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政務互動>> 權威訪談
 
知識産權局局長田力普談發揮專利制度重要作用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1月09日   來源:國家知識産權局

    據統計,國內擁有自主知識産權核心技術的企業,僅佔大約萬分之三,有99%的企業沒有申請專利,有60%的企業沒有自己的商標。所以給國際上的印像是,中國是製造大國,在知識産權方面我們還處在一種比較落後的狀態,很多人説我們的企業是有製造沒有創造,有産權沒知識。像我們國家的大型民航客機,百分之百從國外進口。我國高端的醫療設備、半導體以及集成電路製造設備和光纖製造設備,基本上都是從國外進口的。很多重要的裝備,製造産品的機器,都是從國外進口的:石化裝備的80%、數控機床和先進紡織設備的70%依賴進口,彩電、手機的關鍵技術50%以上掌握在跨國公司手裏,我國的外貿總額已經居世界第三位,但是自主創新的高技術産品僅僅佔外貿總額的2%。

    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産權和知名品牌的企業,有自己的核心技術,也有自己的知識産權,國際競爭力較強。但是,現在我們做得還遠遠不夠。

    記者:最近,某些互聯網上登載了類似“我國垃圾專利比重超過50%”、“問題專利”這樣的消息,這使許多公眾感到很困惑。請您介紹一下這是怎麼回事。

    田力普:在分析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談一談關於“問題專利”和“垃圾專利”這兩個概念。關於“問題專利”,2003年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在題為“促進創新:競爭與專利法律政策的適當平衡”的報告中將其定義為:在授予專利權後,保護範圍過寬或權利本身仍不符合專利法有關規定的專利。關於“垃圾專利”,在國內外正式文件和研究報告中都沒有定義。從網上的有關報道分析,“垃圾專利”實際上指的是那些沒有任何創新內容的專利,這些所謂的“垃圾專利”主要集中在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兩個領域。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明確“問題專利”不等於“垃圾專利”。“問題專利”在一定程度上對技術的發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專利的授權要求具有一定的發明高度,但技術的發展總是漸進的,任何新技術的研發都離不開已有技術作為基礎,絕大多數不具備授予專利權所需要的創造性等條件的專利申請,都或多或少地公開了新的技術內容,這些技術內容構成了技術發展的階梯,所以絕非垃圾。

    其次,我們要明確,網上反應強烈的並不是“問題專利”,而是“垃圾專利”。“垃圾專利”的産生有其客觀原因,我們應當正確地理解和對待。第一,我國專利制度對外觀設計和實用新型領域的專利不進行實質審查,這是造成出現這類低質量專利的客觀原因。外觀設計與實用新型專利申請不進行實質審查,不僅是我國,而且是許多國家都通行的做法。採用這一做法的原因主要是從節約社會成本的角度考慮的。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的創造高度有限,投入的開發成本也不多,申請的數量較大,如果全部都要進行實質審查,將會花費巨大的社會公共資源。所以專利制度採用了初步審查的方式。這一方式在節約社會公共資源的同時,必然帶來良莠不齊的可能性,這是無法避免的。第二,近幾年來,我國地方政府為了鼓勵專利申請,相繼出臺了一些資助政策,這些政策對鼓勵發明創造,提高全民族的創新積極性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由於這些新出臺的政策尚有不完善的地方,比如,以專利申請數量作為衡量標準,於是少數專利申請人出於投機心理,將現有技術不做任何改進申請了專利,以套取資助,這是出現這類專利的主觀原因。

    那麼,該如何有效地避免“垃圾專利”的産生呢?在此方面,我們已經著手在做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已啟動專利法第三次修改的準備工作,力求全面解決專利制度中存在的某些突出問題,其中包括改進外觀設計專利的審查和授權方式,完善實用新型檢索報告制度。二是指導地方政府完善有關的專利費用資助和獎勵政策,建議將資助重點集中在那些具有高技術含量的發明專利上,這樣可以杜絕申請人惡意申請套取資助的現象。三是加強輿論宣傳,引導公眾和企業利用無效程序減少“垃圾專利”的危害,引導專利申請人誠信申請、誠信維權。

