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12月8日電(記者姜帆 裘立華 鄧華寧)11月30日,衢常鐵路在浙西常山縣輝埠鎮開工建設。這是國內首個民資參建的鐵路幹線項目。它的開工意味著鐵路建設投資市場向民資開放。
在長三角,整個投資體系都在發生著深刻的變革,禁區越來越少,模式越來越豐富。“創新”,已成為這一地區投資市場重要的“關鍵詞”。
民資傳統“禁區”:蓬門今始為君開
對此,台州市商業銀行董事長陳小軍的感受很深:“這是一個民營資本不斷進入陌生領域的時代。很多領域我們以前不但從未涉足,甚至想都不敢想。”
2002年3月,搭上全國城市信用社組建城市商業銀行的“末班車”,台州市商業銀行成立了。這是我國第一家民資控股的商業銀行。雖然成立之初帶著3.51億元不良資産的巨大包袱,但經過3年的發展,到2004年底,台州市商業銀行不僅消化了1.71億元不良資産,當年還實現利潤1.8億元,總資産收益率達到1.7%。
不僅在銀行業,近年來,在能源、交通、環保、市政建設等諸多傳統投資“禁區”,長三角地區一次又一次率先向民資敞開大門。
中國信達資産管理公司杭州辦事處今年2月拍賣44億元不良資産,首次邀請民營投資機構參加,這使外資機構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民資的加入使競爭更為充分,更好地保留國資的價值。
工業化的飛速發展使環境壓力越來越大。於是,浙江各級政府對污染治理設施項目進行招商。據了解,紹興、嘉興等地的污水、垃圾處理等環保基礎設施建設中,民營資本已佔絕大部分。
投資形式:亂花漸欲迷人眼
隨著投資領域的放寬,各種新的投資形式在長三角地區紛紛出現。例如前幾年還比較少見的BOT投資方式,目前在長三角就被廣泛應用於市政、道路、污水處理、港口建設等方面。另外,風險投資機構的建立也使投資形式更加多元化。
在江蘇,2001年11月成立的蘇州工業園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打破了以往的一些慣例。據公司董事長林向紅介紹,通過先後與台灣、以色列的著名風險投資公司合作合資,已經成為國內風險投資公司中少有的贏利公司。他們的“逆向投資”模式,用傳統的觀點看簡直“匪夷所思”。
2003年底,蘇州工業園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與以色列一家公司合資成立了英菲尼迪創業投資基金公司,英菲尼迪又成立了華億創業投資蘇州公司。華億創投的第一個項目就是向擁有一項先進半導體封裝技術的以色列公司投資500萬美元,成為該公司的第一大股東。該公司隨後用這筆錢在蘇州工業園成立了分公司,華億創投隨後將該公司的這項技術專利以總價600萬美元賣給了美國的一家上市公司。這次投資不僅獲得了100萬美元的純利潤,還將新技術留在了中國,蘇州工業園能以此為基礎從事新的開發。
這筆交易,用蘇州工業園區一位幹部的話説:“簡直跟變魔術一樣。”
除此之外,新的投資主體,如“民企投資聯盟”等,在長三角也不斷出現。我國第一個民資財團中瑞財團就誕生於浙江溫州,其成立後不久,採取不同模式的“江蘇投資聯盟”也在無錫成立。
良性循環:投資創新拉動産業創新
長三角投資體制的創新同時拉動了産業創新,形成了一個“産業——資本——産業”的良性循環。
近日,台州市商業銀行與國家開發銀行簽署了旨在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的《微小企業貸款項目合作協議》,成為國家開發銀行首批協助開展微小貸款業務的地方性金融機構。這就為當地處於創業期的新興産業提供了有力的融資支持。
“實際上,我們一直就立足於成為中小企業的夥伴銀行。”陳小軍説。小企業“額小、期短、量大、面廣”的貸款特徵,恰恰與台州市商業銀行這樣的小銀行的風險承擔能力相匹配。據統計,該行100萬元以下的貸款戶佔到所有貸款戶的94%左右,貸款餘額佔到全部貸款餘額的60%左右。
“台州的中小企業發展迅速,創新能力強,這也與臺商行以靈活信貸理念支持他們有關。”台州市經委主任張銳敏説。
而蘇州工業園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則建立了有2億元資本金的軟體和集成電路設計産業發展基金,投資領域依託園內的優勢産業,以嵌入式軟體和集成電路設計為主。投資方向由投資成熟技術、成熟企業為主轉向以投資“種子階段”的科技型公司為主。這就為蘇州工業園自主創新企業提供了有力支持。
上海社科院經濟與區域經濟研究室主任陳維説:“長三角投資領域的創新使資本的配置更加合理,會使這個全國經濟最發達地區的發展更為科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