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平抑豬肉價格>> 部門措施
 
農業部:我國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防控取得積極成效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9月04日   來源:農業部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防控工作。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農業部及時制定並下發了有關技術規範和方案,指導各地切實落實各項防控措施。通過採取及時組織開展疫苗研製、抓好重點地區免疫、加強疫情監測和報告等一系列綜合防控措施,全國疫情已得到遏制,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防控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農業部有力有序有效地開展防控工作

    我國南方部分地區發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以來,農業部及各地獸醫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領導同志批示精神,堅持“加強領導、密切配合,依靠科學、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斷處置”的防控方針,實施免疫為主的綜合防控措施,加大科技攻關力度,有力有序有效地開展防控工作。隨著各地免疫等防控措施的逐步落實,疫情得到有效遏制。一是通過加強疫情監測和流行病學調查,正確分析和把握疫情發展態勢,通過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疫情仍呈點狀散發,沒有大範圍暴發流行。二是疫情發生幾率明顯下降。7月份發病數和死亡數分別比6月份下降51.5%和35.9%。三是發生的所有疫情均被有效控制在疫點上,沒有造成擴散蔓延。目前,我國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整體疫情態勢平穩,已初步得到遏制。

    為加大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防控力度,農業部及各地獸醫部門主要開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及時制定並下發了《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防治技術規範》、《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免疫技術規範》和《豬病免疫推薦方案》,指導各項防控措施。二是抓好重點地區和重點豬群的免疫工作,在新型疫苗供應緊張情況下,重點保證長江流域省份免疫需要,把種豬和母豬作為免疫重點,有效保護養豬業持續生産能力。截止8月28日,各地共使用豬藍耳病疫苗3.8億毫升,免疫生豬近1.5億頭。三是加強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監測報告。對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實行快報,一旦發現可疑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情,及時上報、迅速確診,確保在第一時間採取撲疫措施。四是加強産地檢疫和屠宰檢疫,強化生豬調運、交易和屠宰等環節的執法監督,防止疫情跨區域擴散蔓延。五是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和應急工作程序,加強應急隊伍建設和物資儲備,提高應急處置能力。截止8月28日,農業部共派出94個督查組和專家組,共253人次,指導各地防控工作。六是加大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防控知識宣傳力度,普及疫病防控知識,提高廣大養殖者防疫意識。

    同時,農業部高度重視舉報疫情核查工作,除由各級獸醫部門網絡直報疫情外,向社會公佈了農業部和各省獸醫部門舉報電話,及時核查各種渠道舉報的疫情。對謊報、瞞報、漏報疫情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嚴肅處理。

    科學鎖定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病原

    2006年夏季,我國南方部分地區發生豬“高熱病”疫情後,為追查疫源,提高防控成效,農業部組織有關專家深入疫區採集病料,多次進行聯合會診,同時組織病理、病毒、細菌等多學科專家聯合攻關,從病毒、細菌、寄生蟲等三個方面對豬“高熱病”的病因進行調查。採用免疫組化分析、全基因序列分析、回歸本動物感染實驗等技術手段,逐一排除了非洲豬瘟、尼帕病毒等烈性傳染病以及其他寄生蟲病,于2006年9月鎖定新的變異豬藍耳病病毒是誘發豬“高熱病”的原因。10月,對分離到的病毒進行全基因序列系統鑒定,發現樣本病毒同傳統的藍耳病病毒相比,在NSP2區缺失30個氨基酸。2007年1月,農業部專家組對變異豬藍耳病病毒開展了致病性研究。在上述試驗和研究基礎上,經專家綜合分析和反復質疑、論證,最終確定變異豬藍耳病病毒是豬“高熱病”的原發病因,定名變異豬藍耳病病毒為“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這個結論,得到了國內學術界專家普遍認可,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知名學術刊物發表後,也得到了高度關注和好評。

    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實踐證明,遵循疫病發生發展規律,利用科學手段,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是贏得防控勝利的關鍵。只有依靠科學,不斷推進科技進步,才能有效控制動物疫病。高熱病病原鎖定後,農業部及時組織研製成功疫苗、診斷試劑,為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

    我國研製生産的疫苗安全有效

    2006年9月,經專家多次實驗和反復論證,鎖定了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病原。為有效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情,農業部及時部署有關科研單位加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滅活疫苗研製,先後完成基礎細胞批建立、疫苗種毒批生産、疫苗安全性試驗、攻毒保護試驗等大量實驗室研製工作,制定了較為完善的疫苗製造及檢驗規程。研究結果表明,疫苗單劑量、單劑量重復和超劑量接種仔豬和成年豬是安全的,疫苗的免疫攻毒保護在80%以上。經對疫苗進行臨床試驗和區域免疫實驗驗證,獸藥審評專家委員會審評認為,該疫苗安全、有效、質量可控。

    在高致病性藍耳病疫苗研製和評價過程中,農業部一是堅持嚴格依照獸藥管理法律法規進行,依法開展審評評價工作;二是堅持以科學實驗為基礎。以嚴謹的科學態度,對大量試驗數據進行了復核;三是堅持以臨床應用效果作為疫苗再評價的依據,在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方面,獲得大量可靠的實驗數據。

    疫苗生産使用過程中,農業部採取赴企業督查、派駐廠監督員、對疫苗使用全程跟蹤等措施,加強疫苗質量和使用效果監管。疫苗優先在重點地區和重點豬群(種豬、母豬)使用。隨著免疫工作的推進,疫情大幅下降。目前,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進一步驗證,免疫過的豬群沒有再發生疫情。截止8月28日,共生産豬藍耳病滅活疫苗4.4億毫升,向各地調撥3.8億毫升。