    關於最近互聯網上登載的類似“我國垃圾專利比重超過50%”這樣的消息,是嚴重違背事實的。一方面,不能簡單地講“問題專利”等同於“垃圾專利”,二者有本質區別;另一方面,不能將被請求無效的專利中請求成立的(即被無效的)比例(即上述的50%左右),作為“垃圾專利”的比例。因為,被請求無效的專利(每年2000件以內)是所有專利中一個特定的部分,其被無效成立的比例對全部的專利而言不具備普遍性。無效專利的比例達到50%,但是無效專利在總授權專利中所佔的比例卻是非常小的(約為0.2%),同時,被宣告無效的專利中還有一大部分屬於“問題專利”。因此,不能得出我國的“垃圾專利”達到50%的推論。

    這裡需要強調的是,雖然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中出現了少量的“垃圾專利”,但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及其初步審查制度現階段仍然是一種適合我國國情,並與國際規則接軌的知識産權制度,仍然有存在的必要。一方面,我國許多製造産業位於産業鏈下游,創新多以外圍的、簡單的改進技術和再創新為主,這些技術的市場壽命往往十分短暫,因此,發明高度要求低、程序簡單、申請費用低廉、獲權快捷的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制度對於鼓勵和保護權利人的創新和利益無疑是必要的。另一方面,申請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已成為促進我國中小企業形成和擁有知識産權的重要途徑,尤其是近年來已成為中小企業有效實施知識産權戰略、促進自主創新的重要手段。

    記者:當前的形勢發展,或者説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需要,已經將知識産權工作推向了一個更加重要的位置,下一步我們知識産權工作有何打算?

    田力普:最近,《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評論員文章,文章中提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自主創新是第一競爭力。我們覺得這是一個科學的論斷。為了更好地服務於自主創新,服務於建設創新型國家,必須進一步加強知識産權工作。在此方面,我們正在著手幾項重點工作。

    第一,提高對新形勢下知識産權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將知識産權戰略作為國家的一個重要發展戰略,服務於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目標。今年我們已經啟動了制定國家知識産權戰略的工作,根據十六屆五中全會的精神,著力於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這個目標,制定出適合我國國情的知識産權戰略。

    第二,進一步加強政府對知識産權的領導和組織建設,積極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和有效的激勵機制,保護和鼓勵發明人、科技人員從事發明創造的積極性,使我們的發明人、科研人員的創新精神、發明創造積極性不斷得到激勵,不斷迸發出來。因為知識産權創造、知識的創造是由人來完成、由人來實施的,人才是一個最根本的因素。

    第三,幫助和促進企業開發和實施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創新技術。市場經濟的主體是企業,自主創新、形成自主知識産權的主體也是企業,“十一五”規劃建議提出的目標,也是落實到企業,要求企業形成自主知識産權,擁有自主品牌,要有比較強的國際競爭力。企業是搞好知識産權的關鍵。

    第四,切實加強知識産權保護,健全知識産權保護體系,加大保護知識産權的執法力度。保護知識産權實際上是整個知識産權制度運行中的一個最關鍵的環節。尊重他人的知識産權,保護自己的知識産權是非常重要的。要認識到我國加強知識産權保護的動力和根本要求,是産生於我們國家的內部,是我們國家自身發展的內在需求。

    第五,就是要加強知識産權人才的培養,提高全社會的知識産權意識。保護知識産權有賴於全社會全體公民知識産權意識的提高,要激發全民族的創新精神,提高全民族的創造性思維的能力,我們應該有堅定的信念,要堅持弘揚自主創新精神,大力培育知識産權意識,在新的世紀裏,我們一定能夠重現中華文明的燦爛輝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