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丹吉林沙漠————我國第三、世界第四的大沙漠,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右旗西部和額濟納旗東部的巨型盆地之中。沙漠東西長270公里,南北寬220公里。用旅遊者的眼光看,這是一個美麗的充滿了神秘感的大沙漠,流動的沙丘,長年有水的湖泊,風化的石林、蘑菇林,風蝕的石柱、大峽谷等,令人嘆為觀止。但從甘肅省民勤人的角度看,大沙漠帶來的危害實在不小。
在沙海中屹立著
在甘肅省治沙辦,三北防護林建設局副局長馬立鵬打開一張地圖,指點著民勤的位置説:“你們看,民勤就在這裡,三面都被沙漠包圍著,民勤如果被沙埋沒,整個石洋河流域就失去了屏障,對河西走廊甚至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生態環境都將造成重大影響。”
從地圖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民勤正面所對正是巴丹吉林沙漠,而側面就是另一個著名的騰格裏沙漠,面對兩大沙漠的夾持,民勤堅強地屹立著。
看沙即看水。民勤的水源主要來自被譽為亞洲最大的沙漠水庫————紅崖山水庫。紅崖山水庫在民勤縣城南30多公里處,建於1958年,目前總庫容9930萬立方米,灌溉面積近90萬畝,維繫著30萬民勤人的生計。但由於紅崖山水庫處在巴丹吉林和騰格裏兩大沙漠的包圍之中,乾旱少雨、四季風沙的沙漠性氣候,水庫周圍植被狀況差,泥沙、流沙大,加上上遊惟一的地表徑流、發源於祁連山北部的石羊河,通過紅崖山水庫的來水量近年來以超過1500萬立方米的速度逐年減少,致使進入民勤的地表水量已由上個世紀50年代的5億多立方米減少到現在的不足1億立方米。同時,由於自身需水規模的擴大,地下水開採量大幅增加,地下水位持續下降,礦化度持續上升,水質惡化,民勤縣荒漠和荒漠化土地已佔土地面積的94.5%,荒漠邊緣以每年3米至4米的速度推進,“沙進人退”和“生態難民”現象已經出現。
不屈不撓治沙害
那麼,民勤的現狀究竟是怎樣的呢?4月16日記者懷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前往民勤。
從武威市到民勤縣只有一個多小時的路程。昨晚剛下了一場雨,今天風和日麗,空氣清新,絲毫感覺不到我們正走向沙塵暴的發源地。越走近民勤越讓人詫異,平坦的柏油公路兩邊樹木繁茂,初春季節,枝椏剛剛泛綠,顯得生機勃勃。遠處,凡是有村莊的地方就有片片叢林,凡是荒漠的土地上就壓著沙障。路邊隨處可見豎立的標語牌,上面書寫著各種治沙的警示語,“決不能讓民勤成為第二個羅布泊”不時映入眼簾。這一切,讓我們還沒走進民勤,已經感受到了民勤人與沙抗爭的不屈不撓的精神。這種精神,在龍王廟風沙口得到了印證。
龍王廟是民勤綠洲西線最大的風沙口之一。南起紅崖山水庫,北至民昌公路,有流沙面積13萬畝,這個風沙口的存在直接威脅著民勤人賴以生存的紅崖山水庫、總幹渠和民武公路的安全,也因此成為民勤人與沙較量的戰地之一。
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閻德倫引領記者登上沙漠邊緣的治沙紀念塔,放眼望去,無邊無際漫漫荒漠,目光所及均是高矮不等或疏或密的各種植物。
這樣大面積的治沙,完全靠人工所為,其工程的浩大和艱難令人感慨。在民勤人與沙鬥爭的現場,我們無法不為之深深震撼和感動。
閻德倫説:“我們剛剛經過宋和村口時你們看到很多學生在種樹,對民勤人來説,義務植樹造林是一種生活的常態。龍王廟風沙口的壓沙基本是靠民勤人義務勞動實現的,之後的種樹和管理才由專業人員負責。”
壓沙就是用植物秸稈把沙固定成一個個的方格,使沙不再流動,然後在方格裏播撒草種或種上灌木,再用卡車運水進沙漠人工澆灌。“一桶水澆三棵苗。”閻德倫説。
就這樣一格格固定,一棵棵種植,到2006年底,僅僅在龍王廟風沙口,他們就完成治沙工程8.84萬畝,營造人工防風固沙林6.84萬畝,使龍王廟的沙患得到有效治理,紅崖山水庫周邊的生態環境也得到一定改善。
“決不讓民勤成為第二個羅布泊”
如果説在龍王廟民勤人實現了沙退人進,那麼在青土湖我們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沙進人退,沙漠的威力在這裡佔了上風。
在民勤,“湖區”是指沙漠地區,而“壩區”才是綠洲。這些年,湖區人被動員遷移,很多人就被遷進壩區。
青土湖在民勤縣湖區,這裡被人們稱作兩大沙漠握手的地方,僅僅靠一條公路,隔斷了巴丹吉林和騰格裏的會合,讓人觸目驚心。
一群正在壓沙的老鄉看到記者就七嘴八舌地説開了,上個世紀50年代腳下的沙漠還是湖泊,1959年才完全乾涸。一個老鄉抓起一把沙子,從裏面撿出幾個貝殼,記者這才注意到沙中的貝殼俯拾即是。如今在農區邊緣形成長達13公里的風沙線,流沙每年以8米至10米的速度向綠洲逼近。這些老鄉不得不離開原來的村莊,成為生態移民。
為搶救民勤綠洲,政府確定了四個重點:關井、壓田、移民、建棚。前三項都需要民勤人做出奉獻和犧牲。問到離開故土的心情,老鄉們回答説:“沒有辦法,只能這樣。”説這話時,他們臉上沒有悲傷,滿是笑容和信心。閻德倫説:“民勤人治沙50多年,磨煉出來了,勤勞、樸實、樂觀。”
在移民村,我們見到了從煌輝村遷移來的徐桂花,她告訴我們,原來的村子沒法住了,“水井打到300多米才有水,沒法喝。”而在新村有自來水,現在,她帶著3個孩子在家種10多畝地,丈夫在外打工,“好了每年能收入20000多元,不好也有10000多元。”閻德倫告訴我們,生態移民是減輕人口對資源環境壓力的方法之一,“安置一戶移民政府出資20000多元,農戶自出10000多元。”民勤對湖區沿邊沿沙封育區各村採取整村搬遷的方式,去年已經完成生態移民8000多人,今年計劃再完成8000人。
與此同時,他們大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重點發展節水省地的日光溫室。計劃在“十一五”期間實現“戶均一座日光溫室”,發展日光溫室5.15萬畝;5年內關閉機井3000眼,壓減耕地39.7萬畝,農田配水面積由102萬畝控制到62.53萬畝;科學配置水資源,今年年內就削減地下水開採量5000萬立方米,力爭在“十一五”末,實現民勤地下水採補平衡、有所回升,綠洲內尚未治理的66個風沙口基本得到治理,生態屏障基本形成。
“民勤能保住嗎?”無論問到民勤的幹部和群眾,回答都是:“一定能。”“全國都這麼關心民勤,我們有信心。”(初志英 白青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