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週年>> 草原風情
 
地理環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7月09日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網站

    內蒙古自治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北部邊疆,由東北向西南斜伸,呈狹長形。經緯度西起東經97°12′,東至東經126°04′,橫跨經度28°52′,相隔2 400多公里;南起北緯37°24′,北至北緯53°23′,縱佔緯度15°59′,直線距離1 700公里;全區總面積118.3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土地面積的12.3%,居全國第3位。東、南、西依次與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陜西、寧夏和甘肅8省區毗鄰,跨越三北(東北、華北、西北),靠近京津;北部同蒙古國和俄羅斯聯邦接壤,國境線長4 221公里。

    [地質]  內蒙古自治區地域遼闊,地層發育齊全,岩漿活動頻繁,成礦條件好,礦産資源豐富。以北42°為界,可分為兩個I級大地構造單元。42°線以北為天山--內蒙古--興安地槽區,以南為華北地臺區。中、新生代時受太平洋板塊向西俯衝的影響,內蒙古東部地區形成北北東向的構造火山岩帶,即新華夏係第三隆起帶。內蒙古存在著兩個全國著名的Ⅱ級成礦帶,就在這兩大工級構造單元接觸部軸和新華夏係第三隆起帶上。前者為華北地台北緣金、銅多金屬Ⅱ級成礦帶,後者為大興安嶺Ⅱ級銅多金屬成礦帶。

    [地貌]  內蒙古自治區的地貌以蒙古高原為主體,具有複雜多樣的形態。除東南部外,基本是高原,佔總土地面積的50%左右,由呼倫貝爾高平原、錫林郭勒高平原、巴彥淖爾--阿拉善及鄂爾多斯等高平原組成,平均海拔1 000米左右,海拔最高點賀蘭山主峰3556米。高原四週分佈著大興安嶺、陰山(狼山、色爾騰山、大青山、灰騰梁)、賀蘭山等山脈,構成內蒙古高原地貌的脊梁。內蒙古高原西端分佈有巴丹吉林、騰格裏、烏蘭布和、庫布其、毛烏素等沙漠,總面積 15萬平方公里。在大興安嶺的東麓、陰山腳下和黃河岸邊,有嫩江西岸平原、西遼河平原 、土默川平原、河套平原及黃河南岸平原。這裡地勢平坦、 土質肥沃、光照充足、水源豐富,是內蒙古的糧食和經濟作物主要産區。在山地向高平原、平原的交接地帶,分佈著黃土丘陵和石質丘陵,其間雜有低山、谷地和盆地分佈,水土流失較嚴重。全區高原面積佔全區總面積53.4%,山地佔 20.9%,丘陵佔16.4%,河流、湖泊、水庫等水面面積佔0.8%。

    [氣候]  內蒙古自治區地域廣袤,所處緯度較高,高原面積大,距離海洋較遠,邊沿有山脈阻隔,氣候以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為主。有降水量少而不勻,風大,寒暑變化劇烈的特點。大興安嶺北段地區屬於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巴彥浩特--海勃灣--巴彥高勒以西地區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總的特點是春季氣溫驟升,,多大風天氣,夏季短促而炎熱,降水集中,秋季氣溫劇降,霜凍往往早來,冬季漫長嚴寒 ,多寒潮天氣。全年太陽輻射量從東北向西南遞增,降水量由東北向西南遞減。年平均氣溫為 0℃~8℃,氣溫年差平均在34℃~36℃,日差平均為12℃~16℃。年總降水量50~450毫米,東北降水多,向西部遞減。東部的鄂倫春自治旗降水量達486毫米,西部的阿拉善高原年降水量少於50毫米,額濟納旗為37毫米。蒸發量大部分地區都高於l200毫米,大興安嶺山地年蒸發量少於1 200毫米,巴彥淖爾高原地區達3200 毫米以上。內蒙古日照充足 ,光能資源非常豐富, 大部分地區年日照時數都大於2700小時,阿拉善高原的西部地區達 3400小時以上。全年大風日數平均在10~40天,70%發生在春季。其中錫林郭勒、烏蘭察布高原達 50天以上;大興安嶺北部山地,一般在l0天以下。沙暴日數大部分地區為 5-20天,阿拉善西部和鄂爾多斯高原地區達20天以上,阿拉善盟額濟納旗的呼魯赤古特大風日,年均108天。

