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世界期刊大會>> 最新報道
 
數字媒體將成主流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5月16日   來源:新聞出版總署

    5月14日,世界期刊界目光聚焦北京,在第36屆世界期刊大會上,與會者共商期刊界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其中數字化發展策略及期刊新型數字平臺的探討成為矚目的焦點之一,雖然與會者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但大家都面臨著相同的挑戰與問題,通過探討交流,與會者一致認為數字媒體將成為今後出版的主流,前途無限光明。

    新媒體:傳統媒體發展的必由之路

    在談到新媒體發展趨勢時,與會者認為,新媒體不是傳統媒體的電子化。雖然很多傳統雜誌在做新媒體,但更多的是簡單複製平面媒體的內容。實際上新媒體的發展並不是這樣,真正數字化發展一定要從品牌延伸的角度找到數字化發展的策略。同時,新媒體的出現並不會取代傳統媒體,但無可爭議的是,今後傳統媒體的發展一定離不開新媒體。我們必須重視新媒體在很多功能運用上的作用,比如電子商務、即時通訊、網絡遊戲等等,其實這些功能也為傳統媒體融入新媒體提供了優勢。

    中國瑞麗集團副總裁劉丹暉認為,傳統媒體向新媒體發展的優勢體現在成熟的內容經驗,強勢的編輯力量,大量原創的內容資源,當然還有傳統媒體的品牌,忠實的讀者,以及既有盈利模式的相互補充,在發展新媒體過程中有兩點至關重要,首先,要找到可行的盈利模式,不是為了做新媒體而做新媒體;其次,一定要充分了解新媒體規律,包括要熟悉傳統期刊媒體經驗的執行團隊。

    傳統媒體面臨著許多困境或者挑戰,同樣,新媒體也面臨著挑戰與發展機遇。事實上,讀者角色是在不斷改變的,無論下一步該怎麼走,整個環境的變化都將是非常重要的。對此,商業週刊社長俞國定指出,傳統媒體要從互聯網吸取經驗,跟進科技的變化,同時,需要不斷適應新媒體的變化。更重要的就是創新,基於原有産品的價值,我們需要在所有現有媒體中發現新的價值,所有新的科技,都將會為傳統媒體帶來新的機遇。

    對於創新,英國EMAP消費傳媒集團總裁保羅·基南也表示了相同觀點,他説,"我們應該考慮怎樣能夠利用讀者中的創新性,把業餘者的創新或者當地的一些內容提供商所提供的內容轉變成真正的專業內容,而且我們也會把這種轉變的專業內容進行打包或者包裝最後上市。"

    保羅·基南借鑒集團自身實踐經驗介紹道,"我們業務中的所有雜誌都受到電子業的影響而進行改變。公司在在線、移動、數字産品等方面都做了較多投入,以此保護集團收入,而且也希望能夠有更好的增長,因為我們相信我們的産品、我們的品牌以及我們和客戶之間的關係將會在未來給我們帶來更好的收益,而且數碼媒體的確也改變了經營模式。"

    "品牌是'過濾器',假設消費者信任品牌,就會購買這個品牌。"美國Rodale公司總裁兼CEO史蒂文·普萊斯特·墨菲介紹説,包括在線業務,還有和客戶之間的關係要更好地發展,品牌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品牌使得人們能夠更加有信心。怎麼推廣品牌呢?就是把推廣及內容緊密地結合起來,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戰略。

    數字化是必然趨勢

    IDG全球常務副總裁熊曉鴿在發言中指出,驅動中國經濟不斷發展的主要因素是科技的發展。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互聯網為我們的生活、經濟帶來了巨大變化和影響,因為經濟不斷地發展,所以,包括網絡也需要有一個非常快速的發展,更快的反應,但沒有改變的是人的因素,人們可以通過互聯網來獲取更高質量的內容,通過獲取這些高質量的內容信息,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

    現在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互聯網用戶國,並且中國有四億以上的手機用戶,這些數據都是非常令人驚訝的,中國移動的用戶已經超過了3億,這個數字已經遠遠超過整個手機保有量的一半以上。但是,整個廣告市場有多大?整個的市場發展趨勢是什麼樣?企業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就是要盈利,如何去盈利,這是需要考慮,需要關注的。

    根據以上提到的需求,IDG提供了許多互聯網服務。我們看到,互聯網的增長速度比傳統媒體增長速度要快得多。同樣,我們也看到,互聯網的廣告業務在2005年已經超過傳統媒體的廣告收入。對於傳統媒體的同行們,大家應該做什麼?對於B2B以及技術層面,我們需要提供更好的技術、更好的方案,讓受眾獲取更多的信息。從B2C的層面來説,現在,是一個融合的過程。同樣提供更多消費網絡的內容還包括EDN,現在EDN的網站已經成為中國IT最大的門戶網站。所有的媒體都是相補的,所以,不同媒體都需要緊密合作,最終實現為用戶提供更高質量的內容。

    美國波士頓顧問集團合夥人約翰·羅斯在經驗介紹中指出,首先,我們需要覺察到整個環境的變化,如果了解不到這些變化,可能無法更深層地了解變化所引發的影響。

    我們必須緊密關注到自己的競爭對手的一切戰略,了解競爭對手是誰。同樣,我們要了解我們的客戶群是誰,他們是如何獲取這些信息,如何進行這些信息的交流交換。

    其次,重新審視整個運營模式,包括整個企業的內部,包括市場環境的變化,需要加深對這些變化的理解。因為根據調查研究,95%的會議都是僅僅討論到企業如何完成年度的計劃,但是我們需要更多地關注到整個市場環境的變化,包括像移動內容,或者蒐集網絡的雜誌等,包括渠道方面的一些問題。當然,這裡要提到對於市場上那些非常成功的企業來説,他們會有不同的員工,不同的人群來關注整個企業的市場變化。他們會不斷地嘗試,然後不斷地進行試驗,關注這些試驗所産生的變化是什麼,然後這些變化的影響又是什麼。所以整個的變化又需要整個機構,包括不同的部門的協調應對。

