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重慶市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2005年11月14日中國共産黨重慶市第二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通過)
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二〇〇六至二〇一〇年),是建設長江上遊經濟中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的重要規劃。我們要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提出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切合重慶市情、激勵全市人民共同奮鬥的發展目標、指導思想和總體部署。
一、審時度勢,深刻認識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
(1)“十五”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五”時期是我市發展快、人民得實惠多,發生顯著變化的五年。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我們緊緊依靠全市各族人民,聚精會神抓機遇、促發展,全面深化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思路,著力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宏觀調控政策,有效抑制經濟運行中的各種不利因素,“十五”計劃主要目標提前一年完成,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開局良好,中央交辦的“四件大事”取得重要進展,全市經濟實力和城市綜合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勝利實現重慶三步走發展戰略的第一步目標。五年來,我市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經濟總量、質量、效益同步提高,地區生産總值接近翻一番,地方財政收入接近翻兩番。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生態環保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成效,城鄉面貌日新月異;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取得重大進展,非公有制經濟加快發展,對外開放持續擴大;三峽工程一、二期移民任務圓滿完成,解決“三農”問題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邁出堅實步伐;民主法制建設加快,科技、教育、衛生、文化等事業取得新的進步;城鄉人民收入增加,居住條件改善,就業與社會保障事業加快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這些都為“十一五”時期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重慶已經站在一個新的發展起點上。
(2)“十一五”面臨良好發展環境。和平、發展、合作成為當今時代潮流,國際環境總體有利於發展。科學發展觀為我市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進入基礎設施建設和産業發展並重的新階段,工業化、城鎮化加速發展,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加快升級,三峽工程全面竣工必將加速長江流域的合作發展,國際資本和我國東部地區資本加快向西部地區流動。我市的行政體制優勢和區位優勢會進一步得到體現,老工業基地將進一步煥發活力,中央對三峽庫區的有力支持和渝東北、渝東南等地區交通條件的改善必然加快偏遠地區的發展。“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又面臨新的機遇。全市“心齊、氣順、風正、勁足”的良好局面,廣大幹部群眾求發展、圖振興的昂揚精神狀態,凝聚起繼續開拓奮進的強大力量。
同時,我市城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還很不平衡,二元結構突出,解決“三農”問題任務繁重,實施大城市帶大農村戰略的成效還不顯著;自主創新能力弱,科技發展水平較低,經濟增長方式仍然粗放;土地、礦産等資源約束加劇,生態環境比較脆弱,基礎設施“瓶頸”制約尚未根本改變;庫區産業空虛問題突出,移民安穩致富任務艱巨;勞動力素質亟待提高,緩解就業壓力十分緊迫;深層次體制性矛盾進一步凸現,收入分配中的矛盾較多,處理好社會利益關係的難度加大。前進道路仍然存在著不少困難和問題。
(3)“十一五”是承前啟後的發展關口。我市仍然處在“爬坡上坎、負重前進”的發展階段,“十一五”時期是我市進一步“打基礎、建平臺、增後勁”的關鍵時期,是突破發展的“瓶頸”制約和體制障礙的重要關口時期。本世紀頭二十年是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必須緊緊抓住機遇,應對各種挑戰,認真解決前進道路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基本步入科學發展的良性軌道,基本形成和諧重慶的基礎條件。我們一定要有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強烈的改革意識和長遠的戰略眼光,立足科學發展,著力自主創新,完善體制機制,促進社會和諧,努力開創我市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新局面。
二、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明確發展方針和目標
(4)堅持科學的指導思想和原則。制定“十一五”規劃,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發展硬道理不動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用發展和改革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堅持以人為本,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落實“五個統籌”和“六個必須”,把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進一步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為後十年建成長江上遊經濟中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打下堅實基礎。要堅持以下原則:
———把經濟又快又好發展作為一切發展的重要基礎。發展既要有較快的增長速度,更要注重提高質量和效益,加快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實現又快又好的發展。要進一步擴大內需,提高消費能力,改善消費環境,推動消費結構升級,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要進一步促進投資,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率,保持投資對經濟的拉動作用。
———把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作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本途徑。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貫徹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切實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和集約型城鎮化道路,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努力緩解資源、環境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約束,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可持續發展。
