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上海世博會>> 重要信息
 
韓正:上海世博會是中國獻給世界的一首和諧樂章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18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上海3月18日電(記者 吳宇)據聯合國統計,2007年,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將第一次超過全球人口的一半。城市化步伐加快帶來的能源、環境、衛生、居住、安全、貧富差距等問題日益凸顯。在這一具有轉折意義的歷史時刻,一屆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的綜合類世界博覽會,正在中國上海積極籌備。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這裡將成為全球20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探索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中心舞臺”,上演長達半年之久、預計有7000萬人次參與的和平歡聚。

    一位居民在新建的“三林世博家園”內的世博會倒計時牌旁走過(3月3日攝)。 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曾經是“貧民區”、“污染區”的上海世博會園區佔地5.28平方公里,是世博會歷史上面積最大的一屆,原住居民1.8萬多戶全部搬出,並順利入住兩個配套新建的“世博家園”,戶均住房建築面積擴大到75平方米左右。新華社記者 任瓏 攝

    上海市委代理書記、上海市市長、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執行委員會主任韓正説:“上海世博會是由中國舉辦、上海承辦的全球盛會。這屆世博會的主題,體現了迅速成長的中國對經濟與社會發展模式的創新和思考,是中國獻給世界的一首和諧樂章。”

    上海:拿出中心城區百分之一土地辦博

    上海世博會園區佔地5.28平方公里,約佔上海中心城區面積的百分之一,是世博會歷史上面積最大的一屆。這並不是主辦者刻意創造第一,而在於這片市中心黃浦江兩岸的“貧民區”、“污染區”積重難返,亟須改造:居民多達1.8萬多戶,但戶均建築面積僅30平方米;特別是在棚戶區,往往數代同堂,幾個家庭同擠一屋。與居民區交錯混雜的272家企事業單位,既有造船、港口機械等行業的百年老廠,也有鋼鐵、化工、發電等污染企業;高聳的煙囪、生硬的塔吊、破舊的房屋,包裹著上海的母親河黃浦江長達8公里,讓城市多了幾分蒼老與滯重。

    出人意料的是,短短兩年時間,“世博會園區搬遷”這一上海有史以來動拆遷量最大的單體工程,已勝利在望。截至今年2月底,1.8萬多戶居民全部搬出,並順利入住兩個配套新建的“世博家園”,戶均住房建築面積擴大到75平方米左右;世博會園區拆除的各類居民房屋建築面積共計110萬平方米,相當於目前中國內地第一高樓上海金茂大廈建築面積的近4倍;272家企事業單位大多已經完成或正在搬遷,整個園區已騰出50%的土地供世博會工程和配套市政項目建設;在危棚簡屋和污染廠房舊址上新栽的大片綠樹映襯著滾滾不息的黃浦江水,讓人對這座仍處在大變遷中的城市未來,油然而生無限憧憬。

    “世博會還沒舉行,我們已率先嘗到了世博會結出的果實。在新房子裏過第一個春節,真覺得苦盡甘來,生活越來越有滋味。”56歲的動遷居民鄒淑芳説。

    同濟大學教授、上海世博會園區總規劃師吳志強認為,中國打破了歷屆世博會在居民稀少的空曠場地興建園區的慣例,選擇了舊城改造這一最難啃的“硬骨頭”,顯示出中國政府借舉辦世博會契機調整産業結構、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百姓生活、創造和諧社會的堅定決心。

    以和諧的“世博軟體”吸引全球智慧與創新

    如果説現代化的園區建設是舉辦世博會的硬體基礎,那麼主題則是世博會的靈魂,演繹好主題是成功舉辦一次高水平世博會的關鍵;而相關的知識産權保護,則決定參展方願不願意將自身最高水平的創新成果和經驗智慧拿到世博會展示,進而關係到世博會的精彩程度和民眾參與熱情。

    上海世博會主題演繹在今年年初塵埃落定。在“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之下,確立了五個副主題:“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經濟的繁榮”、“城市科技的創新”、“城市社區的重塑”以及“城市和鄉村的互動”。主題演繹集中回答三方面問題:什麼樣的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什麼樣的生活觀念和實踐讓城市更美好?什麼樣的城市發展模式讓地球家園更美好?作為世博會展示重點的中國國家館,確立了“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為主題,將系統展示以“和諧”為核心的中華智慧。

    在世博會知識産權保護領域,繼2004年12月1日國務院頒布實施《世界博覽會標誌保護條例》之後,作為上海世博會領導決策機構、由國務院近30個部委組成的世博會組委會,又於今年初審議通過了《2010年上海世博會知識産權保護綱要》。《綱要》明確規定:“除中國法律允許的情形外,上海世博會組織者將禁止未經許可對各國參展者的展覽、論壇和表演進行錄音、錄像、攝像和現場直播的行為”;“上海世博會組織者將為各國參展者的展品提供展覽證明,以使會上首次展出的發明創造在展出之日起6個月內在中國申請專利時不喪失新穎性,使各國參展者在上海世博會上展出物品首次使用的商標在自展出之日起6個月內在中國申請商標註冊時可以享有優先權”。

    上海世博局副局長周漢民強調,《綱要》一定程度上可視為國務院行政規章。中國政府為一次大型國際活動的成功舉行接連制訂頒布知識産權保護規章,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這為最終把上海世博會辦成一屆新思想、新創意、新發明、新創造的和諧聚會奠定了法制基礎。

    與國際社會共襄盛舉

    上海世博會執委會負責人告訴記者:2006年以來,上海世博局累計接待了50多個國家的380多批次政府官員和企業代表來訪。2006年3月啟動上海世博會國際招展工作後,截至今年3月12日,已有105個國家和15個國際組織確認參展,其中已有14個國家和國際組織任命了政府總代表或項目協調人。預計今年這一目標可達到170個。

    除了面向主權國家、國際組織以及國內外著名企業招展外,上海世博會組織者還根據主題需要,與聯合國人居署、國際展覽局等國際組織和國內主管部門合作,特別規劃了一個佔地約10-12公頃的“城市最佳實踐區”,面向全球有代表性的城市招展。這個最佳實踐區將圍繞能源、環保、交通、就業、社區建設等“棘手”問題,引進當前已經實施並可對未來城市生活起到示範、引領作用的成功案例,通過在模擬街區中的運轉實踐,集中展示現代城市發展的最新理念。目前,這一世博會歷史上的首創之舉已得到全球近百個城市的積極響應。

    上海市副市長、上海世博會執委會常務副主任楊雄強調,2010年上海世博會是第一次在發展中國家舉辦的綜合類世博會,中國與一些多次舉辦過世博會的國家相比,在舉辦經驗方面還存在許多差距。因此,積極開展國際招展,與國際社會共襄盛舉,是上海世博會籌辦和舉辦工作中的重要原則。

    自2002年12月申博成功後,上海世博局已連續四年與國際展覽局合作,每年舉辦一屆世博會國際論壇;並於2006年開始舉辦每年一度的國際參展方事務會議,虛心聽取各國專家以及參展方對中國舉辦世博會的意見和要求。

    國際展覽局秘書長洛塞泰斯説:“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也是城市主要的存在目的。”他認為,上海世博會將會為世界打開一扇人與人、人與資源、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