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策法規解讀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4月17日   來源:發展改革委網站

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就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十一五”規劃》
答記者問

    按照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的總體要求和國務院專項規劃編制計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十一五”規劃》日前已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

    問:最近,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信息化“十一五”規劃,請您簡要介紹一下這部規劃的編制背景和定位。

    答: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重視信息化工作。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大力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十六大提出將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工業化促進信息化作為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戰略舉措。十七大又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對推進信息化做出新的部署,要求我們全面認識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為了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信息化發展的戰略方針,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在深入研究、充分調研和廣泛徵求社會各界意見的基礎上,開展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十一五”規劃》的編制工作,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現已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

    該規劃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面部署了“十一五”時期我國信息化發展的主要任務,明確了加快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發展重點,是新階段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

    問:當前信息化發展的國際國內形勢具有哪些重要特點?

    答:從國際發展趨勢看,信息化正日益成為全球競爭的戰略重點,是人類社會共同面臨的難得機遇和重大挑戰。全球信息化與經濟全球化相互交織,加劇了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對國家競爭力對比産生了前所未有的影響。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競相制定和實施國家信息化戰略與行動計劃,力圖搶佔未來發展的戰略制高點。

    信息技術重大突破孕育著生産力的新飛躍。信息化突破時空局限,開創了技術創新和生産力發展的新局面。進入新世紀以來,信息技術革命勢頭更加迅猛,微電子技術向納米級、集成系統方向的發展加快,計算技術向超高性能、網絡化方向演進,信息獲取、處理、存儲和傳輸能力持續躍升,通信和網絡技術向寬帶、移動、融合方向發展,模擬信息技術正全面向數字信息技術轉變。信息技術與生物、空間、納米等技術深度融合、相互促進,新一輪技術變革蓄勢待發。技術創新不斷催生新理念、新應用和新産業,深刻影響世界經濟發展模式,推動生産力發生質的飛躍。

    在全球信息化進程中,我國正處於從被動應對向自主發展轉變的關鍵時期,加緊實施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強化信息技術創新,已成為支撐現代化建設、增強國家綜合實力的必然選擇。

    從國內發展實踐看,信息化正在成為促進科學發展的重要手段。信息化的全面滲透和深入應用,不斷推動社會生産力邁向新高度,顯著提升了經濟發展質量和工業化水平。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將極大提高自然資源利用率,信息資源日益成為重要的戰略資源和生産要素。“十一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面臨越來越嚴重的資源、能源和環境壓力,迫切要求全面轉入科學發展的新階段。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必須深化信息技術應用,深度開發生産、流通和其他經濟運行領域的信息資源,大幅提高信息化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顯著降低自然資源消耗水平,推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必須最大限度地發揮信息化在知識生産、利用、傳播和積累方面的優勢,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科學發展。

    信息化正在成為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有效途徑。信息網絡日益成為拓寬群眾參與、傾聽群眾呼聲、溝通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構建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解決就業、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教育、安全生産等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迫切要求社會信息化與經濟信息化並重並舉、協調發展。要切實提高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努力減少信息化水平在不同地區、領域和社會群體間的差距,普遍提升國民信息技能,使全體公民更好地分享信息化成果。

    在新階段新起點,必須充分利用有利的國內國際發展環境,準確把握全球信息化的發展脈搏,積極應對信息安全挑戰,抓住歷史機遇,推進國家信息化取得新的更大進展。

    問:請您介紹一下“十一五”信息化發展的基礎。

    答:“十五”期間,我國信息化建設快速發展,成效日漸顯現,為“十一五”時期信息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第一,信息基礎設施實現跨越式發展。“十五”期間,互聯網用戶數年均增長37.6%,2005年達到1.1億,普及率超過8%,寬帶上網用戶數快速增長,2005年總數達6430萬;廣播和電視的人口覆蓋率2005年分別達到94.6%和95.9%,有線電視用戶數達到1.28億;電話用戶數年均增加1億,2005年達到7.4億,居世界首位,全國97.1%的行政村已通電話。信息網絡已經成為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

    第二,信息産業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産業。“十五”期間,信息産業實現收入翻兩番,2005年達到4.4萬億元,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由2000年的4%提高到7.2%;電子信息産品出口額由2000年的552億美元增長到2005年的2682億美元;移動電話、程控交換機、彩色電視機、計算機等主要産品産銷量位居世界第一。信息産業結構調整速度加快,重點領域關鍵技術取得突破,骨幹企業國際競爭力不斷提升。