———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産業結構的中心環節。深入實施科教興渝戰略和人才強市戰略,在引進應用的同時,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開發掌握核心關鍵技術,提升科技發展水平和産業整體技術水平,促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使經濟發展逐步轉移到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
———把改變城鄉區域二元結構作為建設新興直轄市的基本任務。二元結構突出是我市的基本市情。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市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必須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統籌區域發展,落實三大經濟區發展戰略。“十一五”期間,要把解除基礎設施“瓶頸”制約、完成三峽工程移民遷建、解決庫區産業空虛問題、確保移民安穩致富作為攻堅任務。
———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為發展的重要目標。以健全社會管理體系為重點,以建設和諧社區、和諧村社為基礎,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從解決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現實問題入手,更加注重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加快發展社會事業,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更加注重社會公平,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設,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保持社會安定團結。
———把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作為發展的根本動力。形成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體制環境是實現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要以更大決心深化改革,使關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體制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加快推進市場化,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形成有利於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機制。加強改革的總體指導和統籌協調,注重把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規範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完善全方位對內對外開放的機制,提高貿易和投資的自由、便利程度,推動我市在更大範圍內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5)明確“十一五”發展目標。“十一五”時期,總體上要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實現我市“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目標。一是中央交辦的“四件大事”取得新的重大成果;二是基本建成長江上遊經濟中心的總體框架;三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取得重要階段性進展。具體目標是: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礎上,力爭地區生産總值年均增長10%,二〇一〇年人均地區生産總值比二〇〇〇年增長一點七倍,單位地區生産總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以上;經濟體制改革在關鍵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國有企業改革基本完成,開放型經濟達到新水平,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産權和知名品牌、競爭力較強的優勢企業成長壯大;基本解除基礎設施“瓶頸”制約,遏制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庫區水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城市環境質量不斷改善;城鎮就業崗位持續增加,基本解決農村絕對貧困問題,基本遏制城鄉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解決三峽庫區産業空虛問題取得明顯進展,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生産生活條件顯著改善,三大經濟區發展趨於協調;社會發展“短腿”現象明顯改善,九年義務教育全面普及和鞏固,城鄉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體系、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健全;消費環境進一步改善,消費需求進一步增強,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普遍提高,居住、交通、教育、文化、衛生和環境等方面的條件有較大改善;民主法制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社會治安和安全生産狀況明顯好轉,構建和諧社會取得新進步。
三、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6)完善農村社會組織結構。按照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堅持從實際出發,尊重農民意願,通過農民辛勤勞動和政策扶持,紮實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搞好鄉村規劃,通過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土地等政策引導,在有條件的地方建設居住相對集中的農民新村。完善相關服務功能,健全村民自治制度,積極引導和大力發展各類農村合作經濟組織,逐步構建農村新型社區。著眼于年輕一代,努力塑造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7)改善農村生産生活條件。擴大公共財政覆蓋範圍,加強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重點普及和鞏固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對農村學生免收雜費,對貧困家庭學生提供免費課本和寄宿生活費補助,儘快解決農村“兩基”欠賬問題,建立消除中小學危房的長效機制。加強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基本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加強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完善基層計劃生育服務體系,實施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貧工程。擴大廣播電視“村村通”覆蓋面,全面推進鄉村道路、人畜飲水、沼氣、農村電網、農田水利、郵電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引導城市基礎設施網絡向城郊地區輻射延伸,鼓勵城市公共服務向城郊地區拓展。
