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地處我國東南沿海,是我國颱風和暴雨洪水的高發地區之一。多年來,福建省在防汛防颱風工作實踐中探索、總結出了以“預警到鄉”、“預案到村”、“梯次轉移”為主要特點的防禦方法,預防措施到位,信息傳遞及時,轉移群眾因地制宜,確保了防禦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進行,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一、預警到鄉
鄉鎮是我國最基層的一級政府機構,是直接服務群眾的窗口,同時也是目前應急能力較弱的一個環節。2007年,福建省全面推廣“預警到鄉”機制。“預警到鄉”的核心就是在鄉鎮建立防汛指揮機構,制定鄉鎮防災抗災預案,建立鄉鎮防汛值班制度和防汛物資儲備制度,建設鄉鎮防汛信息接收、發佈平臺,組建鄉鎮應急搶險隊伍。2008年,福建省全面啟動實施省市縣延伸到鄉鎮的防汛應急視頻會商指揮系統建設,以實現“工作組織保障到鄉、預警信息到鄉、視頻會商到鄉、指揮部署到鄉和視頻會議視聽到村”為目標,全面提升鄉鎮防災抗災的指揮決策和應急處置能力。
福建省政府明確,防汛應急視頻會商(到鄉)指揮系統建設由省防汛辦統一組織實施。“預警到鄉”機制的建立,增強了局部突發性災害的應急指揮處置能力。在歷次防汛防颱風過程中,特別是在防禦暴雨洪水及其次生災害方面,“預警到鄉”機制發揮了重要作用。省市縣三級防指可以對有關鄉鎮實行點對點的指導和預警,提出有針對性的、具體的防禦措施。氣象部門實行省市縣三級聯動,在短時暴雨來臨前2小時發佈預警信息,通知到具體的鄉鎮。鄉鎮也能根據各自主動獲得的信息,及時對轄區內防範工作進行具體安排。“預警到鄉”的機制,使得福建省的防汛措施更加科學、更加快捷、更有實效。
二、預案到村
2007年,福建省全面啟動“預案到村”工作,並全面完成了全省1.4萬多個行政村村級應急預案的編制。福建省在以村為單元建立的防災抗災應急預案中要求做到“六個明確”:一是明確防禦工作重點,摸清各村危險區域、災害點的情況;二是明確警報發佈途徑,確保預警信息能及時傳遞到各家各戶;三是明確通訊聯絡方式,指定具體的聯絡戶、聯絡人;四是明確轉移安置方案,確定轉移路線、安置點和責任人;五是明確巡查搶險人員,確保險情發生前有人巡查、發生後有人搶險;六是明確預案宣傳演練,確保災害發生時有序有效運作。今年汛前福建省各地又對村級預案進行了修訂和完善,並組織開展了村級預案的宣傳和演練,進一步增強了群眾的抗災避險意識和能力。省、市、縣三級防辦還組織力量建立了村級預案數據庫及查詢系統,實現了計算機管理。
在防颱風期間,福建省各地在貫徹落實上級部署的同時,因地制宜,適時啟動村級預案,組織開展船隻回港避風、人員上岸避險等工作,使防範措施更主動、更有效。
三、梯次轉移
近年來,福建省在漁船回港避風、人員轉移避險保安方面探索、總結出了“梯次轉移”措施,提升了防禦颱風災害的能力和水平。在防禦颱風過程中,為降低避險成本,避免“一刀切”式的一次性大範圍轉移,福建省實施梯次轉移措施,通過監測系統及時獲取颱風的綜合動態信息,根據颱風影響的時間、地域和程度,從防風、防潮、防雨、防次生災害等四個層面,分為海上、臨海、內陸三條防線,分區域、分時間、分類別,逐批逐級梯次組織危險區域人員轉移。
實踐證明,梯次轉移,減少了避險成本,得到了廣大群眾和基層幹部的理解和支持,提升了指揮部的權威性,取得了顯著的防災減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