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6日電(記者齊中熙、劉曉莉)“十一五”時期,中國民營經濟特別是個體私營經濟將持續保持高速增長,佔國民經濟比重進一步提高,私營企業數量佔全國企業總數的比例可能達到70%。
這是記者從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主編的2006民營經濟藍皮書《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報告(2005-2006)》中獲悉的。
“其中,個體私營經濟增長率將繼續明顯高於全國平均速度。”該書編輯、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研究室主任陳永傑説。
數據顯示,中國民營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明顯提高。到“十五”末期的2005年,中國內資民營經濟在GDP中的比重約為50%,外商和港澳臺經濟比重約為15%,兩者相加約佔國民經濟中的65%。
據陳永傑介紹,在企業數量和經濟總量增加的同時,民營企業的規模將繼續明顯擴大,一批在國內外市場上有競爭力的大公司大集團將形成。
2005年2月,國務院制定了《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了推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36條的重要政策措施,強調要放寬市場準入,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完善社會服務。
根據《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報告(2005-2006)》的數字,“十五”期間,中國民營經濟投資大幅增長。內資民營投資總量由2000年的13807億元,增加到2005年的53193億元,5年增長了2.9倍,平均每年增長29%以上。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有關負責人指出,非公有制經濟已成為中國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非公經濟投資已佔全社會投資比重50%。在40個工業部門中,非公經濟在27個部門中的比例已經超過50%。
在就業方面,民營經濟已成為解決就業的主渠道。“十五”期間,民營經濟在二、三産業的就業人數從2.79億人增長到3.49億人,凈增7000萬人;城鎮民營經濟的就業人數由1.5億人增長到2.07億人,凈增5700萬人,而國有單位則減少了1500萬人。
此外,民營工業高速增長。規模以上內資民營工業企業從2000年的80951家,增加到2005年的181727家,5年增長了1.24倍;民營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從2000年的5527億元,增加到2005年的21385億元,5年增長2.87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