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擴大國內需求 促進經濟發展>> 各地動態
 
難中破困逆中求進--寧夏應對金融危機促發展紀實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1月21日   來源:新華社

難中破困 逆中求進
——寧夏應對金融危機促進發展紀實

    新華社銀川1月21日電(記者 孫波 曹健 艾福梅)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席王正偉在日前結束的寧夏“兩會”上説:“寧夏一定能難中破困,逆中求進!任何困難和挑戰都阻擋不住寧夏跨越式發展的堅定步伐。”

    一項項抓項目、調結構、擴內需、促民生的重大舉措連續出臺;一批批工作調研組進廠礦、入農戶,問計于基層,與廣大群眾共商紓難解困大計;一個個民生工程次第展開……當下,寧夏的用電量穩步上升,輕紡工業逆勢而上。

    抓項目、調結構,危機中邁出跨越式發展的堅實步伐

    地區生産總值增長10%,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0%,進出口貿易總額增長1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這是寧夏確定的今年主要經濟指標藍圖。

    四個10%增長,底氣從何而來?底氣來自於寧夏經濟增長速度連續8年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地方財政收入6年增長兩倍;工業增加值和實現利潤5年分別增長1.2倍和6.6倍。底氣來自於國家保增長、調結構、擴內需的大環境。底氣更來自於寧夏在踐行科學發展觀的探索中,對區情認識的深化和宏觀思路的明確。

    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建國説:“寧夏地域面積小、人口少、經濟總量小,但是對國家的貢獻不能小,發展的氣魄不能小,對國家長遠發展的作用不能小。”

    憑藉國家擴大內需的重大舉措,寧夏今年將繼續以項目建設為核心,以大項目帶動大投資,以大投資引領大發展,力保經濟快速平穩增長。全年力爭固定資産投資完成1072億元,增長25%;計劃安排重點建設項目48個,預備開工項目23個。

    去年末,堪稱大手筆的“寧東大型煤電化工基地”開工,總投資近400億元的8個能源化工項目建設在該基地同時啟動。這是我國能源建設史上迄今為止一次開工規模最大的煤電化工項目群,全部完成後,可直接消耗鋼材約60萬噸、水泥約100萬噸,預計增加就業崗位4.5萬個。

    作為驅動新時期寧夏經濟跨越式發展的“發動機”,寧東基地在今後10年左右總投資將高達3000億元。屆時,將實現工業增加值670億元,帶動全區相關産業實現增加值540億元,新增地方財政收入150億元,寧夏經濟總量將翻一番,實現“再造一個經濟新寧夏”。

    去年寧夏50大慶之際,國務院下發了《關於進一步促進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涉及的減災安居、生態移民搬遷、乾旱帶旱作節水農業、六盤山生態涵養林等一大批工程,成為今年寧夏重點建設工程。

    工業受此輪金融危機衝擊最大。而寧夏在保增長的過程中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各級政府既把促進工業平穩回升作為保增長的首要任務,同時著眼于長遠,積極調整結構,借機淘汰小鐵合金、小電石等高耗能污染企業,促進産業升級。

    調整農業結構,促進名優農産品銷售,扶持發展特色農業和現代農業,也是寧夏經濟保增長、農民保增收的重要舉措。全國貧困地區固原市的富民支柱産業馬鈴薯受金融危機影響出現賣難,從2008年12月9日開始,農業部、商務部、鐵道部的有關負責人帶著客商和銷售方案,一批批來到固原,實地考察馬鈴薯生産情況,與當地黨委政府一道,打響了一場馬鈴薯銷售大會戰。短短20多天時間,固原市馬鈴薯銷售難的問題初步得到緩解:日外銷量增加了一倍,當地加工企業開足馬力收購加工,70余萬噸鮮薯已全部窖藏,馬鈴薯銷售價格平均每公斤上漲0.08元,為當地農民增收奠定了基礎。

    為了幫助大批返鄉農民工創業,寧夏從當地實際出發,將大力發展設施農業作為重要突破口。今年,寧夏將實行以獎代補的辦法支持建設6個10萬畝設施農業大縣。

    “這批重點項目的開工建設,是應對金融危機的實際舉措,在困難面前我們既要有信心,又要有辦法。實現寧夏跨越式發展的決心絕不能動搖”。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建國説。

    主動出擊,危機中找機遇,搶佔經濟恢復發展的先機

    經濟波動的每一個低谷必然預示著新一輪上升,大危機孕育著大機遇。面對嚴峻複雜的形勢,寧夏各級黨委和政府及企業,主動出擊,從危機中尋找機遇,搶佔經濟恢復發展的先機。

    當金融危機衝擊寧夏鐵合金、電石等高載能行業之時,寧夏羊絨、造紙、乳製品等8個主要輕紡行業卻“逆勢上揚”,成為寧夏應對金融危機影響的亮點。

    世界40%的原絨、歐洲70%的精紡絨、中國60%精品無毛絨都在寧夏生産,羊絨産業是寧夏近年來重點支持發展的特色優勢産業。目前寧夏已發展成為全國乃至國際重要的山羊原絨、無毛絨集散地和加工基地,年産羊絨衫200多萬件,産品出口歐盟、美國、日本等國家。