    [水文]  內蒙古自治區境內共有大小河流l 000余條,祖國的第二大河--黃河,由寧夏石咀山附近進入內蒙古,由南向北,圍繞鄂爾多斯高原,形成一個馬蹄形。其中流域面積在1 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70多條;流域面積大於300平方公里的有258條。有近千個大小湖泊。全區地表水資源為671億立方米,除黃河過境水外,境內自産水源為371億立方米,佔全國總水量的1.67%。地下水資源為300億立方米,佔全國地下水資源的2.9%。扣除重復水量,全區水資源總量為518億立方米。年人均佔有水量2 370立方米,耕地每公頃平均佔有水量l萬立方米,平均産水模數為4.4l萬立方米/平方公里。內蒙古水資源在地區、時程的分佈上很不均勻,且與人口和耕地分佈不相適應。東部地區黑龍江流域土地面積佔全區的27%,耕地面積佔全區的20%,人口占全區的18%,而水資源總量佔全區的65%,人均佔有水量8 420立方米,為全區均值的3.6倍。中西部地區的西遼河、海灤河、黃河 3個流域總面積佔全區的26%,耕地佔全區的30%,人口占全區的66%,但水資源僅佔全區25%,其中除黃河沿岸可利用部分過境水外,大部分地區水資源緊缺。

    [地表水]  內蒙古自治區平均地表年徑流量約291億立方米,佔河川徑流總量的78%;多年平均徑流量為80億立方米,佔河川徑流總量的22%。由於河川徑流受大氣降水及下墊面因素的影響,年徑流量地區分佈不均,水資源也不平衡,局部地區水量富而有餘,而大部分地區乾旱缺水。同時,河川徑流年內分佈 不均,年際間變化比較大。年降水集中在6~8月,汛期徑流量佔全區徑流量的60~80% 。歷年間徑流量大小不勻,相差很大。年徑流量最大與最小的比值,東部林區各河流為4~12;中部各河流為6~22;西部地區各河流高達26以上。此外,從區外流入自治區境內的河川徑流量有330.6億立方米,其中黃河入境的平均年徑流量315億立方米,額濟納河8.4 億立方米。

    [地下水]  內蒙古自治區地下水平均資源量為254億立方米。山丘區地下水平均年資源量為113億立方米,佔全區地下水資源量44%。其中河川徑流量為80億立方米,佔山丘區地下水資源量的7l%。平原區地下水平;均年資源量為172億立方米,扣除與山丘區地下水資源量的重復計算後,佔全區地下水資源量的56%。自治區地下水資源的分佈受大氣降水、下墊麵條件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具有平原多、山丘區少和內陸河流域更少的特點。自治區平原區扣除與山丘區地下水資源量間的重復計算後的地下水資源模數,一般在5.9~6.5萬立方米/平方公里,為山丘區地下水平均水資源模數的2.2~2.7倍。內陸河流域地下水資源模數為1.1萬立方米/平方公里,因而地下水資源十分貧乏,只是在內陸閉合盆地的平原或溝谷洼地,地下水才比較富集。全區按自然條件和水系的不同,分為:大興安嶺西麓黑龍江水系地區;呼倫貝爾高平原內陸水系地區;大興安嶺東麓山地丘陵嫩江水系地區;西遼河平原遼河水系地區;陰山北麓內蒙古高平原內陸水系地區;陰山山地、海河、灤河水系地區;陰山南麓河套平原黃河水系地區;鄂爾多斯高平原水系地區;西部荒漠內陸水系地區。

    [土壤]  內蒙古自治區地域遼闊,土壤種類較多,其性質和生産性能也各不相同,但其共同特點是土壤形成過程中鈣積化強烈,有機質積累較多。根據土壤形成過程和土壤屬性,分為9個土綱,22個土類。在9個土綱中,以鈣層土分佈最少。內蒙古土壤在分佈上東西之間變化明顯,土壤帶基本呈東北--西南向排列,最東為黑土壤地帶,向西依次為暗棕壤地帶、黑鈣土地帶、栗鈣土地帶、棕壤土地帶、黑壚土地帶、灰鈣土地帶、風沙土地帶和灰棕漠土地帶。其中黑土壤的自然肥力最高,結構和水分條件良好,易於耕作,適宜發展農業;黑鈣土自然肥力次之,適宜發展農林牧業。

    [植被] 內蒙古境內植被由種子植物、蕨類植物、苔蘚植物、菌類植物、地衣植物等不同植物種類組成。植物種類較豐富,已蒐集到的種子植物和蕨類植物共計2 351種,分屬於133科,720屬。其中引進栽培的有184種,野生植物有2 167種(種子植物2 106種,蕨類植物61種)。植物種類分佈不均衡,山區植物最豐富。東部大興安嶺擁有豐富的森林植物及草甸、沼澤與水生植物。中部陰山山脈及西部賀蘭山兼有森林、草原植物和草甸、沼澤植物。高平原和平原地區以草原與荒漠旱生型植物為主,含有少數的草甸植物與鹽生植物。內蒙古境內草原植被由東北的松遼平原,經大興安嶺南部山地和內蒙古高原到陰山山脈以南的鄂爾多斯高原與黃土高原,組成一個連續的整體,其中:草原植被包括世界著名的呼倫貝爾草原、錫林郭勒草原、烏蘭察布草原、鄂爾多斯草原等。荒漠植被主要分佈于伊克昭盟西部、巴彥淖爾盟西部和阿拉善盟。主要由小半灌木鹽柴類和矮灌木類組成,共有種子植物1 000多種。植物種類雖不豐富,但地方特有種的優勢作用十分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