(8)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逐步改變傳統農業生産方式,走農業主體組織化、農業經營産業化、農業生産標準化、農業模式生態化、農業耕作機械化的現代農業道路,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依託大城市的工商體系,建立更加密切的農工、農商關係,構建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與城鎮居民消費、與加工業、旅遊業緊密結合,高産、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農業産業結構。大力發展畜牧和水産等養殖業,挖掘農業內部增值潛力。優化農業生産佈局,推動優勢農産品向優勢産區集中。以各類合作經濟組織為紐帶建立龍頭企業與農民的利益風險協調機制,積極支持龍頭企業逐步成為農業生産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的主體,加快實施“農業産業化百萬工程”。開發推廣適合丘陵山區的中小型農業機械。完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促進節水、節肥、節地、節藥、免耕等新技術和優質高産良種的推廣應用。健全農産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和動植物病蟲害防控體系,加快農業標準化。
(9)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堅持“多予少取放活”,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集中政府資源,加大對“三農”的投入力度,繼續完善並落實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補貼、培訓補貼等政策。引導信貸資金合理流向農村,引導和支持商業保險服務“三農”,引導企業和個人投入農業開發和農村建設。採取綜合措施,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全面實施“百個經濟強鎮工程”,大力發展縣域經濟,積極發展鄉鎮企業,為農民創造更多增收渠道。繼續推進“百萬農村勞動力轉移工程”,加強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增強農民創收能力。實行整村推進的扶貧開發方式,對缺乏生存條件地區的貧困人口實行易地扶貧,對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基本解決農村絕對貧困問題。
(10)建立有利於改變二元結構的體制。穩定並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鼓勵“依法、自願、有償”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加快徵地制度改革,健全對被徵地農民的合理補償機制,切實保護農民的土地權益。加快農村金融改革,發展適合農村特點的各類金融組織。基本完成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和縣鄉財政管理體制等改革任務。進一步改革戶籍制度,完善流動人口管理辦法,努力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社會保障等問題;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就業制度,依法保障進城務工人員的權益。
四、加快産業結構優化升級,構建現代産業基地
(11)推動産業結構調整。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廣泛應用高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産業。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形成更多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知名品牌。加快産業結構調整,逐步提高先進製造業、高技術産業和現代服務業佔整個國民經濟的比重。努力改變工業支柱産業單一的局面,進一步發揮工業對全市國民經濟的支撐和帶動作用。積極支持發展高技術産業,促進高技術産業由加工裝配向自主研發製造延伸。堅持市場化、産業化、社會化方向,加快發展生産性服務業,大力發展農村服務業和社區服務業。引導加工業與農業、製造業與生産性服務業、能源工業與礦産資源加工業的緊密鏈結,形成相互支撐、相互促進的良性機制。
(12)構築新型工業基地。在汽車摩托車産業方面,推進集團化、規模化、國際化的發展模式,進一步打造“中國汽車名城”;促進摩托車産業由“數量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建設“摩托車之都”。在裝備製造業方面,建設內燃機、環保成套設備、儀器儀錶、軍事裝備等研發生産基地,發展輸變電成套裝備、數控機床、電子産品及通訊設備、船舶及配套産品等優勢行業,培育輕軌交通設備、工程機械及大型結構件、水力及風力發電成套設備、系列模具、醫療成套設備、優質材料等重點産品,逐步建成裝備製造業基地。在資源加工業方面,建設以長壽、萬州、涪陵化工園區為主體的綜合化工基地;構建以能源、有色冶金、黑色冶金、建材為重點的礦電聯産産業鏈,形成以氧化鋁生産和鋁加工為代表的大型鋁業基地;構建綠色食品、現代中藥、紡織服裝製鞋、林産加工等特色産業鏈。在高技術産業方面,以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産業等為重點,構建高技術産業基地;以集成電路、軟體、通信系統及設備、智慧化儀器儀錶、電子元器件、家用電子信息産品等領域為重點,推動信息産業尤其是電子信息製造業突破性發展。
(13)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結合擴大內需和促進消費結構升級,著力推動商貿、物流、金融、房地産、信息和仲介、旅遊和文化等行業做大做強,提升服務業核心競爭能力和城市整體服務功能;加快建設中央商務區,強化主城核心區(內環線以內)的服務業導向,逐步形成服務經濟為主的産業結構和強大的現代服務業基地。進一步提升壯大商貿業。推動傳統商業經營方式向現代流通方式轉變,傳統流通格局向大市場、大貿易、大流通轉變;大力發展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等現代商貿業態,積極發展會展業;引導商貿設施配套建設,完善多層次商業服務網絡。培育壯大現代物流業。整合物流資源,依託交通樞紐結點,加快建設一批物流基地;推行物流信息化、標準化、國際化;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扶持一批現代物流企業。加快發展金融業。引導主城區金融機構相對集中佈局,逐步形成金融區;積極發展多種所有制的中小金融企業,加快地方金融企業重組和股份制改造,發展多元化的金融機構體系;加快發展跨區域票據交易,基本形成具有一定輻射能力的金融市場體系。優化發展房地産業。以節能省地、綠色環保為導向,融合巴渝文化,體現山水特色,適時適度調控土地供給,促進房地産業協調發展;規範管理,促進裝飾裝修、物業管理等相關産業健康發展。大力發展信息和仲介服務業。以網絡、電信、廣電、計算機增值服務以及應用軟體和系統集成等為重點,做大做強信息服務業;堅持規範發展的政策導向,大力發展諮詢、代理、經紀、法律、會計鑒證等各類仲介企業,發揮其服務經濟、方便生活等重要作用。做大做強旅遊和文化産業。以長江三峽、山城都市和大足石刻等為重點,加快“十大旅遊精品系列工程”建設,打造一批重慶特色旅遊品牌;加快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和旅遊産品體系開發,強化旅遊目的地功能;聯合周邊地區,發展跨區旅遊。放寬市場準入,打破行業、地區、部門分割,促進形成大文化産業格局;以資産為紐帶,推動文化産業與相關産業融合,組建更多大臀幕擰?
