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環保總局環境影響評價司司長祝興祥29日對外通報青藏鐵路環保工作情況。他説,中國政府高度重視青藏鐵路的環境保護工作,採取了大量措施,努力減輕和降低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青藏鐵路成為我國鐵路建設史上第一個在建設施工期開展工程環境監理試點,並建立了工程環境監理制度的項目。
祝興祥説,青藏鐵路建設項目立項以來,國家環保總局一直將其作為重點工作之一,從環境影響評價到施工期的各個階段加強監督管理。青藏鐵路開工以來,環保總局每年都組織有關部門對青藏鐵路的環境保護工作進行現場檢查,同時加強青藏鐵路沿線青海、西藏兩省區環境保護工作的指導,並部署了青藏鐵路試運行前的環境保護監督檢查和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的各項準備工作。
他説,青藏鐵路環境影響評價是我國鐵路史上最特殊、要求最高、工作內容最複雜的一次環境影響評價。青藏線格爾木至拉薩段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體現了預防為主、保護優先,開發與保護並重及環評指導設計、施工、環境管理的原則。在進行環境影響評價過程中,對穿過可可西裏、楚瑪爾河、索加等自然保護區的線路區段進行了多方案比選,儘量減少對自然保護區的干擾。在橋隧的設計中充分考慮了野生動物穿越鐵路的需要,共設了33處野生動物通道。為保證藏羚羊等野生動物順利通過青藏鐵路,環保總局加強與青藏鐵路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林業局、鐵道部等部門的聯絡,加強藏羚羊通過青藏鐵路可可西裏野生動物通道的跟蹤管理,及時研究完善和改進的措施。為保護濕地,要求選線、取棄土(渣)場的選擇儘量避開濕地,必須通過湖泊、濕地時,首選以橋代路方案;工程設計中充分考慮線路對地表徑流的切割影響,採用橋涵措施保證地表徑流對濕地水資源的補充。
他説,青藏鐵路環評還分析了工程的環境風險和次生環境影響,並提出防範措施;分析了異地生物入侵的風險及其入侵原因,從生物安全角度提出控制外來物種入侵的綜合防治對策;分析了施工期和運營期危險品等事故對生態環境産生的風險,從設計、施工、運營三方面提出防範措施;分析了工程建設、運營後,因交通環境的改變,沿線人口佈局、工農業結構、資源和能源利用、城鄉分佈等的變化情況,以及上述變化對當地環境産生的有利和不利影響,提出了避免或減少次生環境影響的應對措施和建議。
他説,青藏鐵路的設計和施工過程中嚴格限定施工活動範圍,儘量減少施工活動的生態影響。環保總局要求合理規劃施工便道、施工場地和施工營地,儘量減少地表植被破壞;嚴格指定取棄土場所,保持凍土層穩定。環保總局與鐵道部還共同編制了《青藏鐵路施工期施工人員環保手冊》和《青藏鐵路施工期管理人員環保手冊》,發給各參建單位,對施工和管理人員進行環境保護宣傳教育。
他説,青藏鐵路通車後,將做好青藏鐵路運營後環保工作的監督檢查,對鐵路運營後可能帶來的新的環境問題及時採取應對措施。對青藏鐵路通車後的旅遊開發規劃開展規劃環評,嚴禁在沿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緩衝區內開展旅遊。在青藏鐵路正式投入運營3到5年後,還將組織開展環境影響後評價,進一步完善、改進生態保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