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春節前回老家探親,在欣喜地看到農村經濟發展、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也看到一些令人堪憂的現象。
在農村的春節乃至冬令農閒時節,除了走親訪友、休養生息外,也是農民兄弟集中享受難得的精神文化娛樂的時候。集體看電影、唱戲文、舞獅子……雖然這些傳統娛樂節目的水準不高,多屬自娛自樂,在外人看起來甚至“土得掉渣”,但畢竟也算是一年勞作之外的新鮮調劑,人們普遍期盼的生活亮點。如今,在如筆者家鄉等的部分農村地區,農民的物質生活正越來越富裕和充實,過去常見的一些傳統文化活動反而變少了。
一到春節,不少農家就只得聚在一起打撲克、摸麻將,有的甚至進行數額不大的賭博活動,農民的孩子就津津有味地守在大人桌邊觀摩“學習”。春節的文化生活乏味如此,平日裏如何也不難想象。一度消失的請神求佛做道場之類的迷信活動,隨著農村經濟水平的提高,在一些地區也有重新蔓延之勢。
賭博迷信活動的危害不需贅言,由此類活動引發的鄰里爭執甚至打架鬥毆現象在農村也不鮮見,對農村下一代的不良影響更在逐漸顯現。同時,由於民間藝人的逐漸老去和農村文化活動的連年缺失,不少地區傳承多年、人們喜聞樂見的地方曲藝等傳統文化項目已經出現斷層乃至消亡的危險。
在中央對新農村建設的20字要求中,明確提到了內涵豐富的“鄉風文明”。讓農民能夠有豐富、健康的文化活動,是一村一地文明鄉風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廣大農村培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必要保證。紹興等地的政府部門腳踏實地“送文化下鄉”、培育農村文化新亮點的活動受到群眾熱烈歡迎,已經印證了農民對符合新時期文化活動的迫切需求。新農村建設,還請給農民的精神文化領域多些關注。(余榮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