(14)依託園區構建産業集群。加快發展北部新區、高新技術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長壽化工園區、西永微電子工業園和區縣特色工業園區,努力把園區培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極,實現“再造兩個重慶工業”的目標。園區建設要加強規劃,突出特色,引進和培育核心企業;加快模具工具、基礎零部件、系統集成等薄弱環節的發展,集聚大量配套企業;引導生産服務性企業發展,形成核心企業—配套企業—生産性服務企業緊密鏈結的一批産業集群。
五、走集約型城鎮化道路,促進三大經濟區協調發展
(15)積極科學推進城鎮化。走節約土地、綜合承載能力強的集約型城鎮化道路;將地域文化、現代文明融入城市整體建設,體現重慶城市文化特色;完善城鎮化政策,促進農村人口進城安家、就業、生活。著力解決特大城市缺乏大中城市傳接配合的問題,把萬州、涪陵、江津、合川、永川以及黔江逐步建設成為大城市或區域性中心城市,其中把萬州建設成為重慶第二大城市;把其他區縣級政府所在地逐步建設成為中、小城市,把有條件的中心鎮建成小城市,引導發展若干建制鎮。圍繞主城特大城市,在大約一小時通勤半徑範圍內,逐步構建以主城特大城市為核心,以眾多大中小衛星城市和城鎮為支撐,合理分工、緊密聯絡、一體化發展的城市群———重慶大都市區,逐步發展成為長江上遊地區的經濟引擎;以渝東北區域性中心城市為重點,依託周邊地區的人口規模,引導形成次級城市群;以渝東南區域性中心城市為重點,依託烏江及沿江主要交通幹線,形成串珠狀分佈、具有少數民族特色的城市(鎮)格局。
(16)鼓勵都市發達經濟圈做大做強。促進都市發達經濟圈率先發展,逐步建成長江上遊經濟中心的核心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先行示範區、城市·人·自然和諧的現代都市。優化發展主城核心區,北部新區現代都市風貌基本形成,解放碑—江北城—彈子石中央商務區概貌初步顯現,城市功能日趨完善;加快主城區向兩側擴展,在中梁山以西逐步構建西部新城區,在銅鑼山以東逐步構建東部新城區。加快産業結構升級,優化産業佈局,強化都市發達經濟圈在信息、科技、商流、物流、金融、文化等方面的集聚、創新和輻射的極核作用。
(17)支持渝西經濟走廊發展更快更好。促進渝西經濟走廊儘快崛起,逐步建成重慶大都市區的衛星城鎮密集區、新興工業密集帶、大中小城鎮連綿群和現代農業展示區。繼續增加外向通道,完善內部交通體系。針對薄弱環節,完善水利設施,強化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著力消除缺水、次級河流污染等“瓶頸”制約。構建一批特色工業園區,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儘快擺脫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結合農副産品加工業推動農業産業化,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集約高效農業基地。加快城鎮化步伐,努力改變城鄉二元結構,融入重慶大都市區。
(18)幫助三峽庫區生態經濟區提速提檔。促進三峽庫區生態經濟區充分發揮後發優勢,儘快解除以交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瓶頸”制約,構築資源型特色産業體系,依託河谷和地勢較平坦的地帶推進城鎮化和工業化,逐步建成清潔能源和資源加工基地、國際黃金旅遊帶、物流黃金水道、高效生態農業區、全國淡水戰略儲備庫、綠色生態屏障。渝東北地區要結合移民遷建,全面推進城鎮和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環境保護和地質災害治理,重構産業體系;渝東南少數民族地區要堅持基礎設施建設和資源開發並舉,逐步建成渝東南特色經濟走廊和武陵山區少數民族地區經濟高地;強化渝東北和渝東南的有機聯絡,打通萬州-石柱-黔江快速通道,構築萬州-涪陵-黔江綜合交通環網,促進區域間的交流與發展。
(19)建立三大經濟區協調發展機制。引導“點-圈-線”型生産力佈局。以主城特大城市為核心“點”,重點佈局現代服務業、高技術産業和現代製造業基地。以圍繞“點”的環狀交通骨架和衛星城鎮作為承接和傳遞集聚輻射功能的“圈”,重點佈局裝備製造業、物流商貿、現代農業、城郊旅遊等城郊型産業基地。以沿長江-烏江方向為“線”,依託葉脈狀交通骨架和城鎮,重點佈局清潔能源、資源加工、生態農業、水運物流、觀光旅遊等生態型和資源型産業基地。通過沿“點-圈-線”脈絡的生産要素流動,促進三大經濟區有機聯動和功能整合,強化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和集聚功能。在三大經濟區的基礎上,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發展潛力,按照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的不同要求進一步明確主體功能區。完善區域協調發展政策,加大對貧困地區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強化義務教育、公共衛生、社會保障、農村基層政權等基本公共服務。
六、全面完成三峽工程移民遷建任務,確保庫區長治久安
(20)完成三、四期三峽移民遷建任務。堅持開發性移民方針,堅持移民遷建和安穩致富兩手抓。認真執行移民政策,提高移民安置質量。繼續實施移民遷建企業和結構調整優惠政策,推動淹沒企業順利遷建。強化組織協調,統籌推進各種專業基礎設施的復建工作,加快城鎮遷建步伐。合理安排進度,確保在三峽大壩竣工前全面完成移民遷建任務。
(21)促進移民安穩致富。用好用活庫區産業發展、移民後期扶持和對口支援等政策,培育特色優勢産業,保障移民安居樂業。立足資源優勢,逐步構建起特色鮮明、環境友好的産業體系。農業要重點發展綠色林果、草食牲畜、中藥材等特色産業;旅遊業要適應高峽平湖新三峽的變化,調整發展思路,拓展休閒度假等旅遊新品;工業重點發展天然氣化工和鹽化工、能源建材、綠色食品等優勢産業。抓好事關移民生計和長遠發展的重大項目建設,改善移民生産生活條件。加大移民技能培訓力度,搞好社會保障工作,切實解決困難群體溫飽問題,著力解決城鎮移民就業問題,幫助移民穩得住、逐步能致富。
(22)確保庫區生態安全。堅持保護優先、重點治理的原則,強化庫區水環境保護。繼續加強三峽水庫周邊綠化帶建設,著手解決消落區生態環境問題。加強與上遊地區合作,促進長江上遊的小流域治理和退耕還林還草工作,逐步建立起長江上遊穩定持久的綠色生態屏障。繼續推進庫區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建設,嚴格污染物排放標準。全面開展庫區次級河流和船舶污染防治,完善重點港口船舶廢棄物接收處理設施,堅持搞好三峽水庫水面漂浮物清理。繼續實施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完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和應急體系。
七、強化基礎設施和基礎産業,構築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平臺
