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21日電
人民日報8月22日評論員文章: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 一談認清形勢 振奮精神
我們發展的道路很不平坦,發展的成績很不平凡。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喜迎黨的十七大的日子裏,回首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走過的歷程、取得的成就,能夠使我們更好地認清形勢,統一思想,振奮精神,凝聚力量,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這些年來,面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我們有效抑制經濟運行中出現的不穩定不健康因素,成功戰勝非典疫情和重大自然災害的挑戰,從容應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的新變化,國民經濟持續較快發展。五年來,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進程明顯加快,2006年國內生産總值突破20萬億元,比2002年翻了一番,社會生産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躍上一個新臺階。這些輝煌成就,極大地激發了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團結奮鬥的壯志豪情,極大地增強了我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的堅定信念。
在科學發展的道路上,我國經濟社會發生著深刻的變化,正實現經濟體制的根本性轉變、從二元經濟結構到現代社會經濟結構的根本性轉變,國民經濟朝著又好又快發展的方向不斷邁出堅實的步伐。其中一個顯著特徵就是,經濟發展方式正發生著根本性轉變。
經濟結構調整的步伐加快,經濟發展中的薄弱環節得到加強。“三農”問題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得到落實,糧食生産連續三年保持增長。工業結構繼續升級,新技術新工藝推廣應用不斷擴大。大力推進自主創新,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發揮作用,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産權、國際競爭力較強的優勢企業脫穎而出。第三産業穩步發展,消費增長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節能減排大力推進。國家出臺了多項節能減排的政策措施,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過快增長,發展循環經濟,實行清潔生産。去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實現了三年來的首次由升轉降,今年上半年同比下降2.8%。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可持續發展日益受到重視。
經濟效益繼續提高,人民生活不斷改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持續增長,財政收入連年大幅度增加,人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2002年到2006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7703元增加到11759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從2476元增加到3587元。人民群眾關心的就業再就業、社會保障、醫療、教育、安全生産等問題正逐步得到解決。
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保持國民經濟平穩健康運行。針對經濟快速增長中出現的一些不穩定、不健康因素,黨中央、國務院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適時調控,避免了經濟的大起大落。我國經濟連續幾年保持了增長較快、效益較好、運行較穩的態勢。
轉變發展方式是一項長期艱苦的任務。目前,仍面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經濟增長方式仍然粗放,經濟發展越來越受到資源環境的制約,越來越受到結構不合理、社會發展滯後的制約。發展中的問題正在科學發展中逐步解決。實踐證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們黨在探索和把握我國經濟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提出的重要方針,是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進一步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進一步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方面取得重大新進展,我國國民經濟就必定能夠實現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