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2006年教育工作回顧>> 高等教育工作取得新進展
 
高校學風和學術道德建設取得進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5月30日   來源:教育部

    從總體上看,我國高校的學術道德和學術風氣是好的。同時也確實存在一些學風問題,有的情況還比較嚴重,必須採取切實措施進行綜合治理,從根本上杜絕學術不端行為的發生。2006年,教育部將高校學風和學術道德建設列入部重點工作,著力抓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明顯進展。

    一、深入學習、宣傳“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營造嚴謹治學的校園文化氛圍,使廣大科研人員不斷加強學術自律。在胡錦濤總書記發表關於“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講話後,教育部在全國高校深入開展了社會主義榮辱觀學習、宣傳、教育活動,印發了《教育部關於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進一步加強學術道德建設的意見》,將學術道德教育與榮辱觀教育緊密結合起來、與校園創新文化建設結合起來,使廣大科研工作者通過深入學習,嚴守職業道德,加強學術道德自律,樹立正氣,講求誠信,忠於真理,嚴謹治學;積極開展學術批評,發揚學術民主,客觀公正、不循私情,杜絕權學、錢學交易;老老實實地做人,踏踏實實地做事,扎紮實實地做學問。

    二、建章立制,加強對學術道德建設的制度約束。為促進高等學校學風建設經常化、規範化,教育部成立了學風建設委員會。學風建設委員會是全國高校學術規範、學術道德、學術風氣建設的指導機構和諮詢機,通過開展學風調研和制度性建設,指導、督促和推動高校加強學風和學術道德建設。目前,學風建設委員會正在起草《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學術不端行為處理意見》、《學術規範手冊》等文件。各地各高校也陸續建立了加強學風和學術道德建設的組織機構,健全了工作機制;定期進行自查自糾,認真受理對學術不端行為的舉報,及時妥善處理學術不端行為;在評獎、晉陞等過程中,實行學術道德一票否決制,形成了良好的政策導向。

    三、改進評價方法,克服急功近利行為。針對學術界存在的急功近利、浮躁浮誇行為,教育部印發了《教育部關於大力提高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質量的意見》等文件,提出要立足創新,大力提高科學研究質量,從經費投入、人才選拔、項目管理、評價標準、成果轉化等各個方面提供制度保障,形成有利於學術發展和創新的機制和環境,真正實現從重數量增長到重質量提升的轉變;探索建立和完善符合人文社會科學規律的、以質量為導向的評價標準和評價體系,改進評價程序和辦法,完善同行評審、匿名評審制度和全程評價機制、評審監督機制。同時,規範和完善國家重點學科的考核評估和規劃管理工作,對評估指標體系、評選表格內容進行優化;在學位授權審核工作中實施“陽光評審”,公開申報信息、評審程序,公開申報材料,評審專家實行實名投票制,公示評審結果。按照“按需設崗、公開招聘、競爭擇優、合同管理”的原則,逐步完善教師崗位分類分級體系,深入推進教師聘任制度改革,建立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績效提高為導向,由品德、知識、能力、業績等要素構成,同行專家、專業組織和學生參與的發展性教師多元評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