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經濟貿易>> 區域經濟
 
西藏探索西藏特色發展道路:特色特點繪製新藍圖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12月04日   來源:新華社

“特色特點”繪製高原發展新藍圖
——西藏探索西藏特色發展道路

    新華社拉薩12月4日電(記者拉巴次仁、孟微)近年來,隨著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特別是青藏鐵路的通車,以特色農畜産品加工業、旅遊業、藏醫藥業、民族手工業等組成的特色産業正在西藏高原崛起,特色産業正成為西藏經濟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支撐點。自治區黨委政府正以十七大精神為指導,立足當地特色優勢,大力實施“一産上水平、二産抓重點、三産大發展”的發展戰略,培育出了一批具有西藏特點的特色産業。

    青稞:香飄四海

    記者近日在西藏達孜縣工業園區採訪時,在一家青稞酒罐裝生産廠房內看到,一個個包裝精美的罐裝青稞酒在生産車間內批量生産出來,整個青稞酒包裝過程已經實現機械自動化生産。據負責生産青稞酒的西藏金田青稞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管新飛介紹,他們是一家以青稞研究、開發、深加工為一體的綜合企業,承擔著西藏國家級青稞産業化示範項目,年轉化青稞6000噸。産品銷往北京、上海、廣東、江蘇等10多個省市。

    達孜縣工業園區是西藏唯一一家自主開發的縣級工業園區,佔地面積1600多畝,目前,工業園區引進了一批具有西藏特點的農畜産品、民族手工藝、藏醫藏藥等特色企業32家,到位資金2.3億元。

    “一些農畜産品加工業龍頭企業對農牧業産業帶動明顯。”據達孜縣縣委書記孫沛然介紹,僅西藏金田青稞酒業有限公司每年在達孜縣收購青稞達3000多噸,且收購價格高於國家收購價的15%,有效地帶動了當地農民種植青稞的積極性,當地群眾每年從企業獲得收購資金3400萬元。

    據介紹,西藏自治區是以農牧業作為主導産業的地區,全區280多萬人口中,農牧民人口占全區人口的八成以上。西藏有著得天獨厚的特色農業資源,這裡又是大面積集中種植青稞的地區,種植面積佔當地農作物的一半左右,年生産青稞在55萬噸至60萬噸,而青稞降血脂、降血糖的保健功效,又吸引了眾多企業參與青稞産業化發展。

    牦牛:走出國門

    記者在西藏聖信工貿有限公司羊毛清洗車間看到,工人們正在忙著收拾機械自動化清洗完畢的乾淨的牦牛絨和山羊絨;而在清洗車間後面,八級污水沉降池將工廠排出的污水進行凈化處理,最後從沉降池流出的經處理過的工業廢水,清澈見底。

    作為我國五大牧區之一,西藏有“高原之寶”——牦牛以及“藏羚羊絨理想替代品”——白山羊絨等獨特畜牧産品。而牦牛是高原牧區的主要家畜之一,全世界現有1400多萬頭牦牛,大多繁衍生息在我國青藏高原及其周圍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區。

    目前,西藏從事牦牛産品生産的企業已有20多家,産品包括牦牛肉系列、牦牛奶、牦牛絨衫、牦牛頭工藝品、牦牛角梳、牦牛皮鞋等上百個品種。

    自治區商務廳廳長譚雲高介紹説,西藏商務部門圍繞特色産業和增加農牧民收入,不斷調整出口商品結構,積極推動自産産品出口,西藏對外貿易平穩增長。目前,西藏自産産品出口品種由過去單一的羊毛增加到目前的牛羊絨、青稞、松茸、蟲草、蘋果等10多個品種。據西藏自治區統計局統計,今年1月至9月,西藏外貿進出口總額達2.5億多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8.3%。其中,出口2.1億多美元,同比增長49.8%。

    “十一五”期間,西藏將在農業重點發展地區改良黃牛20萬頭,實現産值20億元;建成規模達100萬頭(只)牛羊、藏豬藏雞的養殖基地,扶持特色種養、農畜産品加工、銷售流通企業30家以上。去年西藏特色農牧業實現總産值7.08億元,佔第一産業生産總值的10%以上。

    青藏鐵路的建成通車縮短了西藏與內地的距離,為促進西藏特色農業發展,加快特色農産品下高原、進市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目前,西藏已培育出拉薩啤酒、奇正藏藥、甘露藏藥、金哈達羊絨製品、“羌牛”牌乳製品、聖鹿食用油等一批特色知名品牌,這些綠色産品正通過青藏鐵路運往祖國各地,一些産品還打入東南亞等國際市場。

    布達拉宮:熱迎冬遊

    “拉薩冬日的陽光這麼燦爛,比我們老家暖和多了。”第一次進藏旅遊的瀋陽遊客孟先生感慨道。儘管西藏已進入相對寒冷、乾燥、缺氧的冬季,但布達拉宮、大昭寺等旅遊景區,“牛仔褲+墨鏡+旅行包”的國內外遊客正饒有興趣地拍照留影。

    自治區旅遊局黨組書記俞允貴説,西藏冬季旅遊有其獨特的魅力,在“日光城”拉薩可以沐浴高原冬日的暖陽,而冬季正是觀賞珠峰的最好時節,擁有世界最大峽谷的“西藏江南”林芝地區也是遊玩的好去處。

    近年來,隨著青藏鐵路通車和林芝機場通航,制約西藏經濟快速發展的瓶頸開始打破,旅遊業正成為西藏各大産業中最大的受益者。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西藏共接待海內外遊客372萬人次,旅遊業在西藏經濟發展中的主導産業地位日益明顯。

    自治區發改委副主任何本雲告訴記者,青藏鐵路通車為旅遊産業建設創造了基本條件,飛機、汽車、自駕車旅遊一起“旺”起來。2006年,西藏旅遊總收入達27.7億元,相當於全區GDP的9.6%,創歷史新高。

    在拉薩北郊的娘熱民俗風情園負責人多布傑説:“青藏鐵路開通後,到我們這裡的遊客人數猛增。前年只接待遊客600人次,去年接待了2000多人次,而今年僅上半年就接待了2200人次,比去年一年還多。” 旅遊業成為當地農牧民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

    往年,冬、春季節被稱為西藏旅遊的“淡季”,但從今年前5個月的統計數據看,處於冬春季節的西藏旅遊業“淡季不淡”,今年1月至5月,西藏接待遊客數量同比增長82.7%。

    俞允貴説,旅遊業關聯著國民經濟109個産業和39個部門,其帶動和輻射作用很強,西藏要繼續又好又快地發展旅遊業,推進經濟結構升級優化,推動西藏經濟由投資拉動型向投資、消費、出口共同協調拉動轉變,增強自我積累、自我發展能力,切實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如今,西藏正繪製一幅“特色特點”發展藍圖。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慶黎説,西藏要同全國一道實現現代化,不能照搬內地和沿海的模式,一定要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牢固樹立科學發展理念,儘快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西藏特點”的發展道路。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