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金寨縣太古村位於大別山腹地,10余座海拔1300米以上的山峰,把該村714人緊緊包圍在大山之中。多年來,村民們飽嘗交通閉塞給生産生活帶來的諸多不便。
新農村建設開始後,太古村通過村民代表大會討論,決定啟動通村水泥路工程。縣裏整合資金,全村村民累計捐資和出義務工折款11.6萬元,7公里水泥路村道如期建成。竣工之日,太古村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村民楊開益興高采烈地説:“鄉親們做夢都想有一條晴雨通車的村道,新農村建設把路鑿通了,我們的日子有奔頭了!”
新農村建設涉及面寬,工作任務繁重,從何抓起?如何推進?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著力解決農民生産、生活中最迫切的實際問題,使新農村建設帶給農民實惠、受到農民擁護,紮實穩步地向前推進。2006年2月14日,胡錦濤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新農村建設要從農民群眾最關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見效的事情抓起,不斷讓農民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從總體上看,目前最迫切需要解決的主要是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發展農村社會事業這兩方面的問題。
農村基礎設施方面,農民最關心的是“水、路、氣、電”四件事,因此,建設的重點是要讓農民喝上安全衛生的飲用水,走上更加順暢便捷的路,用上安全清潔的燃料,用上既經濟又有保障的電。
為此,國家將加大投入,“十一五”期間將解決農村1億人口的飲水不安全問題;投資1000億元加快農村公路建設,到2010年底,全國將基本實現“油路到鄉”,東、中部地區“油路到村”;“十一五”期間,我國將重點加快普及農村戶用沼氣,全國計劃新增農村戶用沼氣2250萬戶;到2015年要全部解決全國2000萬無電人口的用電問題。地方也應圍繞“水、路、氣、電”這四個農民群眾最關心最迫切的實際問題,整合資源,加大投入,為農民解決實實在在的困難給農民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當前,發展農村社會事業的重點是努力改善農村教育條件,將農村義務教育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範圍;強化農村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能力建設,發展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為主的醫療保障制度,加強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加快發展農村文化事業,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逐步建立與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
概括地講,新農村建設要加快發展農村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著力解決“看病難、看病貴、上學難”等一系列與農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讓農民群眾從新農村建設中真正受益。(顧仲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