(23)建設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統籌建設各種交通基礎設施,注重向偏遠地區和農村延伸。建成“二環八射”高速公路骨架,優化以二級公路為主的地方幹線公路網,全面推進農村公路建設,形成比較完善的公路網絡。加快推進蘭渝、涪利兩條鐵路新線和渝懷、遂渝、襄渝三條鐵路復線建設,建成萬宜鐵路,基本形成聯結東西、溝通南北的鐵路網絡。以長江、烏江和嘉陵江高等級航道,主城、涪陵、萬州樞紐港區和其他重點港區的建設為重點,基本建成長江上遊航運中心。形成“一大兩小”機場格局,爭取建設旅遊金三角機場。建成川東北-長壽、萬州輸氣管道和貴州-重慶的成品油管道。推動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和智慧化管理,有機銜接各種運輸方式,打造長江上遊綜合交通樞紐。
(24)構建能源保障體系。堅持節能優先,市內開發與區域合作相結合,統籌電、氣、煤、油等能源建設,構築穩定、經濟、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和能源安全保障體系。建成一批大型骨幹水電、火電項目,加快次級河流中小型水電開發,爭取實施抽水蓄能項目。加強骨幹輸電網絡建設,完善城鄉輸配電網,儘快改變電網建設滯後的局面。保質保量完成農網改造任務,實現城鄉同網同價。加大煤炭、天然氣勘探開發力度,積極推動市外能源輸入項目,增加成品油儲備規模,著手安排核電等長遠能源保障項目。積極開發利用風能、生物質能等再生能源。
(25)強化水利保障體系。以解決工程性缺水為重點,合理佈局全市水利設施。繼續推進一批大中小水庫和渠係建設,顯著提高基本農田灌溉保障能力,農村人畜安全飲水工程取得突破性進展。加快推進渝西地區提水工程和玉灘水庫工程,規劃建設一批中小型水庫,基本解決渝西地區缺水問題。加快渝東北和渝東南地區水利工程建設,加強主城區水源安全保護建設。加快實施防洪護岸工程,重點抓好縣級以上城市的防洪建設,確保全市人民的防洪安全。
(26)加快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系統規劃各種市政基礎設施的佈局、銜接、配套,適度超前建設,合理利用地下空間,提高城市的綜合承載能力。加快城市快速路網、軌道交通、隧道橋梁、換乘樞紐建設。完善體制,更新手段,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堅持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努力緩解交通擁堵。完善城市供排水系統,確保供排水順暢、安全。完善環衛設施,解決城鎮臟、亂、差問題。配套建設供氣管網,提高城市燃氣普及率。加強消防設施建設,保證城鎮消防安全。依託自然地理條件,建設山水園林城市,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打造優良人居環境。
(27)完善信息基礎設施。統籌電信網、互聯網、廣播電視網等基礎網絡資源,從業務、網絡和終端等多層面推進“三網融合”。加強寬帶網絡建設,大力發展用戶接入網,加快建設有線數字電視網,積極跟進新一代移動通信網和下一代互聯網建設,進一步建設互聯網交換中心。加強基礎信息網絡和重要信息系統的信息安全基礎設施建設。採用多種終端和接入方式,擴大農村地區、偏遠地區、貧困地區信息網絡覆蓋面,逐步實現基礎電信、廣播電視、互聯網普遍服務。
八、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28)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堅持開發節約並重、節約優先,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節約型增長方式。實行有利於資源節約的價格政策、財稅政策和技術標準,對消耗高、污染重、技術落後的工藝和産品實行強制性淘汰制度,大力推進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引導企業進行節能降耗技術改造、建立循環工藝流程,促進企業內部循環生産;以工業園區為載體,以産業鏈為紐帶,引導企業之間的生産鏈結和循環生産;建立、健全廢棄物分類收集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逐步實現全社會的資源大循環。重視建築節能工作。增強全民節約意識,鼓勵生産和使用環保型産品,形成健康文明、節約資源的消費模式。
(29)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堅決改變先污染後治理、邊治理邊污染的狀況。實施碧水、藍天、綠地、寧靜行動計劃,加大次級河流水污染和城市大氣污染的防治力度,強化渝東北和渝東南地區尤其是移民城鎮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繼續實施水土流失防治工程、退耕還林工程和天然林保護工程,綜合治理岩溶地區石漠化,努力控制農村面源污染。建立環境準入制度,嚴格實施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排放許可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健全環境、氣象、地震監測系統。賦予更嚴格的生態環保執法權,努力解決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問題。實施生態區劃,明確不同區域的生態功能,注重自然生態的保護和恢復。
(30)合理利用和保護資源。堅持保護優先、開發有序,控制不合理的資源開發活動,提高資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持續保障能力。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實行用地數量和佈局的綜合平衡,實行建設用地的總量和佈局控制。大力推進土地開發整理,實現建設佔用和補充耕地的數質平衡。引導城鎮、工業園區、農民新村的集約型建設,優先保證重大項目和縣級以上城市的建設用地。加大礦産資源勘探力度,摸清儲量分佈,提高儲量級別;加強管理,遏制礦産資源開發中的浪費、污染和生態破壞。保護水資源,強化大中城市水源地保護。健全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機制,促進資源合理利用。
九、深化體制改革,提高開放水平
(31)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開放水平的關鍵。切實轉變政府職能,規範經濟調節職能,強化市場監管職能,全面履行公共服務職能,完善社會管理職能。繼續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仲介組織分開,減少和規範行政審批。深化投資體制改革。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積極探索符合特殊市情的規範高效的直轄市行政管理新路子,進一步明晰市、區縣、鄉鎮政府各自的職能重點和事權事責,明晰政府各部門的職能邊界。精簡合併職能交叉重復的部門,推進機構和編制法定化。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建立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健全科學民主決策機制和監督機制。
(32)著力推進財政體制改革。強化財政預算的硬約束,調整財政支出結構,逐步提高各類公共服務的支出比重。在投融資體制改革過程中,逐步把政府財力對基礎設施、公共設施的直接投資轉變為政府引導、社會參與、企業集團融資、投資的發展格局。財政資金逐步從一般經營性、競爭性領域退出。深化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收付、政府採購和收支兩條線管理制度改革。儘快建立健全與事權相匹配的財政體制,完善市和區縣政府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深化稅收改革,強化稅收徵管,推進依法治稅。依法嚴格審計監督,健全財政監督檢查和財政績效評估機制。努力實現財政收支平衡,防範和化解政府債務風險。
