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2007年《政府工作報告》解讀>> 2007《政府工作報告》解讀>> 2007年政府工作總體部署
 
如何理解2007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20日   來源:國務院辦公廳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國內生産總值增長8%左右;城鎮新增就業人數不低於90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3%以內;國際收支不平衡狀況得到改善。這四個目標的制定主要是出於以下幾點考慮:

    一是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保持較快的經濟增長速度。2007年,國內生産總值增長8%左右,是以科學發展為前提的。近幾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增長速度都在10%左右,在實現平穩快速增長的同時,付出了很大的資源環境代價。今年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適當留有餘地,有利於引導各方面切實把工作重點和注意力放到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質量效益上來,防止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速度,有利於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8%在世界範圍內是一個相當高的增長速度,也高於“十一五”時期全國經濟年均增長7.5%的預期目標。各地都應從實際出發,對地方經濟增長速度作出合理預期。

    二是根據對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的分析和預測,提出經濟增長速度、就業率、物價漲幅等預期性目標。2007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城鎮登記失業率、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等指標,同國內生産總值增長8%左右一樣,都屬於預期性指標。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發展規劃及計劃,具有宏觀性、戰略性、政策性。規劃及計劃的指標,主要是指導性、預期性的。規劃及計劃的實施,主要依靠市場機制和宏觀調控的共同作用。要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積極發揮政府對經濟運行的調節和指導作用。在人口調節、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和社會發展等領域,需要提出一些具有約束性和可操作性的指標,直接配置和引導一部分社會資源,以彌補市場機制的失靈。

    三是按照經濟增長、就業增加、物價穩定、國際收支平衡的目標要求,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政府工作報告》中四個方面的目標,既是對2007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預期,也是今年宏觀調控工作的基本依據。總結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和世界上許多市場經濟國家的歷史經驗,宏觀經濟政策的目標集中地表現在這四個方面。經濟增長反映物質財富的增加,就業增加是民生之本,反映勞動力資源的利用,物價穩定反映社會總供求平衡狀況,國際收支平衡則反映內外經濟關係。這四個目標的實現,可以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有利於微觀經濟主體發揮活力和作用,有利於全社會資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在新的一年裏,我們要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及時解決經濟社會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努力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七大召開,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不斷推向前進。(國研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