産品、環境友好型企業、環境友好型産業、環境友好型學校、環境友好型社區等組成。主要包括:有利於環境的生産和消費方式;無污染或低污染的技術、工藝和産品;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無不利影響的各種開發建設活動;符合生態條件的生産力佈局;少污染與低損耗的産業結構;持續發展的綠色産業;人人關愛環境的社會風尚和文化氛圍。

    解振華説,為了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我們將採取以下措施。

    一要全面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建立健全環境友好的決策和制度體系。要研究綜合環境與發展的國民經濟核算方法,將發展過程中的資源消耗、環境損失和環境效益納入經濟發展的評價體系;推行領導幹部任期環境保護政績考核,克服單純追求GDP的傾向。

    二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積極推行清潔生産,以生態化改造工業園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實施強制淘汰制度,對技術落後、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生産工藝、技術、設備、企業實行強制淘汰;實施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積極利用經濟手段、運用市場機制,鼓勵各行各業節約資源、降低污染排放。

    三要解決突出的環境問題,維護社會穩定和環境安全。採取最嚴格的措施保護飲用水源,加快重點流域海域的污染防治,加快燃煤電廠脫硫和冶金、有色、化工、建材等行業的大氣污染治理,減輕酸雨污染和大氣塵污染;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切實保障農産品安全;加強環境安全監管,確保核與輻射環境安全。

    四要加強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國際合作。積極參加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環境公約和有關貿易與環境的談判,履行國際義務,為解決人類面臨的環境與發展問題做出貢獻。同時,積極引進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方法,促進國內環境保護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