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以來,在路網整體能力不足而新線建設週期又較長的情況下,有關部門堅持走內涵擴大再生産道路,通過大力實施挖潛擴能,提高運輸效率實現了對運輸能力的擴充,為突破鐵路運輸“瓶頸”制約創造了有利條件。
一是加大既有鐵路幹線的擴能改造力度。2003年以來,積極組織了對大秦、侯月、新荷、京九、南昆等既有線的擴能改造工作;在京滬、京廣、京哈、隴海、侯月等繁忙幹線普遍增開5000噸重載列車;在大秦線增開2萬噸重載組合列車和1萬噸單元重載列車。通過擴能改造,鐵路幹線運輸能力顯著提高。大秦線設計能力1億噸,2003年、2004年、2005年分別完成運量1.2億噸 、1.53億噸、2.03億噸,相當於再造一條大秦線;侯月線運量2004年完成5000萬噸,2005年達到1.01億噸,有效地緩解了煤電油運的緊張狀況。
二是提高機車車輛運用效率。採取延長機車交路、壓縮貨車檢修週期、減少列檢作業等措施,機車日産、貨車周時、貨車靜載重、貨運列車平均總重等技術指標明顯改善,使全國鐵路日均裝車數不斷提升,繼2003年、2004年分別突破10萬車、11萬車之後,2005年又突破了12萬車。
三是實施大面積提速調圖。列車提速後,由於列車追蹤間隔允許的時間縮小,可以通過增加列車密度(即增加列車開行對數)達到擴大運輸能力的目的。經過精心準備,2004年4月18日全國鐵路實施了第五次大面積提速和調整列車運行圖,使全路圖定客貨運輸能力分別增加18.5%和15%,有力提高了鐵路運輸效率。第五次提速調圖後,全國鐵路共有333條大宗貨物直達列車運行線,重點物資運輸能力明顯提高。
從貨運看,2003—2005年的貨物發送增量達到6.4億噸,是2002年前15年增量的總和。目前,我國鐵路以7.5萬公里的營業里程完成了2.7萬億換算噸公里的週轉量,即以佔世界6%的營業里程完成了佔世界24%的換算週轉量。(鐵道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