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重慶直轄十週年>> 直轄前大事記
 
永川地區併入重慶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6月18日   來源:近代以來重慶100件大事要覽


地市合併後的重慶市政區圖

    1983年2月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在重慶進行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批准重慶市“相當於省的經濟管理權力。由市直接承擔完成國家計劃和上繳財政任務的責任”;國家對重慶市實行計劃單列,賦予重慶市“進一步搞活、開發我國西南的經濟,探索軍工生産和民用生産相結合的新路子”,“組織好以大城市為中心的經濟區”的任務,並決定將四川省永川地區所屬八縣全部併入重慶市。遵照黨中央的決定,4月1日,永川地區正式撤銷,並人重慶市。實行市帶縣的新體制。

    永川地區併入重慶市後,重慶轄區由市轄9區4縣,增加到市轄9區12縣,即市中區、江北區、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南岸區、北碚區、南桐礦區、大渡口區、雙橋區和巴縣、綦江縣、長壽縣、江北縣、永川縣、江津縣、合川縣、銅梁縣、璧山縣、大足縣、榮昌縣、潼南縣,重慶的幅員面積由原來的9 678平方公里增至23 113.95平方公里,總人口由651萬增加到1 379萬,其中農業人口1 076萬人,佔全市人口的78%。

    永川地區併入重慶,重慶實行市帶縣的新體制後,重慶市政府立即作出了《關於搞好市帶縣若干問題的決定》,規劃建立城鄉一體化的工業、流通、交通、科技、金融等一系列體系,在城鄉經濟結合方面進行大膽探索。

    首先,擴大區縣的經濟管理權限。1984年和1985年,重慶市人民政府連續兩年發出有關擴大市屬各區縣經濟管理權限的文件。文件規定:在計劃管理方面,縣在國家和省市的統一計劃指導下,有權統籌安排全縣的生産建設、流通和各項社會事業發展規劃;在物資分配方面,縣生産建設所需物資,統配部分由市計委分配到縣,一般不帶帽下達,由縣統籌安排。計劃外物資,縣有權跨地區對外進行各種形式的經濟技術協作,有權利用縣內各種資金跨地區進行投資,也可接受外來投資;在管理機構方面.各縣經濟管理機構的設置和分工,由縣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確定,不強調上下對口。市對縣實行財政總額分成以及糧食和主要農副産品收購包乾等辦法。

    其次,加強城鄉技術經濟交流和合作。市級各主管部門的工作重點由過去著重考慮城市改為轉向城鄉一體化全面規劃。市政府提出,市級各業務主管局要搞好本專業的城鄉一體化規劃,要利用城市科技優勢幫助農村搞好生産建設。

    第三,扶持鄉鎮企業發展。市政府把鄉鎮企業作為城市工業一翼看待,並在稅收、貸款等方面給予適當的優惠和照顧。市經委還專門成立了區縣工業處,加強對區縣工業的領導。市級各工業局採取産品擴散、技術支援、轉讓設備、零件加工訂貨、聯合經營等多種形式,幫助區縣工業和鄉鎮企業的發展。市政府還採取在技術上支援鄉鎮企業和在人才流動方面鼓勵科技人才到鄉鎮企業落戶。由於市政府對鄉鎮企業的積極扶持,全市鄉鎮企業的生産經營躍上了一個新臺階。1984年全市鄉鎮企業總産值達16.3億元,比上年增長60%,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永川地區併入重慶,擴大了重慶的行政區域,增加了重慶的經濟總量,促進了重慶城市體制的綜合改革和重慶地位的提升,是重慶成為中央直轄市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步驟。 (殷 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