    第三,信息技術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農業綜合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裝備製造、能源、建築等工業領域的信息化改造步伐不斷加快,服務業信息技術應用逐步深化,信息技術與傳統産業的加速融合成為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促進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力量。電子政務和社會事業信息化成效顯著,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務能力逐步提高,信息化對人們的工作、生活、學習和文化傳播方式産生了深刻影響,促進了國民素質的提高和人的全面發展。

    第四,信息安全保障工作進一步加強。提出了國家信息安全戰略,初步確立了信息安全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制定了密碼保障、電子認證、等級保護、風險評估和應急災備等辦法和相關標準。信息安全基礎設施建設與互聯網安全管理得到加強,信息安全技術的研究和産業化取得明顯進展。

    第五,信息化發展環境顯著改善。組建了新的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制定了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出臺了電子政務、電子商務、信息安全和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等一系列指導意見,發佈了軟體和集成電路産業發展政策。電子簽名法頒布實施,信息化立法工作持續推進,標準體系逐步完善,人才隊伍不斷壯大。

    在取得較大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國信息化發展仍然面臨著一些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比如:基礎網絡和信息資源的共享水平低,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問題比較突出,“三網融合”未取得實質性進展;重建設、輕應用問題比較嚴重,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深度不夠;信息産業大而不強,核心技術和關鍵裝備有待突破;信息化法律法規和相關體制機制需要進一步完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亟待加強。對這些問題,我們要高度重視,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問:“十一五”時期信息化發展的指導思想是什麼?

    答:“十一五”信息化發展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建設創新型國家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加速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的信息化。要以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引領信息化,以改革和創新為動力推進信息化,以改造提升傳統産業、發展現代服務業、做強信息産業為重點發展信息化,以惠及全民為宗旨普及信息化,分步實施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講求實效,注重質量,走中國特色的信息化發展道路,為邁向信息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指導思想的核心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著重強調了需求引導和改革創新對信息化的促進作用,明確提出了“十一五”信息化發展的工作重點,並把惠及全民、普及應用作為貫徹始終的奮鬥目標。

    問:“十一五”時期我國信息化發展應遵循哪些基本原則?

    答:“十一五”時期要做好信息化各項工作,關鍵是要堅持和把握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原則:

    一是統籌規劃、資源共享。要統籌規劃,合理佈局,深化改革,突出重點,打破條塊分割,整合網絡資源,促進互聯互通。樹立信息資源是重要戰略資源的觀念,實行政務信息公開,促進信息資源共享,推動全社會的信息資源開發利用。

    二是需求主導、實用高效。要從解決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問題入手,不斷適應政府、企業和公眾日益提高的實際需求,深化信息技術應用,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信息化建設。走低成本、高效益的信息化發展道路,立足經濟實用,避免盲目建設、重復建設和鋪張浪費,積極發展實用高效的信息系統,向廣大人民群眾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化服務。

    三是自主創新、安全可控。要加強自主創新,提高國家信息化技術水平,堅持技術、機制和體制創新相結合,創新信息化發展模式。

    四是協調發展、産用結合。要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以為民、便民、惠民為根本出發點,努力促進區域、城鄉和不同社會群體之間信息化協調發展,使廣大人民群眾更好地分享信息化發展成果,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領域信息化建設。堅持建設與應用相結合,以信息化建設帶動信息産業發展,以信息産業發展支撐信息化建設,形成信息化與信息産業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發展新格局。

    問:“十一五”時期我國信息化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如何考慮的?

    答:規劃提出了到2010年我國信息化發展的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指標設定有兩個突出特點:第一,希望通過指標設定,使社會各界對信息化有一個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樹立和倡導科學的信息化發展觀。規劃首次引入了信息化水平總指數,這一指標從基礎設施、使用、知識、環境與效果、信息消費五個方面詮釋國家信息化的總體水平,對發展狀況做出綜合性評價。第二,力求從定性和定量兩個角度設定目標,使指標更具代表性。規劃提出五個方面的分類目標:

    一是信息化應用目標。政府門戶網站成為政府信息公開的重要渠道,50%以上行政許可項目實現在線處理,網上申報納稅額佔納稅總額的比重達到50%。企業經營管理信息化水平和生産裝備數字化程度大幅提高,企業網上採購商品和服務總額佔採購總額的比重超過25%。銀行卡消費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超過20%。全球互聯網中文信息比重提高到5%。全國電話用戶數達到10億,有線電視用戶數達到1.7億。

