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十一五”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我們的國家要走建設創新型國家之路,要把自主創新作為科技發展的戰略基點,要培育一批自主知識産權和自己的知識品牌。這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我們國家新時期發展方向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我們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選擇。
要建設創新型國家,必須大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要自主創新,必須擁有更多的自主知識産權。這樣一個相輔相成、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統一體,已經凝聚成全黨和全社會的共識。溫家寶總理在今年全國科技獎勵大會上的講話中特別強調:“真正的核心技術是錢買不來的,只有擁有了重大的科技創新能力,擁有自主知識産權才能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才能享有受人尊重的國際地位和尊嚴。”
擁有更多的自主知識産權與推動和保障自主創新,具有天然的聯絡。從某種意義上説,不掌握自主知識産權,不佔有自主品牌,就談不上真正的自主創新,離開了自主知識産權和自主品牌,自主創新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國家知識産權局局長曾經舉過一個例子,很有説服力,他説去年有一個國際權威機構做了一個商標價值的排位,名列第一的是美國的可口可樂品牌,其價值近七百億美元,相當於五千六百億人民幣,即相當於我國湖南省2004年全省的國民生産總值,相當於湖南六千多萬人幹一年的價值,可見知識産權的價值有多大。當年美國人在可口可樂上的創新無疑很重要,而後來的知識産權和品牌更加重要。
所謂知識産權,其主體是專利、商標和著作權。除此,還包括植物的新品種,企業技術秘密、地理標誌等等,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知識産權和知識緊密相連,它是知識創造的財富,是一種無形的財産。知識産權又是法律確認的産權,它和有形財産一樣須受到尊重,受到保護。更為重要是,知識産權是自主創新的基礎,是自主創新的衡量指標,也是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手段。因為自主創新必定要落實到産品上,並最終推向市場。在創新的全過程中,知識産權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先導角色。創新失去了先導,就難以實現既定的目標。
自主知識産權對自主創新的重要作用,已被越來越多的事例所證明。上世紀五十年代初,上海的一位産業工人倪志福,創造發明了“倪鑽”,可謂婦孺皆知,被全世界廣泛應用。遺憾的是那時人們知識産權觀念相當淡薄,其實驗數據毫無保留地向世界公開,結果反被外國人申請了專利,倪志福痛心疾首,他從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位置退下來後,又一頭扎進了他的“倪鑽”裏,率領當年的徒弟們改進創新。2001年底國家知識産權局終於確認其擁有“多尖多刃群鑽”的實用新型專利。可謂“老驥續寫新傳,鑄就價值連城。”
國外的先進經驗和感同身受的事例,給了我們深刻的啟示,知識産權作為國際競爭的一個焦點已經成為現實,在倡導自主創新的今天,我們絕不能忽略自主知識産權這一重要環節。令人欣喜的是,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加入世貿組織以來,我國本來起步較晚的知識産權制度正迅速建立起來。只要我們緊緊抓住擁有自主知識産權這一重要環節,堅持把它作為增強科技競爭力的指標與目標,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就擁有了基礎性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