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歷史的車輪進入21世紀,當黨中央審時度勢提出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發展全局的命題時,深圳向祖國和人民再次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深圳可以繼續在新一輪的發展競賽中領跑,成為站在時代前列的一名排頭兵。
深圳找到的這條新的成功路徑,就是大力發展自主創新的高新技術産業。富有冒險和創新精神的深圳人,用
當年創辦經濟特區“殺出一條血路來”的敢闖敢冒的深圳精神,闖出了一條我國自主創新的發展高科技産業的新路。
深圳是中國的一個神話,華為是深圳的一個神話
在今天的中國,不知道“華為”的人可能沒有幾個。但在當年“華為”剛成立時,知道“華為”的人肯定沒有幾個。
1988年,華為還是一家註冊資金只有2萬元,員工十多人的從事HAX交換機代理業務的小作坊式的公司。17年後的今天,華為公司是一家員工24000多人,2004年銷售額達到462億元的國際高新技術企業的巨人。
支撐華為這個巨人迅猛成長的是華為的自主創新的能力。
據統計,到2004年底,華為累計申請國內專利5310件,在歐美等發達國家申請專利400多件。成為中國申請專利最多的單位。在華為,從事研究開發的科技人員達到了11000多人,它在美國、瑞典、印度、俄羅斯都設有自己的研究所,華為在多個技術和産品領域都可以實現全球同步研究和開發。在一些歐美國家的人的眼裏,華為就是睡醒了的中國雄獅的一個象徵。
華為更是深圳建設自主創新型城市的一個代表和縮影。
迄今為止,全世界還沒有一座城市像深圳這樣,高新技術産業和自主創新能力發展得這樣快。據統計,自1992年以來,深圳的高新技術産品産值年均增長46.5%;2004年,高新技術産品産值達到3267億元,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的比重從1991年的8%上升到50%。全市從事高新技術産品開發的企業有3萬多家;2004年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高新技術産品産值達到1853億元,佔全市高新技術産品産值的57%。
許多權威、專家、領導對深圳自主創新的能力都表示了由衷的讚嘆,他們認為,深圳從一個加工工業型的城市發展到一個高科技産業城市的歷程僅僅花了十多年時間,而國外的城市要完成這樣的轉變,至少要花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奇跡!
曾經輝煌的深圳,如何再創新的輝煌?
改革開放初期的深圳為何在我國第一輪經濟發展的大潮中能獨領風騷?答案是因為深圳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之條件。深圳在我國改革開放初期利用國際製造業轉移的時機,成為了香港等地外來企業的生産加工基地,這些企業利用國內廉價的勞動力等資源進行來料加工和貼牌生産,使得深圳的“三來一補”企業異軍突起,輝煌一時。
但是,隨著中國全方位改革開放的興起,産業競爭的壓力日漸增大,當初的加工貿易雖然為深圳的發展帶來了第一桶金,但由於沒有産品自主權,利潤日漸微薄。原因就是企業缺乏自主創新的核心技術,只能為國外的大牌企業作加工廠,賺取微薄的加工費。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後,深圳的加工貿易形勢日益嚴峻。曾經成為優勢的廉價的勞動力、土地、能源等資源日益緊缺。深圳不再具有優勢。深圳人在嚴峻的挑戰面前開始有了嚴重的危機意識。
但敢闖敢幹的深圳人在看到危機的同時,也看到了發展的機遇。在選擇深圳何去何從的發展路徑時,深圳的決策者們經過反復斟酌,確定了8個大字的對策:調整結構,自主創新。
“建設自主創新型城市,對深圳來説,是逼出來的路,也是華山一條路。”市委書記李鴻忠如是説。
今天回過頭來看,將深圳從加工貿易型城市轉變成自主創新型城市,是深圳在一個正確的地點、正確的時間作出的一個正確的選擇。所以,在深圳建市歷史上擔任深圳市委第七任書記的李鴻忠,在談及今天深圳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的成就時,還常常會由衷地敬佩當年的市領導做出正確抉擇的遠見卓識和勇氣。
企業是自主創新的主體,企業家是自主創新的主力
當深圳確定了要發展自主創新的路徑後,由誰來幹?怎麼樣幹?成了又一個擺在決策者們面前的難題。
幸運的是,深圳再次作出了正確的選擇。