    豬藍耳病不會感染人和其他動物

    豬藍耳病又稱“豬繁殖與呼吸障礙綜合徵”,是由豬繁殖與呼吸障礙綜合徵病毒引起,以成年豬生殖障礙、早産、流産和死胎,以及仔豬呼吸異常為特徵的傳染病,是一種免疫抑制病,常常繼發其他病原感染,不是人畜共患病,不感染人。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將其列為法定報告動物疫病,我國列為二類動物疫病。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都發生過豬藍耳病。1987年,該病在美國首次被發現,1990年傳入歐洲,此後疫情很快遍及美國、加拿大、德國、荷蘭、比利時、西班牙、英國等多個歐美國家。1993年日本、韓國發生豬藍耳病疫情,1996年我國在豬群中分離到藍耳病病毒。目前,全世界主要養豬國家均有該病。

    豬藍耳病病毒可感染各種年齡的豬只,但並不感染人和其他動物。豬藍耳病並非人畜共患病,這是國際獸醫學術界公認的事實。到目前為止,世界各地均沒有豬藍耳病病毒感染人的報道。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等有關國際組織也沒有將豬藍耳病列為人畜共患病。我國自2006年夏季發生該病疫情以來,在疫病防控過程中,農業部門與衛生部門密切配合,加強對接觸人群的調查。迄今為止,沒有發現人感染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情況。

    積極參與和支持動物防控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2006年,農業部及時組織多學科專家聯合開展“高熱病”疫情攻關,從病毒、細菌、寄生蟲等三個方面對豬“高熱病”的病因進行調查,採用免疫組化分析、全基因序列分析、回歸本動物感染實驗等技術手段,經過專家綜合分析和多次復核,確定變異豬藍耳病病毒該病毒是豬“高熱病”的原發病因,定名為“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農業部堅持實施“加強領導、密切配合,依靠科學、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斷處置”的防控方針,實行免疫為主的綜合防控措施,防控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時,農業部高度重視並積極參與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國際合作,會同有關部門,密切配合,不斷完善合作機制,拓寬合作領域。

    一是及時通報重大動物疫情。農業部嚴格按照有關國際組織要求和與有關國家的協議,及時向有關國際組織、各國駐華使館通報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情及防控情況。同時,還通過《獸醫公報》每月向國際社會通報動物疫情以及監測情況,並以召開駐華外交使節通報會、有關國際組織駐華代表通報會議、新聞發佈會等形式,及時向國際社會通報重大動物疫病防控進展。2006年夏季,在部分地區發生不明原因豬病疫情尚未確診病因的情況下,農業部就多次通過報紙、網絡等媒體及時發佈疫情信息和防控政策,並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等國際組織通報了有關情況。2007年5月初廣東雲浮發生豬疫情後,農業部先後兩次將有關情況向聯合國糧農組織(FAO)、OIE等有關國際組織進行通報。此後,我國一些省份先後發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情,農業部也向FAO、OIE作了後續報告,通報了全部疫情情況。關於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研究成果,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專家已經在今年6月《PLOSONE》上發表。

    二是不斷加強與有關國際組織的交流合作。農業部不斷完善與有關國際組織的合作機制,建立了與衛生部、FAO、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四方聯席會議制度。積極參與FAO、WHO與各駐華使館吹風會。邀請國際組織專家來華考察,派員參加有關國際會議,參與分析、研討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形勢、防控政策、防控技術。公佈了高致病性豬藍耳病以及全部禽流感病毒基因序列,向WHO有關實驗室提供23株禽流感病毒毒株,支持國際社會疫苗研發工作。積極與FAO就高致病性藍耳病防控合作進行交流。FAO有關官員表示,FAO和中國一直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我國及時向FAO等國際組織通報了疫情和防控情況,並積極分享科研成果。8月27日-31日,農業部還邀請FAO動物衛生專家赴四川、重慶考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防控情況。

    三是積極協助有關國家和地區防控重大動物疫病。農業部不斷加強與有關國家在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等重大動物疫病流行病學調查、早期預警預測、實驗室檢測、臨床診斷和治療等領域的技術交流合作,為東盟國家、太平洋島國等國家和地區舉辦培訓班、派出專家組,協助制定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方案、完善技術措施。應有關國家請求,農業部及時提供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苗供試用,並將派專家幫助確診藍耳病疫情。農業部還向越南、蒙古、朝鮮、印尼、埃及、巴基斯坦等國家援助或出口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病疫苗,向亞洲、非洲部分國家提供700多萬元防控物資援助。

    四是積極與有關國家開展交流合作。農業部不斷完善重大動物疫病防控雙邊、多邊交流與合作機制,主導和參與制定《中國-東盟聯合新聞聲明》、《昆明倡議》、《北京宣言》、《禽流感防控多邊援助資金框架報告》等多個重大動物疫病雙邊、多邊防控合作機制文件,推動完善全球防控交流與合作機制,積極開展交流合作。今年以來,農業部在與歐盟及英國、越南等國獸醫高級官員的會談中,全面通報了中國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情及防控工作情況,並共同研究了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診斷、防控等有關問題。

    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做出負責任的鄭重的政治承諾,採取了切實有效的行動;中國政府以對地區和全球事務高度負責的態度,積極倡導和參與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在區域防控合作中發揮了領導作用。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評價我國所採取的預防為主、免疫與撲殺相結合的綜合防控措施,以及應急處理、疫苗研發、科技攻關和法制建設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認為中國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成效明顯,重大動物疫病疫苗研發能力世界領先。有關國家高度評價中國政府以積極務實地態度,及時提供技術、物資和資金支持,幫助加強重大動物疫病防控能力建設,協助控制重大動物疫情,認為中國與其在重大動物疫病防控領域開展的務實合作是傳統友誼的體現,是雙邊合作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