(33)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以産權制度為核心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進國有經濟佈局和結構調整,發揮大公司大集團的主導和帶動作用。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規範公司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管理者的權責,完善企業領導人聘任制度。支持有條件的企業上市。完善國有資産管理和監督體制,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和企業經營業績考核體系,建立健全金融資産、非經營性資産、自然資源資産等監管制度,防止國有資産流失。
(34)加快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完善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政策,落實非公有制經濟的平等市場主體地位。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和經營範圍,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禁入的行業和領域,允許參與電力、郵政、電信、鐵路、民航、石油、礦産資源等行業資産重組,允許進入公用事業、基礎設施、國防科技工業建設等領域,鼓勵投資教育、文化體育、醫療衛生等領域。放寬企業註冊限制條件,實行靈活、方便的企業登記管理制度。加快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設立中小企業發展財政專項資金。引導個體、私營企業制度創新,加強、改進對非公有制企業的服務和監管,促使依法經營、照章納稅,保障職工合法權益。
(35)完善市場體系。堅持發展商品市場與發展要素市場並重,培育市場主體與發展市場仲介組織並舉,完善商品和要素價格形成機制,逐步形成城鄉一體、內外開放、公平競爭、規範有序的市場體系。調整全市生産資料市場和消費品市場佈局,完善土地、勞動力和技術等要素市場,積極發展股票、債券等資本市場,穩步發展貨幣市場、保險市場和期貨市場,推進市場專業化、規模化和信息化。培育新型市場經營主體,規範發展市場仲介機構,提高市場組織化程度。健全行政執法、行業自律、輿論監督、群眾參與相結合的市場監管體系,堅決破除行政性壟斷和地區封鎖,堅決打擊假冒偽劣等欺詐行為,依法嚴格保護知識産權。以完善信貸、納稅、産品質量的信用記錄為重點,加快建設社會信用體系,健全失信懲戒制度。
(36)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實施互利共贏開放戰略,國外開放與國內合作並舉,開放市內市場與拓展市外市場相結合,促進公平競爭與完善優惠政策相結合,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形成更加全面、更加活躍的開放新格局。繼續實施出口主體、出口商品、出口市場和出口方式多元化戰略。轉變外貿增長方式,加快與國際標準接軌,擴大具有自主知識産權、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鼓勵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商品出口,鼓勵發展現代服務貿易和高新技術的加工貿易,鼓勵進口先進技術設備和國內短缺資源。發展出口生産基地,大力培育外向型出口企業,依託江北國際機場發展外向型空港經濟。傳承歷史淵源,加強與四川、貴州等周邊地區合作;依託長江黃金水道,結合三峽庫區對口支援政策,加強與長江沿線地區的合作,促進長江經濟帶加快發展;積極推動省際貿易和企業橫向重組,大力拓展國內市場,建立市外資源供應基地。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承接發達地區的産業轉移,大力引進國內外大型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加強與東盟的經貿往來,鼓勵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
十、實施科教興渝和人才強市戰略,增強全市競爭力和發展後勁
(37)優先發展教育。進一步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力爭實現教育管理、辦學體制、教學模式改革的新突破。加快教育結構調整,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增加教育投入,強化義務教育的政府保障責任,全面普及並鞏固義務教育。推動中小學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推進農村中小學標準化建設,實施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工程和寄宿制工程,注重農村師資隊伍的建設。依託主城、永川、萬州等重點地區建設規模化職業教育基地,構建適應新型工業化和富餘勞動力轉移要求的職業教育體系。擴大高中教育規模,突破高中教育“瓶頸”,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進一步優化發展高等教育,加強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和重點課程建設,增強高等學校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基本建成大學城,支持黔江等有條件的偏遠地區發展高等教育。發展現代遠程教育、成人教育、社區教育,建設學習型社會。
(38)提升科技發展水平。認真貫徹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機制健全、結構合理的區域創新體系和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發揮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優勢,在有條件的領域大力提高原始創新能力,並切實推動原創技術産業化。在國民經濟各領域大力推進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儘快提高自主知識産權和企業核心技術的擁有量。整合科技資源,構建科技研究開發平臺、科技資源共享平臺、科技成果轉化平臺,支持支柱産業、先導産業的關鍵技術、共性技術、配套技術和資源綜合利用、節約、替代、再生技術等的研究開發。增加財政投入,實行支持技術創新的稅收、金融和政府採購政策,鼓勵發展創業投資。完善軍民技術合作轉化機制,促進軍民兩用技術開發。注重科技交流合作,努力引入國內外大型企業的研發機構。加大科學普及力度,提高廣大群眾的科學素養。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積極推動理論創新。推進電子政務、信息資源開發利用、電子商務和企業信息化、社會公共服務信息化、社區和家庭信息化、城市建設與管理信息化、農村和農業信息化,提升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水平;政府主導建設全市統一的公共安全信息系統、社會事務信息系統、政務信息系統、地理信息系統、遠程教育系統,加快實施“城市一卡通”工程。
