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迎接2008年北京奧運會>> 最新報道
 
災難熄不滅夢想的火炬--在奧運會倒計時50天之際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6月18日   來源:新華社

災難,熄不滅奧運夢想的火炬
——寫在北京奧運會倒計時50天之際

    新華社北京6月18日電(記者 肖春飛 楊明 汪涌)5月8日,當年輕的藏族女火炬手次仁旺姆,站在地球之巔,將北京奧運會“祥雲”火炬高高舉起時,四川北川唯一的奧運火炬手、北川中學的體育教師茍義國,熱淚盈眶,難抑心中激情。

    但是,這位羌族漢子和13億中國人民萬萬沒有想到,就在北川周圍這片靜謐的大山下、青藏高原東部邊緣的地層深處,一股可怕的力量,正隨著地殼板塊的撞擊、擠壓、凝聚著巨大的毀滅性能量,4天之後,猝然爆發!

    山崩地裂,家園破碎,數萬人遇難……中國汶川附近遭遇到中國歷史上一次破壞程度極大的地震襲擊!

    災難驟臨,神州垂淚,舉世震驚。全世界在哀悼地震死難者的同時,也在關注和擔憂:這場可怕的地震,會不會影響中國向世界提出的“舉辦一屆高水平、有特色奧運會”的鄭重承諾?

    “任何困難都難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胡錦濤總書記站在地震廢墟旁,發出了氣壯山河的誓言!

    6月19日,距離北京奧運會開幕還有50天。即便在今年經歷了汶川大地震等各種磨難,中國人民辦好北京奧運會的決心始終沒有動搖,加緊籌辦北京奧運會的步伐一刻也沒有停止。

    奧運東道主面臨嚴峻考驗,奧林匹克夢想與災區人民同在

    即便在很多年以後,回眸中國的2008年,人們也會感慨:中國人是在何等困難的情形下,實現了百年奧運夢想!回應了古人箴言: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2008奧運圓夢之年,正是奧運籌備的關鍵之年、決勝之年,但一系列不期而遇的天災人禍驟然降臨到中國人民的身上。

    1月份的冰雪災害使南方損失慘重;3月份“藏獨”分子在拉薩製造“打砸搶燒”暴力事件;4月份奧運聖火境外傳遞多次受到干擾;5月份的汶川地震更是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災難,給奧運籌備工作帶來了巨大的考驗。

    汶川大地震發生時,奧運火炬正在國內傳遞。一方面是巨大的悲傷和緊急的救援,一方面本應是民眾的期盼和節日的喜慶。二者在情感的兩極猝然遭遇。但是,生命的價值高於一切。北京奧組委經國際奧委會的同意,作出了奧運火炬傳遞在全國哀悼日暫停三天的決定,這是奧運火炬傳遞史上的首次破例,折射出人文關懷的光輝。奧運火焰暫熄三天,但它使各國人民的心中感到了陣陣暖意,贏得了全世界的深深敬意。

    在隨後的奧運火炬傳遞中,各地都取消了原定的慶祝儀式和文藝表演,壓縮了傳遞路線,增加了默哀和捐款的內容。在悲傷和堅毅之下,中國人民在這場特殊的奧運火炬傳遞中,增加了傳遞愛心和希望的嶄新內容,是對奧林匹克理念的最好詮釋,贏得了全世界的尊重。

    奧組委文化活動部負責奧運歌曲收集的王平久,得知汶川地震發生後,克制不住內心的悲痛,連夜創作了《生死不離》的歌詞,後經在中央電視臺上朗讀並經成龍錄唱後,産生了強烈反響。

    像王平久這樣的奧運會建設者還有許許多多。他們人在北京,心繫災區,用各種方式、盡各自所能表達他們對抗震救災的支持。但他們深知,做好本職工作,加緊做好奧運會籌備工作,是他們更重要的職責。正是因為有數以萬計的奧運工作者含淚奔忙,北京奧運會才能排除萬難,一刻也沒有停止前行的腳步。

    任何困難和挑戰都阻止不了中國人民辦好北京奧運會

    在突如其來的大災難面前,黨和政府把挽救生命、抗震救災作為首要任務,充分體現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同時,總攬全局,統籌協調,其他各項工作包括奧運會籌備也在有序進行。

