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專題專欄
 
迎接全國科技大會 高奏自主創新凱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1月07日   來源:光明日報
 

科教興國的樂章

  如果説,1978年的全國科學大會揭開了科學春天的序幕,那麼,1995年的全國科技大會就催生了萬紫千紅的壯闊景象。在“科教興國”戰略指引下,在1995至2005年,即第九個至第十個五年計劃期間,我國科技事業進入了黃金時代。

   核心技術買不來

  在喜氣洋洋辭舊迎新的前夕,嫦娥工程總 指揮欒恩傑、嫦娥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為全國人民送上了最好的節日禮物 宣佈繼兩彈一星、載人航天之後,我國航天事業開始成功邁出第三步——我國繞月工程總體由初樣階段正式轉入正樣階段,繞月探測衛星可望于2007年擇機發射。

  這是我國科技人員攻克了大量關鍵技術難題,在自主創新道路上取得的又一個重大進展。

  核心技術花多少錢也買不來。對這句話,如今的企業體會越來越深刻。而自1995年全國科技大會後,在高新技術領域,國家從宏觀層面作出了戰略部署。著名的“863”計劃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取得了重大進展,振奮國威的載人航天工程,也是從那時開始埋兵布陣。

  此外,一系列科技攻關、基礎研究計劃,“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和軟體”、“電動汽車”等12個重大科技專項,這些具有戰略意義的高新技術領域,我們正一項項地從無到有,從引進消化吸收,向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發展,高新技術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勢頭。

  一個國家缺乏核心技術,無以確保國家安全。一個企業沒有核心技術,就只能在市場上隨波逐浪。大到國家,小到企業,如今,大力推進自主創新已經成為全社會的自覺意識。全國千萬科技工作者萬眾一心,發奮圖強,各領域的核心技術正在一個個被攻克、被掌握。

  “科教興國”戰略使我國科技綜合實力明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大幅提升,我國國家競爭力從2000年的第30位提高到2004年的第24位,整體科技實力已居於發展中國家前列,部分重點和關鍵領域,已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經濟發展添雙翼

  搬運煤氣罐是個累活,燒煤更熏得滿屋都是臟兮兮的。當天然氣輸送到北京時,一位住在北京衚同的大媽高興得把新裝的燃氣灶擦了又擦,嘴裏直説 這下可好了,又省心又乾淨。

  青藏鐵路、西氣東輸、南水北調、三峽工程、國家電網、六大林業工程……近年來,我國成為世界上大工程最多的國家之一。每一項大工程,都是科技發展史上的一次大跨越,都是科技自主創新的一曲凱歌,也都是百姓的一個福音。

  實施西氣東輸、青藏鐵路工程建設,對於我國中東部的發展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具有重要意義。但這些工程技術的難度都非常大。

  西氣東輸工程橫跨中國大陸東西,是我國燃氣管道建設史上距離最長、建設條件最複雜、科技含量最高的輸氣管道工程,8家專業設計院、30多家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員,展開了7000余項科技攻關,攻關中創造了多個世界第一。

  青藏鐵路需要穿越632公里的多年凍土區,這是世界鐵路建設中罕見的難題。我國青藏鐵路凍土科研攻關團隊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保護凍土新思路,創造性地提出了解決方案。

  青藏鐵路鋪軌勝利通過世界鐵路海拔最高點——5072米的西藏唐古拉山口,比此前由秘魯人保持的4817米的世界鐵路最高紀錄高出255米。

  在關係國家經濟發展和安全的重要戰略高技術領域,我們也取得了重大創新成就,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和軟體、高性能計算機、高速寬帶網、電動汽車、磁懸浮列車、清潔能源、特種功能材料等領域頻頻取得突破,形成了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産權並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新産品和先導性産業,培育出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科技,以其第一生産力的威力,有力地推動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前進步伐,正如一首讚美西氣東輸工程的詩賦所寫 “它向世人展示的,不僅是智慧的風景,亦是科技的偉力;不僅是自然界的奇觀,亦是新時代的禮讚。”

   提升人的生活品質

  今天,面對高致病性禽流感,我們要比面對非典時冷靜得多,其危害也得到了及時控制。這一切歸功於黨和各級政府的正確指揮,而科技的貢獻也值得大書特書。

  非典肆虐,使我國科技發展指導思想上發生轉折,從比較側重提高勞動生産率、專注GDP增長,向“以人為本”、重視社會綜合協調發展轉變。面對非典以及其後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突襲,全國動員了科研機構、高校等近3萬名科技人員參與,涉及學科、技術門類和技術領域數百種。通過學科的交叉和技術的集成,一批基礎性、公益性技術研究重大項目取得大跨度進展,有力地推動我國科技的原始性創新能力的提高。

  此後,包括“食品安全關鍵技術”在內的各個課題,陸續成為科學研究的重要領域,科技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了多方位的安全保障。

  近年來,科技日益深入大眾生活的方方面面,為維護人民生命健康、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當前,我國非典疫苗的研製已走到國際前沿,完成了臨床一期研究,擁有全球首支進入臨床研究的非典疫苗。

  在我國首次牽頭制定樹果中黃曲霉毒素檢測標準1項中,改變了過去我國只能遵守國際遊戲規則的歷史。從過去參加國際比對試驗變成了組織國際比對試驗,實現了從“應試學生”到“出題老師”角色的轉變。

  面對蘇丹紅、孔雀綠、奶粉事件等等食品安全問題,我國專門設立了食品安全重大科技專項,成功研製出各種檢測試劑盒29個;建立食品安全各類快速檢測方法和確證方法共94項,對於提高我國生物毒素、農藥殘留、獸藥殘留快速檢測具有重要意義。

  為了讓人民群眾喝上乾淨的水,呼吸到新鮮的空氣,國家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湖泊污染控制與生態修復研究,初步形成了我國湖泊污染控制與生態修復技術方案及技術應用體系;人工濕地技術,形成城市面源污染控制技術系統,建立了以城市湖泊水環境保護為中心,以污水處理、生態凈化、水環境質量控制為一體的城市污水處理新模式;一批大氣污染控制、土壤污染修復和固體廢棄物處理等關鍵技術,提高了我國環境污染控制技術的水平。

  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在促進經濟不斷快速增長的同時,科學技術為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不斷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進入2006年,我國科技工作者精神振奮。即將召開的又一次全國科技大會,是檢閱,更是動員。27年前奏響的向科技進軍的交響曲,將演出更加威武雄壯的樂章。(記者 金振蓉 呂賢如)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