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政務互動>> 權威訪談
 
文化部副部長談“十一五”期間的新農村文化建設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6月15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6月15日電(記者 周瑋) 近年來,我國農村文化建設力度不斷加大,農村文化建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初步形成,農村文化活動日益豐富和繁榮。日前,新華社記者就新農村文化建設的進展、“十一五”期間將採取哪些新舉措等問題,採訪了文化部副部長周和平。

    群策群力 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初現規模

    隨著農村文化建設力度的不斷加大,文化工作在提高廣大農民群眾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促進農村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周和平表示,農村文化建設在三方面取得了較大成效:

    一是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得到加強。多年來,各級財政部門關心支持農村文化建設,不斷加大對農村文化建設的投入力度,為農村文化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國家發改委從2002年到2005年投資4.8億元,用於扶持縣級文化館、圖書館設施建設,三年間全國共補助縣級圖書館、文化館建設項目1078個。到“十五”期末,基本實現“縣縣有圖書館、文化館”的目標。

    二是實施了重點文化工程,為農民群眾服務的文化資源更加豐富。近幾年,文化部和財政部聯合實施了一些重大有影響的文化項目,成為推動農村文化事業穩步發展的有效手段。如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對文化信息資源進行數字化加工和整合,並通過衛星、互聯網和光盤等傳輸渠道為社會公眾服務。工程實施以來,中央財政累計投入1.45億元,地方累計投入達2.5億元,數字資源量已達到34TB(1TB數據量相當於25萬冊電子圖書或926個小時視頻節目),依託公共圖書館、縣文化館、鄉鎮綜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動室,建成各級分中心和基層服務點4756個;與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合作,共建基層服務點14.6萬個,與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合作,共建基層服務點16萬個。

    三是農民自辦文化有了很大發展。在各地農村,農民自辦文化悄然興起,成為新時期農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國辦文化的重要補充。許多地方農民以家庭為單位開展文化活動,發展農家文化大院和文化中心戶,建設庭院文化,不斷豐富活動內容,充實活動內涵,農民參與文化建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了很大提高。

    農村文化建設相對滯後 存在三個“不適應”

    “農村文化建設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與農村義務教育、農村公共衛生等相比,農村文化建設還相對滯後。”周和平説,農村文化建設存在三個“不適應”,即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要求不適應,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要求不適應,與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不適應。

    城鄉文化發展水平差距較大,農村文化投入明顯不足;文化基礎設施落後,現有資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為農村群眾服務的公共文化機構運轉存在較大困難;文化産品、文化服務供給不足,為基層提供的公共文化資源總量偏少、質量不高。周和平説:“這些問題的存在,已經影響到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影響到了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必須予以重視,認真加以解決。”

    “十一五”期間五項措施加大農村文化建設

    “農村文化建設是各級政府所應承擔的公共責任,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必然要求。”周和平説,各級文化部門將圍繞構建結構合理、發展平衡、網絡健全、運營高效、服務優質、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目標,以維護公民基本文化權益為出發點,以滿足人民群眾基本精神文化需求為目的,加大農村公共服務建設的力度,不斷提高農村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努力開創農村文化建設新局面。在“十一五”期間,將採取五項措施加大農村文化建設。

    一是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形成較為完備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網絡。以政府為主導,以鄉鎮為依託,以村為重點,以農戶為對象,發展縣、鄉、鎮、村文化設施和文化活動場所。到2010年,實現縣有文化館、圖書館,鄉鎮有綜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動室,爭取達到“一鄉一站、一村一室、一人一冊”的目標。

    二是加大對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支持力度,建立農村文化投入的穩定增長機制。文化部和國家發改委計劃在“十一五”期間,重點扶持鄉鎮文化站設施建設。初步計劃“十一五”期間,新建和擴建2萬多個農村鄉鎮文化站,到“十一五”末期基本實現“鄉有綜合文化站”的目標。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以基層服務網點建設為重點,主要支持邊遠貧窮地區鄉鎮、村基層服務點建設。“十一五”期間,要實現“縣縣有分中心、鄉鄉建有基層服務點、50%的行政村建有基層服務網點”的目標。

    三是切實提高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能力,豐富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等公益性文化單位要深化改革,創新機制。各地文化部門和單位加大對農村題材文藝作品重點選題的資助力度,每年推出一批反映當代農村生活、農民喜聞樂見的文藝精品。繼續購買適合農村需要的優秀劇本版權,免費提供基層藝術團體使用。

    四是積極鼓勵農民自辦文化。鼓勵農民自辦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戶、文化室、圖書室等,支持農民群眾興辦農民書社、電影放映隊,大力扶持民間職業劇團和農村業餘劇團,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促進農民自辦文化的健康發展。

    五是動員社會力量支持農村文化建設,建立城市對農村的文化援助機制。繼續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和文化對口支援活動。把農村文化建設納入對口扶貧計劃,建立和完善東部地區對西部地區、發達地區對欠發達地區、城市對農村的文化援助機制。積極引導社會力量捐助農村文化事業,重點捐助文化站(室)、圖書室等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農村公益性文化實體和文化活動。(完)

 
 
 相關鏈結
· 光明日報評論員文章:進一步加強新農村文化建設
· 充分發揮傳統民間文化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 廣西:發展農村特色文化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 山西省建立農村文化院室9248個文化宣傳隊3291支
· 新華時評:農村文化建設不該被冷落
· 中宣部文化部表彰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先進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