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月8日,天津港今年完成貨物吞吐量突破2億噸,集裝箱突破400萬標準箱,雙雙超過去年同期水平。據統計,天津港吞吐量的70%以上來自我國中西部腹地,內地進出口總值佔到天津口岸進出口總值的50%以上。
海港、空港口岸是天津濱海新區的核心戰略資源。新區地處環渤海灣中心,依託“三北”廣闊腹地,背靠京冀,蘊藏著巨大的輻射和帶動潛能。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天津市委書記張立昌説,濱海新區既是天津的新區,也是環渤海的新區、全國的新區,必須打好服務牌、中華牌,創造一流的發展環境,使新區真正成為成本低、回報高、最有吸引力的地區。
樞紐:連接國內外、中西部,構建物流快速通道
來自新疆的美克國際傢俬(天津)製造公司在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立工業園,産品遠銷美歐、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原先從天津進口木材,運到新疆生産,再由天津出口,現在變為直接在天津生産並出口,大大節省了運輸成本。這得益於利用濱海新區的區位優勢。
天津濱海新區是我國亞歐大陸橋東部起點之一,面向東北亞,與日、韓兩國隔海相望。1994年初,天津市委、市政府提出用10年左右時間基本建成濱海新區。如今,新區已建成比較發達的陸路交通網絡、國際性的深水大港、北方重要的航空貨運中心,發揮著連接和溝通國內外、南北方、中西部的樞紐功能。
實施“大通關”後,天津口岸與鄭州、烏魯木齊、呼和浩特、包頭、石家莊和北京合作,實施快速轉關和海陸口岸直通,並先後與西安、成都、烏魯木齊、包頭等地開通集裝箱班列。今年4月,天津與腹地12省市區簽訂《跨區域口岸合作天津議定書》。
天津港通過新疆阿拉山口、內蒙古二連浩特口岸,拓展與哈薩克斯坦、蒙古國等的陸橋運輸。天津港保稅區成為北方規模最大的保稅通道,物流總值的60%是華北、西北及其他地區“大進大出”創造的。
産業:構築高層次結構,輻射帶動周邊地區
11月10日,天津市委八屆八次全會通過的《關於加快推進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意見》確定了新區的功能定位:立足天津、依託京冀、服務環渤海、輻射“三北”、面向東北亞,努力建設成為高水平的現代製造和研發轉化基地、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宜居的生態城區。
濱海新區培育和壯大了電子通訊、石油開採及加工、海洋化工、現代冶金、機械製造、生物醫藥、食品加工七大主導産業,工業利潤率達到7%以上。天津市委常委、濱海新區管委會主任皮黔生介紹説,其中電子工業産值佔全國7%,無縫鋼管的産量佔全國12%,汽車産量佔全國10%。全國1000多家企業為新區的産品配套。新區已涌現出泰達創業中心、天津大學科技園、強芯半導體芯片等一批研發中心,成為先進技術的承接地和擴散地,構築了高層次的産業結構。
天津市發改委主任李亞力説,新區空間和産業佈局形成“T”型結構,沿京津塘高速公路和海河下游建設“高新技術發展軸”,沿海岸線和海濱大道建設“海洋經濟發展帶”,在軸和帶的結構中,建設宜居的生態城區和7個産業功能區,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産業升級。
改革:先行先試,發揮示範效應
計劃于明年2月開業的渤海銀行第一大股東是濱海新區的泰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渤海銀行董事會主席羊子林介紹説,這家全新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發起設立,就引進境外著名金融機構渣打銀行作為戰略投資者,吸收私營企業和自然人參股,開業初期將把業務重點放在環渤海地區。
天津市市長戴相龍在研究濱海新區發展規劃時説,濱海新區既是經濟新區、社會新區、生態新區,也是綜合改革實驗區。《關於加快推進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意見》明確提出,要使濱海新區成為引領創新潮流、充滿發展活力的綜合改革先行先試區。
在深化改革中進行綜合試驗,新區將推進混合所有制經濟改革,加快國有、個體私營、三資和集體等多种經濟成分相互融合。先行建立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和運行機制,為環渤海和北方地區積累新的經驗,發揮示範效應。(陳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