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在過去一個較長時期,我們一直把實現經濟"又快又好"發展作為重要方針。現在,"好"與"快"的位置對調,"好"字排在了"快"字之前。為什麼要提出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呢?又好又快發展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是經濟建設指導思想和經濟發展理念的重要變化。具體説,之所以提出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條件發生了新變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我國經濟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這些成就和變化成為我們走向又好又快發展這一新的歷史起點的基礎條件。這一基礎條件可概括為6大歷史性變化:一是經濟體制,由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二是供求關係,由長期短缺轉變為一定程度的相對過剩;三是經濟運行,由大起大落轉變為快速平穩;四是經濟總量,由改革開放之初的世界第十位上升到第四位;五是外貿總額,由改革開放之初的世界第二十七位上升到第三位;六是人民生活,由解決溫飽到實現小康,並向全面小康邁進,人均GDP由改革開放之初的不到300美元上升到近2000美元。
就經濟體制的變化來説,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在改革開放中,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並進入不斷完善的新階段。我們建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是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市場機制的引入,為社會主義制度下經濟的發展增添了生機和活力;不斷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有利於克服市場自發調節的缺陷,保持經濟的健康發展。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推動下,我國市場供求格局已經發生了歷史性的根本變化。新中國成立以來長期存在的短缺狀況基本改變,買方市場初步形成,並開始出現一定程度的相對過剩。在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存在著強烈的投資饑渴和擴張衝動,在長期短缺經濟下商品供給嚴重不足,這就難以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不斷完善,商品短缺狀況的基本改變,為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重要的體制性基礎條件和必要的市場供求格局。
就經濟運行由大起大落轉變為快速平穩來説,新中國成立以來,從1953年起開始大規模的工業化建設,到現在,經濟增長率共經歷了十次上下起伏的波動。其中,從1953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共經歷了五次波動。在這五次波動中,每個週期內經濟增長率的最高點與最低點的峰谷落差較大,最大的是48.6個百分點,最小的也在9.9個百分點。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和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又經歷了五次波動。在已進行的四次波動中,每個週期內經濟增長率的最高點與最低點的峰谷落差已明顯縮小到6個或7個百分點左右。2000年,我國經濟進入新一輪週期波動,至2006年,經濟增長率分別為8.4%、8.3%、9.1%、10%、10.1%、10.4%、10.7%。這就顯示出近幾年來我國經濟增長的一個突出特點,即從2000年到2006年,我國經濟已連續七年在8%至10%左右的適度增長區間內平穩較快地運行;其中,2003年至2006年,連續四年在10%或略高的位勢上平穩較快地運行。我國經濟增長出現的這一高位平穩運行的新軌跡,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經濟發展史上還是從未有過的。從總體趨勢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的增長與波動呈現出這樣一種新態勢:峰位理性地降低、谷位顯著地上升、波幅趨於縮小。在經濟運行經常處於"大起大落"的情況下,是難以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現在,經濟快速平穩的增長態勢為又好又快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經濟運行環境。
就經濟總量來説,改革開放以來,我國GDP總量不斷上升。1978年為3624億元,2006年突破20萬億元,達到209407億元。扣除價格因素,2006年GDP總量是1978年的13.3倍,在長達28年中,GDP年均增長9.7%。我國經濟總量在世界上的排位,由1978年的第十位,上升到2000年的第六位,排在美、日、德、英、法之後;2000年至2004年,均穩定在第六位;2005年上升到第四位,超過了英國和法國;2006年預計仍為第四位;2007年有望超過德國,上升到第三位。與此同時,1978年改革開放之初,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僅為206億美元,2006年上升到17607億美元。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在世界上的排位不斷上升,1978年為第二十七位,1990年上升到第十六位,2000年為第八位,2001年為第六位,2002年為第五位,2003年為第四位,2004年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大提高,為又好又快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有利的國際條件。
就人均GDP水平來説,改革開放初期,1981年至1987年,我國人均GDP始終停留在300美元以下;1988年至1994年,上升到300至400美元的水平;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每年不斷提高,1998年突破800美元,2001年突破1000美元,2006年又上升到近2000美元。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推動著消費結構的升級,使消費結構由吃穿用向住行升級,由一般吃穿用向高級吃穿用升級。這就為又好又快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以上分析説明,我國已具備了支撐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諸多有利條件。
第二,為了進一步解決我國經濟發展中所面臨的突出問題。
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舉世矚目,但也積累了不少值得我們高度重視的矛盾和問題。這就要求我們防止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經濟增長速度,而要在"好"字上,即不斷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上狠下功夫。我國經濟發展中需要進一步解決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經濟增長的不穩定因素仍然存在。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幾年來,我國經濟增長的穩定性不斷增強,但影響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一些因素仍然存在,集中表現在固定資産投資總規模依然偏大,經常出現投資增長過快、過熱傾向。雖然在每次宏觀調控中,投資增幅會受到一定抑制,但導致投資過快增長的體制性問題尚未根本解決。一些地區投資擴張衝動仍然強烈。投資反彈並引發經濟較大波動的風險依然存在。這就要求在經濟增長中,在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的同時,不斷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以增強經濟增長態勢的穩定性。
二是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尚未根本改變。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增長雖然很快,但"四高一多"(高投入、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多佔地)的粗放經濟增長方式尚未根本改變,經濟增長所付出的代價很大。特別是目前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城市化加快發展時期,這是能源和各種資源消費強度較高、污染排放較重的時期,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的矛盾越來越突出。靠大量消耗資源和犧牲環境來維持經濟快速增長的路子,再也不能走下去了。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和危機感,本著對國家、對民族、對子孫後代高度負責的精神,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同時,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緩解能源資源和環境壓力,都必須克服技術"瓶頸"的制約,都迫切要求加快推進科技進步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我們的自主創新能力總體上不強,有的領域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還在擴大,而且推動創新的體制機制尚不完善。國際科技進步和中國現代化建設都要求我們加緊建設創新型國家。
三是經濟的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在近年來經濟的快速增長中,也積累了不少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的是:投資消費關係不協調,投資規模過大,消費需求相對不足,特別是廣大農民和城鎮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低,消費能力不強;第一、二、三産業比例不協調,工業特別是重工業比重較大、服務業比重偏低,而農業基礎薄弱的狀況尚沒有改變,糧食穩定增産和農民持續增收的難度加大;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的發展不協調;外貿順差較大,國際收支不平衡的矛盾突出。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趨勢深入發展和國際産業轉移不斷加快的情況下,國際收支狀況對國內經濟穩定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大。
四是經濟增長中存在著不和諧性。我國經濟增長到今天,我們不僅要注重經濟效益,而且更要注重社會效益,也就是説,在經濟增長中要促進社會事業發展,以人為本,改善民生,讓全體人民共享發展的成果,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社會和諧,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生産力,為社會和諧創造必要的物質基礎。然而,經濟發展和社會財富總量增加並不能自然而然地實現社會和諧。如果只顧經濟增長而忽視社會發展,忽視人的發展,那麼就會加重經濟與社會發展不平衡的矛盾,最終經濟發展也難以為繼。加快社會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必須更加注重社會公平,妥善處理經濟增長和收入分配的關係,不斷完善社會保障、收入分配、公共教育和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堅持積極的就業政策,注重為農村和城鎮低收入者提供更好的基本公共服務。要在經濟增長中,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
為了進一步解決我國經濟發展中所面臨的上述各種問題,我們就要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把工作重點放到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上來,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國研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