按照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通常都是由政府來統領幹,但深圳卻明智地作出了讓企業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讓企業家成為自主創新主力的選擇。在短短十多年間,成功地打造了一個以企業為主體、以企業家為主力的自主創新體系。
深圳以企業為主體的自主創新體系和特色,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90%以上的研發機構設立在企業;二是90%以上的研究開發人員集中在企業;三是90%以上的研發資金來源於企業;四是90%以上職務發明中的專利出自於企業。
企業為何特別重視自主創新?答案很簡單:為了競爭的需要,為了企業的生存。
一個手機,如果掌握了核心技術,利潤就是幾百元,而沒有掌握核心技術,利潤可能只有幾分錢。
尋求利潤最大化是企業和企業家的天然訴求。深圳一些有遠見的公司在開始尋找企業的出路。華為在初創時,給香港的一家公司代理HAX交換機,也可以掙點錢。做了兩年後,任正非下了決心,不能再搞代理了。因為他想,外國人是到中國來賺錢的,他們為了獲取高額利潤,絕對不會把核心技術教給中國人,企業要大發展,就必須自己搞開發。華為就是在這種思想支配下,走上了一條發展自主創新的艱難而輝煌之路的。
深圳人現在引以為豪的是在全國有一大批叫得響的高科技企業。它們包括:在通訊領域的華為、中興等;在軟體領域的金蝶、金證等;在生物工程領域的科興、海王等;在新材料領域的比亞迪、長園等;在醫療器械領域的安科、邁瑞等。
這些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如何?舉幾個例子就可以一目了然。如華為公司每年投入的科研經費佔銷售額的10%以上,其研發的第三代移動通信(3G),已躋身於全球移動通信企業第一陣營;其交換機佔有率和智慧網用戶數在全球都是第一;深圳有一個朗科公司,老闆是1999年從國外回來的“海歸派”,他們當年投入500萬元用於研發閃存盤,這項發明獲得了國家專利,填補了我國在計算機領域20年來發明專利的空白。閃存盤專利在深圳迅速得到産業化,僅兩年時間,銷售收入就實現了從0到億的飛躍。
到深圳參觀深圳企業的人有一個感覺:深圳是一個創新型企業、創新型人才和創新型成果高度密集的城市。要説出個把有名的創新型高科技企業,全國哪個城市都不難找到,但像深圳這樣創新型企業高度密集的城市幾乎找不到。
深圳有一個高新技術園區,是深圳高新技術産業高度密集化、自主創新能力最優化的典型。它密集到什麼程度?這個園區面積只有11.5平方公里,但2004年的工業總産值卻達到了1088.4億元,每平方公里的産值達到了94.6億元,是全市平均值的28倍。這裡聚集了20家市級以上的企業研發中心,9個技術中心,22個重點實驗室。
談起深圳自主創新的成功奧秘,深圳市科技信息局政策法規處處長于沛有一句話發人深思,他説:“高科技企業全國其他城市也有,但全國還沒有哪個城市有這麼多叫得響的創新型企業家。”
在深圳,在全國叫得響名字的創新型企業家有很多:華為的任正非、中興的侯為貴、海王的張思民……
深圳清華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馮冠平,就是一個很有創新能力的學者兼企業家。馮冠平有一句名言:“誰説天上不會掉餡餅,深圳的天上就會經常掉餡餅。”
馮冠平説,他在清華研究院經歷了一條從吃皇糧、伸手向國家要錢的傳統老路,發展到國家主動為研究事業“送錢”的歷程。現在清華研究院平均每年要申報200項專利,有15項成果實現産業化,技術價值超過10億,孵化企業達310家,總産值達110億。清華研究院也出了許多個百萬富翁。
總結起這段經歷,馮冠平深有感觸地説:“我非常贊成科技是第一生産力,到了深圳後我發現,人才和管理等要素,也是很基礎的生産力。”
深圳自主創新的經驗證明:比技術創新更重要的是機制創新,而機制創新是要靠企業家來制定的。沒有敢於冒險和創新的企業家,就出現不了有創新精神的企業機制。
深圳的企業家為什麼特別能創新?這跟深圳是個典型的移民城市大有關係。俗話説:“不是猛龍不過江”,敢於拋棄家園,丟掉鐵飯碗到深圳來闖蕩的人,一般頭腦裏都有些不安分的因子,都是想做一番事業的。這就決定了他們特別敢於創新和冒險。有些企業家甚至敢於為了成功一個新科技項目將自己90%的本錢都押在上面。正是憑著這種勇氣和冒險精神,深圳的企業才能在自主創新的艱難道路上披荊斬棘,一往無前。(易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