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日電 又是一年春風度,即將召開的兩會成為各媒體關注的焦點。為增強兩會報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各媒體週密策劃,精心實施。新華社在拓展報道深度、創新報道形式上下功夫;中央電視臺再次提出今年兩會《新聞聯播》不延時,把更多的鏡頭留給基層代表、委員。
兩會報道是新聞報道改進、創新、提高的縮影。
近年來,新聞宣傳工作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認真貫徹落實“三貼近”要求,改進報道方式,創新報道手段,大大增強了報道的影響力,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會議報道:把時段和版面留給群眾
2004年3月14日19時30分,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一如往常在樂曲聲中結束,歷時12天的兩會報道圓滿結束。讓觀眾感到意外的是,這個多年兩會報道都會超時的新聞欄目,這一年沒有超時,相反,信息量更大了,來自基層代表、委員的聲音更多了。
這樣的變化在從中央到地方的各個媒體中悄然發生著。打開電視,翻開報紙,人們明顯感到,會議和領導同志活動新聞報道比過去更短了,也更好看了。
變化的原因來自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決策。2003年3月,胡錦濤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關於進一步改進會議和領導同志活動新聞報道的意見,要求各級黨委高度重視這項工作,並作為一件大事抓實抓好。
在多方努力下,會議和領導同志活動新聞報道很快呈現出新的氣象:篇幅、字數和時間大大壓縮,報道主題和重點更加突出,吸引力感染力明顯增強。
一些外國駐華記者注意到了這一變化。他們認為,中國媒體有關領導人活動的報道正朝更加開明、開放的方向發展,時效、深度和信息量進一步改善。
改進會議和領導同志活動新聞報道,推動了新聞宣傳工作的改進和創新,有效增強了主流媒體的影響力。一些媒體負責人表示,在改進會議和領導同志活動新聞報道的同時,把鏡頭多對準基層,把版面多留給群眾,新聞報道更好看了。
主題宣傳:多聲部唱響主旋律
為偉大時代縱情放歌,是新聞工作者的神聖使命。近年來,新聞單位圍繞黨和政府的工作重點,深入開展主題宣傳活動,用鮮明的報道基調、生動的報道形式,奏響時代的主旋律。
去年,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等12家中央新聞單位,分三個階段開展了“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型系列主題宣傳活動。在10個月的時間裏,新聞工作者深入各地採訪報道,在重要時段和版面統一推出“落實科學發展觀”專欄,全面展示各地各部門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生動實踐和豐富成果。
在保持共産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中央和各地150多家新聞媒體共同參與推出大型黨史人物專欄《永遠的豐碑》,每天介紹一位黨史上的優秀代表人物、革命先烈和勞動模範,産生廣泛影響。北京市宣武區第一師範學院附屬第一小學學生岳鳴濤説,平時我們總在唱《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當我看了這些先輩們為新中國的建立拋頭顱、灑熱血,我才真正理解了其中的含義。1945年在東北參加革命的離休幹部王忠信説,一座座豐碑為今天的黨員提供了一面面很好的鏡子。
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節約型社會、建設新農村、西藏自治區成立40週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50週年、“經典中國·輝煌十五”……各新聞單位在集中宣傳報道中,根據各自定位,把正面報道同人民群眾的“共鳴點”結合起來,既有各自特點,又形成了合力與聲勢。
典型宣傳:創新提升影響力
一個激情澎湃的時代,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許振超、任長霞、牛玉儒、楊業功、王順友、宋魚水、張雲泉、丁曉兵等一大批新時期的先進典型登上各媒體的顯著位置。他們的英雄業績、崇高精神和生動故事,通過媒體報道,傳遍神州大地,感動著億萬民眾。