(39)培養造就大量人才。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圍繞人才使用、培養、吸引三個環節,著力建設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三支隊伍,加快培養新型工業化和農業産業化所需的大批專業化的高技能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構建政府投入為引導的多元化人才投入機制,建立各級政府人才資源開發、培訓專項資金。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營造有利於人才成長和發揮作用的環境,健全以品德、能力、心理素質和業績為重點的人才評價和選拔任用機制,完善分配、激勵機制,打造人才創新、創造、創業平臺,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良好局面。開展國際人才交流合作,加大引進緊缺海外人才的力度,提升人才的國際化程度。建立城鄉、地區之間人才交流機制,打破人才市場發展的體制性障礙,促進人才合理流動。
十一、強化公共服務,建設和諧重慶
(40)千方百計擴大就業。要把擴大就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位置,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促進多種形式就業,為全社會成員創造公平就業和參與發展的機會。繼續實施和完善鼓勵企業增加就業崗位、加強就業培訓的優惠政策,引導發展就業容量大的勞動密集型産業、服務業和都市型工業。把促進創業作為解決就業問題的重要途徑,通過創業提供大量就業崗位。引導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鼓勵面向市外、海外的勞務輸出。健全就業服務體系,加快建立政府扶助、社會參與的職業技能培訓機制,加強對進城務工人員的服務和管理,完善對困難群眾的就業援助制度。健全以勞動合同制度為主要方式的勞動關係協調機制,完善企業裁員機制,健全勞動保障監察網絡。
(41)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建立健全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擴大城鎮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的覆蓋面;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探索解決進城務工人員社會保障問題的途徑。增加財政的社會保障投入,多渠道籌措社會保障基金,加強社保資金徵收管理,逐步做實個人賬戶。完善城鎮廉租住房保障體系,逐步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在有條件的地區開展農村養老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試點,建立農村醫療救助體系。發展社會福利、社會救濟、優撫安置和社會互助,鼓勵社會廣泛參與,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加快老年服務體系建設,積極解決人口老齡化相關問題。發展婦女兒童和殘疾人事業,切實保障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切實關心困難群體的生産生活。
(42)普及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加大政府對衛生事業的投入力度,完善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體系。提高疾病預防控制和醫療救治服務能力,努力防治結核病、乙型肝炎、艾滋病等重大傳染病和重大疫情。調整醫療衛生資源佈局,加強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加強農村衛生隊伍建設。加強婦幼保健工作,切實降低孕産婦和嬰幼兒死亡率。支持發展中醫事業,充分發揮傳統醫學在公共衛生服務建設中的獨特作用。完善醫療機構運行體制,強化醫療藥品市場監管,整頓醫療服務秩序,鼓勵多种經濟成分進入醫療領域,切實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穩定人口低生育水平,加強計劃生育優質服務,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強化性別平等,建立對性別歧視的監督、懲罰機制。
(43)完善公共安全網絡。建立統一指揮、資源共享、快速高效的公共安全保障網絡,建立自然和事故災害、公共衛生、社會安全預警體系和應急救援、社會動員機制。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構築落實到社區和村的治安防控體系,依法嚴厲打擊黑惡勢力、邪教、暴力恐怖、侵財犯罪、毒品以及經濟、網絡等領域的犯罪,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堅決掃除“黃、賭、毒”等社會醜惡現象,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犯罪。加強安全執法檢查,完善安全生産設施,強化採礦、交通、建築、化工等行業的安全生産管理,強化藥品、食品、餐飲衛生監管。依法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積極化解消除不安定因素。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健全國防動員體系,加強國防後備力量和人民防空建設,不斷提高城市整體防護和平戰轉換能力。
(44)合理調節收入分配。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堅持各種生産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努力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調節過高收入,努力緩解地區之間和部分社會成員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趨勢。更加注重社會公平,重點促進就業機會和分配過程的公平。強化對分配結果的監管,完善國有企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規則及監管制度,強化對企業及時支付職工工資和交納職工社會保險費的監管,建立規範的公務員工資制度和工資管理體制。健全最低工資保障制度和標準調整機制,認真解決低收入群眾的住房、醫療和子女就學等困難。
(45)加強公共文化服務。加大政府對文化事業的投入,逐步形成覆蓋全社會的比較完備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快文化體制改革,加強文化市場管理,建立黨委領導、政府管理、行業自律、企事業單位依法運營的文化管理體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産品生産經營機制。繁榮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藝術事業,創造大量優秀文化産品。傳承巴渝文化,發展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文化、民族文化,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以重慶大劇院、圖書館、美術館、科技館等項目建設為載體打造歷史文化名城。加強民間文化藝術的挖掘、研究和整理,保護各類文物、史跡和非物質文化遺産。支持舉辦大型文化藝術活動,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在全市大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不斷提高競技體育水平。