    根據IDG調查顯示,僅有25%的傳統媒體希望向新媒體轉變,但互聯網肯定是將來數字化出版的一個趨勢,我們需要考慮不同的市場變化,面臨這些挑戰,總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

    國際期刊聯盟執行主席唐納德認為,業界要關注到市場的變化,關注到競爭者的戰略,分享自己的經驗以及同行們的經驗。同時,需要自己不斷實驗,試著去使用移動的內容,提供移動的服務,更需要向新的技術、新的應用、新的基礎設施的建設投入更多的資金。通過實驗和測試,搜索引擎也好,網絡也好,在這方面,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實地的試驗或者測試。當知道自己將來的發展方向時,就需要大量的資金,這種方式可以使得整個企業運營有了非常大的改進。

    缺乏技術人力資源以及新媒體的人才是業界面臨的一大問題。因為許多技術人力資源方面的缺乏,導致整個媒體行業的發展滯後,所以要審慎選擇技術人才。因為,每一個企業都有一個不同的企業商業模式,企業人是沒有辦法了解到整個企業的戰略和企業運營模式的。

    對於數字媒體的盈利,廣告仍是關鍵環節,品牌可以讓公司吸引更多的商業廣告,而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也會吸引並提供更多的業務。但很多用戶不想獲得廣告,對於這一問題又該如何理解?嘉賓詹爾斯·裏克特認為,用戶不是不需要廣告,而是不需要沒必要的廣告。我們到底關注的是哪些人群,我們所關注的是高附加值的內容,因為這些內容是人們希望付費得到的。

    手機傳播前景無限

    在發展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手機越來越普及,擁有手機的人口年齡也正在下降,而且手機正在進入生活的各個領域。所以在手機領域,手機之間已經形成了一種互聯的網絡。

    手機傳播對於現代社會已不陌生,它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使用,同時,能夠幫助經營者確認客戶的分類,荷蘭Mowave公司首席執行官詹爾斯·裏克特強調,"人們並不分享手機,並不像看電視是共同的分享設備,它只能是單獨使用,根據這一點手機可以優化移動的服務。"

    中國Cgogo科技有限公司CEO朱波指出,"新媒體本質的區別就是媒體的移動性大大增加"。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媒介的方式都是移動的,在許多平臺上面,對於全球的用戶來講,如何在移動的過程中讓信息的傳遞率能夠高效,這是一個挑戰更是一個機遇。觀察市場佔有率不難發現,市場佔有率一定是有新技術所支持的。

    手機傳播在日本很有市場,據日本移動內容論壇發起人岸原孝昌介紹,目前日本90%的手機用戶已經與因特網連接,70%的用戶已經與3G技術聯絡起來。對業界而言,手機技術的市場到底有多大?調查顯示,日本人閱讀雜誌的數量已經有很大下降,一般25%的人可能花十幾分鐘看雜誌,但是大多數人還是一天當中沒有太多的時間來翻閱雜誌。正因為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再來閱讀這些紙質雜誌,所以手機傳播的前景很廣闊。

    詹爾斯·裏克特介紹説,在研製産品前首先要考慮到顧客需求。必鬚根據用戶的需求來定制技術。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之上才可以研製出高質量的受歡迎的産品,同時,通過終端用戶的信息以及經驗,發現更加合適的産品。

    Mowave公司根據不同的客戶群的要求設置不同的研製小組,對用戶需求加以滿足,比如在廣告領域,有專門的研製小組進行定期的調研,對一些內容的下載率進行一定的統計,在進行下一步技術以及産品的研發方面把這些調查結果運用其中,使産品的研發更具針對性。

    同時,手機媒體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對其他媒體進行下載,對手機媒體的內涵進行一定的豐富。在整個大的系統當中,信息的容量是包羅萬象的,通過手機媒體可在網絡上接觸任何信息,搜索到對用戶最直接有用的內容。

    手機傳播等形式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它並不是單一的,但相對於傳統媒體,管理這些內容也是值得關注的。

    新型數字化平臺對於銷售商、廣告商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內容分配上,雜誌必須要有一定的定位,這是移動廣告的武器,對於移動的廣告商來説他們必須針對不同的人群進行設計,根據用戶需求進行宣傳,這樣才能夠真正吸引客戶。

    通過日本數碼發行業可以看到,2005年50%的電子發行物採用移動技術進行,預計2010年整個市值將是2005年的3倍,這一趨勢非常驚人。比如在日本有一個叫做魔術島的計劃,在使用了3G技術以後,它的瀏覽率與日俱增,有1.6億的瀏覽率,瀏覽人也已經從青年擴展到中年。

    如果大家認為移動技術只是僅僅與印刷技術進行簡單的結合那就錯了。2005年日本將印刷技術進行了新的整合,對印刷的選擇性有了一個很好的界定。一方面可以使新的內容更好地適應讀者的需要,另一方面,移動技術為大家提供了一個更好的平臺。(記者 李雪昆)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