典型宣傳是黨的新聞事業的傳統項目,近年來,新聞單位堅持典型宣傳不動搖,堅持提高典型宣傳效果不動搖,大膽創新,努力實踐,深入挖掘先進典型具有時代特徵的崇高精神,著力展現先進典型的本色個性,使先進典型成為弘揚時代主旋律的生動載體。
2004年,典型宣傳在堅持原有形式的同時,首次把新聞網站、都市類報刊、手機短信等新興媒體應用於典型宣傳,豐富了典型宣傳的表現手段。在許振超事跡的報道中,新華網等互聯網站成為典型宣傳的新載體。網民杜鵑説,我一直關注新華網的報道。重點新聞網站就應該多報道這些普通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在任長霞事跡報道中,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和都市類報刊配合傳統媒體形成了英雄頌歌的大合唱。“我敬佩你!”“你的精神永遠活在人們心中!”在人民網,網民留言無聲地表達著他們心中的感動。
在重大典型報道中,電臺、電視臺運用全天直播、為典型人物製作公益廣告、舉辦歌會等多種形式進行典型宣傳,增強了典型宣傳的藝術性、感染力。公安部新聞中心一位同志説,每當我聽到懷念任長霞的歌曲都會熱淚盈眶,一種崇高感油然而生。
先進典型是時代的驕子。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進程中,為先進典型樹碑立傳,讓先進典型的精神激勵華夏兒女奮發圖強,是新聞工作者的光榮使命。
輿論監督:緊扣大局推動工作
2004年,新華社記者采寫的《連闖“紅線”上鋼廠 毀田拆房惹民怨——關於常州鐵本在長江邊違規建鋼廠的調查》一組報道,被業內評價為當年最具影響力的輿論監督報道,並獲得第15屆中國新聞獎。
經濟專家曾這樣評價,“鐵本事件”發生前,固定資産投資過熱“叫而不停”;“鐵本事件”受到查處後,這股投資過熱“一叫就停”。“鐵本事件”也因此成為加強輿論監督的經典案例之一。
在中央和有關部門的支持下,近年來,新聞單位按照輿論監督“一要加強,二要改進,三要事實準確、把握好度”的要求,在監督對象、報道選題等方面積極探索,注意從中央明令禁止、群眾深惡痛絕的結合點上選擇典型材料,努力使輿論監督報道揭示的問題更有針對性,選擇的案例更具典型性,使報道對全局産生典型意義。湖南嘉禾拆遷事件的報道促進了行政許可法的貫徹實施,安徽阜陽劣質奶粉事件的報道促使有關部門把食品質量和安全問題提到重要議程,西安假彩票事件的報道促使各級政府和執法機關高度重視誠信建設。這些産生廣泛影響的報道充分説明,輿論監督和黨、政府執政理念一致,都是為了維護人民利益、推動實際工作。
突發事件:“第一落點”搶先機
2004年1月23日,廣西隆安縣丁當鎮發生禽只大面積死亡疫情,27日,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確診疫情為H5N1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當天即向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通報疫情及採取的措施,並通過各大媒體向公眾通報。
國際輿論對中國政府的負責態度表示讚賞,各大網站的BBS上,網民對政府和媒體表示了高度信任和支持。由於處置得當,措施得力,禽流感疫情很快得到控制。
禽流感報道是黨中央、國務院要求進一步改進和加強國內突發事件新聞報道的結果。
國內突發重大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刑事案件、公共安全事件等,往往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和國內外輿論的熱點。近年來,爭取輿論引導“第一落點”,力爭第一時間發佈權威信息,成為新聞宣傳部門貫徹中央要求、重點改進和加強的工作之一。
中石油川東鑽探公司井噴特大事故、北京密雲燈展踩踏事件、松花江水環境污染事件……這些突發事件的及時報道,保證了公眾的知情權,有效遏制了謠言和小道消息的傳播。
“近年來見諸媒體的突發事件大大增加了,這是因為媒體對此類事件更加關注了,消息來源及時暢通了。”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一位老師説,通過應對突發事件,政府的危機管理能力進一步提高,公眾的心理承受能力大大增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