    奧運會期間,一支主要包括醫生、護士、物理治療師、急救車醫護人員、醫學院學生在內的3000余人的醫療服務團隊,承擔著奧運會醫療服務,任務很重,前期準備工作繁重。地震驟然降臨,災情就是命令,救人就是天職。這些白衣天使心急如焚,紛紛要求去災區救死扶傷。北京市從各所醫院緊急抽調了十余批醫療救援隊派往地震災區,其中包括一批承擔奧運會醫療任務的醫院,如北京協和醫院派出了ICU(重症加強護理病房)主任杜斌、北京天壇醫院派出了ICU主任周建新等前往地震災區。為了不影響奧運會醫療衛生籌備工作,醫院妥善安排其他人員接替他們的工作。不少前往地震災區的首都醫務人員,都參加過抗擊非典的任務。他們説,搶救人民的生命,就是奧運精神的最好體現。

    災區急需大量血漿,北京市拿出了不少血漿支援災區,而其中相當一部分是為奧運會所儲備的。在緊急調送的同時,為了保證奧運會的用血需要,北京市全市總動員,緊急徵集義務獻血,補充奧運會用血儲備。令人感動的是,義務獻血的市民排成了長隊,血庫很快就完成了儲備。

    面對天災,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創作團隊仍艱難地集中精力,克服困難,全力做好本職工作。蔡國強是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視覺特效總設計。在他的眼裏,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藥及其所延伸出的焰火,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中華燦爛文明。

    據他透露,經過三年多的科技攻關和一次次的實踐,儘管困難無數、挑戰巨大,這個團隊還是自信能使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焰火表演成為歷屆奧運會中富有特色、精彩紛呈的一次。

    “鳥巢”和“水立方”是北京奧運場館的標誌性建築,也是奧運建築史上的奇觀。對於所有的奧運場館,即便是最挑剔的西方媒體也豎起大拇指。

    也許有人不相信,經過了今年上半年“好運北京”游泳、跳水和花樣游泳三項測試賽的“水立方”目前仍然像個工地,有許多工人仍在日夜奮戰。“水立方”在建成之後,始終處在不斷完善之中,尤其是經歷了三次測試賽後,國際泳聯提出了具體的整改方案,“水立方”運行團隊為了改建工程幾次搬家辦公。直到6月16日,整個團隊才剛剛進駐“水立方”辦公室。17日淩晨四、五點鐘,“水立方”的大屏幕更新完畢,團隊人員和施工人員以及連著大屏幕計時記分系統的工作人員連夜奮戰,做後續工作,一夜都沒有合眼。

    國際泳聯以及各國運動員、教練員前一段對“水立方”提出了許多需要改進的細節。比如,觀眾看臺的臺階坡度陡,還要考慮殘奧會需求;跳水比賽使用的放鬆池需要增加“造波”功能;花樣游泳的水下音響效果需要進一步調試;水溫室溫的調節、記者工作席的安排還需改善;各類人員的行走路線等還需要重新設計……

    “水立方”場館運行團隊的工作人員表示:雖然每天有千頭萬緒的工作,面臨的困難和挑戰眾多,但確保能在奧運會游泳、跳水比賽開始前一一化解。

    目前,北京和其他協辦城市正按照中央要求,加緊推進奧運會各項準備工作,確保在最後50天克服各種困難、戰勝各種挑戰,使奧運會順利舉行。

    中國人在地震中展現的民族精神,感動了世界,是對奧林匹克精神的最好詮釋和實踐

    汶川地震發生後,災區群眾堅強不屈,全國人民愛心總動員,神州大地上處處閃爍著人性光輝。誰都不希望災難發生,但是災難來臨之際,中國人選擇了挺起胸膛,堅強面對,從而深深感動了世界。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重災區之一的汶川映秀鎮説道:中國人民是充滿力量、勇敢無畏、堅韌不拔、富有自助和合作精神的偉大人民!俄新社則讚譽:“一個能夠出動十萬救援人員的國家,一個企業和私人捐款達到數十億的國家,一個因爭相獻血、自願搶救傷員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國家,永遠不會被打垮。”

    這樣一個國家,這樣一個民族,又怎麼可能被災難壓倒?攜起手來,血脈相連,這是戰勝災難的強大精神力量,也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自強不息的奧秘所在。

    五千年的苦難,我們都挺過來了!一場地震,決難不倒百折不撓的中國人民。地震後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的言行讓世界感動,更讓世界相信:什麼樣的困難,都阻擋不了中國成功舉辦奧運會的決心!