(46)完善社會管理體系。明晰政府管理與社會自主管理的界限,建立政府與社會各負其責、互相補充的社會管理合作機制,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推進以居民自治為基礎的和諧社區、和諧村社建設,完善公共管理、社會自治管理、生活服務管理三大系統,使社區成為實現社會自主管理的重要載體。完善社會利益協調和社會糾紛調處機制,認真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正確處理新形勢下的人民內部矛盾。加強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建設,充分發揮協調利益、化解矛盾、排憂解難的作用。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充分發揮聯絡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引導行業組織、社會團體等非政府組織發展,充分發揮提供服務、反映訴求、規範行為的作用。
十二、加強黨的領導,為實現“十一五”發展目標而奮鬥
(47)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實施“十一五”規劃,勝利完成各項發展任務,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從思想上、組織上、作風上和制度上形成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更為有力的保障。充分發揮黨的核心領導作用,加強對人大、政府、政協、司法機關和人民團體的領導,團結帶領全市人民,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諧社會建設。全市各級黨委要按照“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要求,健全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切實改進領導方式和工作方式。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反對和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把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制定政策、開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建立健全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
(48)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繼續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切實提高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全市各級領導班子和幹部要加強學習,不斷進取,牢固樹立和堅決落實正確的政績觀,進一步提高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能力、駕馭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能力、處理各種利益關係的能力和務實創新的能力;進一步解放思想,敢為人先、勇於開拓、大膽實踐,善於從人民群眾實踐中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不斷探索新興直轄市科學發展道路。
(49)加強民主政治建設。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支持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依法履行職權,充分發揮人民政協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職能作用。進一步完善城鄉基層政權、基層自治組織、企事業單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全面推進政務、廠務、村務公開,保障人民依法行使選舉權、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進一步搞好地方立法工作,堅持立法為民、民主立法,提高立法質量。推進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規範司法行為,加強司法監督,促進司法公正,維護司法權威。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堅持依法行政,強化行政監察,加強行政復議工作,加快推進綜合行政執法。深入開展普法教育,加強法律援助工作。依法管理宗教事務,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
(50)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全面落實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的戰略任務,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進一步發揚紅岩精神和三峽移民精神。大力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建設,在全社會倡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範。加強青少年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質、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加強軍政軍民團結,進一步搞好雙擁共建工作。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摒棄陳規陋習,使自覺節約行為成為普遍接受的社會文明。
展望未來,任重道遠。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信心百倍。全市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和各族人民積極行動起來,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團結一致、拼搏進取、勤奮工作,為構築我們的美好家園、為新興直轄市崛起、為把重慶建設成為長江上遊經濟中心、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