    金融危機的衝擊使沿海一些羊絨企業紛紛關閉,部分羊絨生産大省區的訂單大幅減少,而寧夏的羊絨産業卻“一枝獨秀”。去年寧夏輕紡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全年完成工業總産值149.93億元,同比增長30.91%。

    這一成績的取得,主要得益於寧夏本地企業的技術進步和品牌影響力。一方面,寧夏的羊絨加工核心技術已步入國際一流水準。另一方面,企業摒棄了“貼牌”方式,紛紛創立自主品牌,一些企業甚至直接到意大利、法國、日本等國註冊自己的品牌和商標、設立分銷處,擴大銷售渠道。

    中銀絨業總經理劉文藝透露的信息令人振奮:這家公司今年羊絨衫的訂單已落實122萬件,是去年的一倍多。此外他們還與英國道森集團下屬的鄧肯紗廠簽訂收購協議,不但收購了技術,還帶來了品牌和高端客戶。

    “此次金融危機影響到了英國的紡織工業,客觀上促成了這次談判,這場危機有利於寧夏輕紡企業‘借船出海’,進一步發展壯大。”寧夏回族自治區輕紡工業局局長龍飛介紹説,由於東南沿海大批紡織企業倒閉,許多新設備閒置,寧夏靈武羊絨工業園區正準備組團去沿海收購這些設備,以此降低企業産業升級、設備更新的投入。

    國際市場低迷、原材料價格持續走低,給寧夏大項目建設和企業技術改造迎來難得的低成本建設期。承載著寧夏實現跨越式發展希望的寧東基地、新材料基地正以每年百億元以上的投資規模加緊建設。寧夏新一輪企業技術改造計劃完成技改投資120億元,重點實施青銅峽鋁業異地改造二期、中石油寧夏石化500萬噸煉油、國電寧夏2500噸多晶硅等50個重點技改項目。這些工程都可能因此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只要我們善於把握機遇,勇於搶佔先機,就一定能夠戰勝一切艱難險阻,迎來又一輪經濟快發展、大發展的新高潮。”自治區主席王正偉説。

    越是困難,越要關注民生

    今年寧夏“兩會”的最大亮點是,自治區政府將2008年民生計劃執行情況與2009年民生計劃草案首次提交大會審議。

    “民生計劃專門形成報告提交人代會審議,這在全國尚屬首次,這是以人為本、關注民生的生動體現。”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馬瑞文説,儘管2009年的經濟形勢極不尋常,儘管寧夏財政收入持續增長的任務異常艱巨,但民生在自治區工作中的重要性卻絲毫沒有打折扣,相反,卻是更加濃墨重彩。

    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建國幾乎逢會必講,越是困難,越要關注民生,越要提高困難群眾的生活水平,越要擴大民生工程的覆蓋範圍,要在保障民生中構建和諧。

    在增收難度加大的情況下,政府首先帶頭過緊日子。自治區主席王正偉介紹説,今年,自治區政府將實行公用經費、公務購車、會議經費、公務接待費以及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出國(境)費用等支出“零增長”。

    然而,政府過緊日子並非收縮一切開支,而是為了將有限的資金更多地投向改善民生等重點領域。自治區政府的相關預算報告顯示,2009年,自治區基本建設和更新改造投資計劃中,涉及民生的項目有278項,佔總項目數的70.2%,比上年提高4.2個百分點;項目投資249億元,佔總投資的38.3%,比上年提高5.3個百分點。

    “解決38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對人均住房面積不足13平方米的城市低收入家庭,採取房租補助、房租減免、提供廉租房等方式進行保障”“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農村低保補助和城市低保補助水平”……

    “老百姓知道政府今年要為他們做什麼,心裏也就有了底,即使面對危機也會更有信心。”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大代表馬崇禮有感而發。

    記者注意到,“生態移民”今年已是第二次被列在民生計劃之首。2008年,根據民生計劃要求,寧夏啟動了中部乾旱帶生態移民工程,當年,29個生態移民項目區超額完成農田水利配套、住房建設和移民定居任務,移民搬遷2.5萬人,為7萬困難群眾提供了生産生活保障。今年,寧夏將繼續實現4.98萬人的移民搬遷。

    寧夏的民生計劃還涉及到教育公平、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廉租房建設、創業帶動就業、社會保障等多個領域。

    “面對金融危機,寧夏民生計劃的執行力度只能加大不能減弱,惠民範圍只能擴大不能縮小。”這是自治區主席王正偉代表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府向610萬回漢各族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

 
 
 相關鏈結
· 江蘇傳達溫家寶指示精神 要求全力保增長促發展
· 宋秀岩:企業是青海省保增長促發展的主體和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