    奧林匹克大家庭與中國站在一起。四川汶川地震發生後,國際奧委會深表關切。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連續三次向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北京奧組委主席劉淇致函表示慰問。國際奧委會首批捐款100萬美元,洛桑總部在20日降半旗向遇難者誌哀。羅格致函説:在此艱難時刻,國際奧委會堅定地與北京奧組委及中國人民站在一起,奧林匹克運動與災區人民同在,國際奧委會將一如既往支持中國辦好奧運會,相信北京奧運會一定能取得圓滿成功。

    奧運會是全世界人民的奧運會,奧運會是全球四年一次的盛大慶典,奧運會是全球運動員的人生夢想。在中國四川地震後,全世界都期盼著中國人民能克服困難,讓奧運聖火如期燃燒,並以各種方式表達對中國辦好奧運會的支持。“中國加油!奧運加油!”不僅是全球中華兒女的吶喊,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聲。

    目前,國際奧委會、各國際單項體育組織都對北京辦好奧運會充滿信心,國際奧委會的205個國家和地區奧委會成員,都表示了參加奧運會的意願。各國和地區運動員正加緊備戰,準備到八月北京一展風采,交流友誼。

    國際社會的理解、支持和鼓勵,無疑讓中國更有信心;而辦好奧運會,將是中國對這種理解、支持和鼓勵的最好回報。

    地震發生時,奧運名將劉翔正在從日本飛往國內的萬米高空。“下飛機後,我收到了很多短信息,才知道事情很嚴重。當時,我聽了心裏非常難過。”兩天后,匆匆趕到北京參加捐款活動的劉翔和教練孫海平一起,共同捐款50萬。之後,電視上的新聞每每令他淚流滿面,他接二連三地委託父親代表自己,一次次追加捐款,共捐了350萬,創了體育明星捐款之最。劉翔説:“作為運動員,我們的成長凝聚著祖國和人民的關心和支持。當國家和人民有難的時候,我們當然要義不容辭地獻出我們的愛心,回報祖國和人民的養育之恩。”

    地震發生後,世界看到了中國在短時間內,動員巨大力量投入救災的舉國體制的優越性,世界更看到了中華民族博大的愛心和人文關懷的光輝,以至美國《時代》週刊發出驚嘆:“原來中國是這樣!”

    在這次地震大災難中,中國濃墨重彩地在天地山川書寫著大寫的“人”字:在中華民族數千年曆史上,首次為死難的普通民眾設立哀悼日,首次為死難百姓降半旗誌哀;奧運聖火接力停跑三天,火炬手高擎聖火為災區人民加油,點燃愛心、傳遞希望;火炬傳遞沿途,無數群眾在募捐箱前表達愛心……

    在這場地震災害考驗中,“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不僅與超越苦難、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精神找到了結合點,兩者更在“人”的層面上,得到了空前的融合。《奧林匹克憲章》説,奧林匹克主義的宗旨是使體育運動為人的和諧發展服務,以促進建立一個維護人的尊嚴、和平的社會。中國人民在抗震救災中所展現的民族精神,正是對這種奧林匹克主義最好的行動詮釋,正是對“人文奧運”的一次生動實踐。

    全國哀悼日後的首次國際大賽——“好運北京”中國田徑公開賽在“鳥巢”進行。當介紹參賽運動員時,來自四川的選手神情剛毅,數萬觀眾給予他們的掌聲絲毫不遜色于任何一位超級明星。

    中華民族在追逐奧運的百年夢想和堅定信念中重新獲得對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在火炬傳遞麗江站中,第一棒由汶川災區的羌族女孩張紫蘭和1996年麗江地震當天出生的納西族男孩和震生共同完成。和震生的出生與成長,見證了麗江遭受地震災難並在災後重生的全過程;而在地震中成為孤兒的張紫蘭,高擎奧運火炬,跑向未來。

    這一刻世界為之動容。張紫蘭手中的聖火告訴人們:災難終將過去,太陽照常升起;奧運即將到來,中國與世界共同擁抱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