    二是信息基礎設施目標。全面實現20戶以上已通電自然村通廣播電視。東部、中部地區縣級城市和西部地區大部分縣以上城市的有線電視基本完成向數字化過渡。電話交換設備總容量達到12.5億門,互聯網通達所有鄉鎮和絕大部分行政村,上網計算機數量達到1億台,國際互聯網出口總帶寬達到650GB以上。

    三是信息産業目標。信息産業總收入達到10萬億元,增加值超過2.8萬億元,佔GDP的比重提高到10%以上。年銷售收入500億元以上的企業超過10家。電子信息産品出口額佔全國外貿出口總額的比重保持在35%左右,軟體業銷售收入達到1萬億元。

    四是技術創新目標。突破一批關鍵技術,形成一批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産權和自有品牌的優勢企業,全國百強電子信息企業研發經費支出佔銷售收入的比重不斷提升,信息技術領域發明專利申請量佔全國發明專利申請量比重提高到50%。

    五是國民信息素質目標。中小學普遍開設信息化相關課程,農村初中基本具備計算機教室,農村小學基本具備衛星教學收視點。中學畢業生基本掌握信息化基礎知識,政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企業管理人員5年內普遍接受信息化培訓,公務員掌握信息化基本技能。

    問:“十一五”時期我國信息化發展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答:規劃提出的主要任務統籌了信息化發展的重點領域和基礎條件。把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繁榮先進文化作為今後信息化發展的核心工作和深化應用的三個重點領域,把信息産業、網絡基礎設施和信息安全等三個方面的基礎條件作為信息化發展的重要支撐,形成了“三個重點領域”和“三個基礎條件”的任務部署。在具體工作的安排上,力求做好長期戰略和近期行動的協調發展,既包括了面向社會主義新農村、就業和社會保障、公共衛生、網絡文化建設、信息安全等緊迫問題,也涵蓋了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傳統産業信息化改造、信息技術自主創新等基礎性、長遠性工作。

    此外,為使規劃更具操作性,我們還通過電子政務建設規劃、電子商務發展規劃、信息産業發展規劃和信息安全規劃等四個子規劃對主要任務中的重點工作進行了細化。

    問:“十一五”時期如何通過信息化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答:從總體上講,就是通過大力推進國民經濟信息化,加快信息技術與産業發展的融合,深度開發利用信息資源,大力發展電子商務,促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國民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步伐。

    第一,積極發展面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信息服務。加強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擴大信息網絡的覆蓋面,推進農村地區通信、廣播電視和互聯網發展,降低農村信息網絡應用成本。積極開發、整合涉農信息資源,構建業務應用支撐平臺,推動農村經濟、科技、教育、衛生、文化等領域的社會化信息服務,逐步完善“三農”綜合信息服務體系。發揮農業龍頭企業和專業協會的帶動作用,加快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産經營中的應用。建立城鄉一體化的進城務工人員信息服務系統。

    第二,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著力推動能源、原材料、裝備製造、輕工、紡織等傳統産業以及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高技術産業的信息化改造與應用。加快企業信息化進程,大力開發和利用智慧生産工具,推進研發和設計協同化、生産設備數字化、生産過程智慧化和企業管理信息化,推廣集散控制、現場總線控制、柔性製造、敏捷製造和網絡化製造等技術,強化生産過程的在線監測、預警和控制,實現精準高效生産,提升企業生産經營管理水平。利用信息化手段,充分挖掘利用各種潛在的信息資源,加強對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行業的監督管理,改進監測、預警手段和控制方法,促進節約能源、降低物耗、控制污染、保護環境。

    第三,加快服務業信息化。加快發展基於信息技術的現代物流體系,推廣智慧交通。逐步建立新型金融服務和信用服務體系,完善金融風險監管和現代支付清算體系,大力發展基於網絡的現代金融業務。培育數字內容産業,拓展電信增值服務,推廣數字電視,發展互聯網新興業務。開發商業、旅遊等服務業信息資源,改造和提升傳統服務業。

    第四,加快發展電子商務。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要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深化重點行業和骨幹企業電子商務應用,優化業務流程,增強供應鏈協同運作能力。培育面向中小企業及不同行業、區域和消費者的電子商務服務,創新業務模式,豐富服務內容。推進政府採購電子商務應用,強化國際貿易電子商務服務。加強管理,規範電子商務秩序,加快信用、認證、支付、物流、標準體系建設,支撐電子商務快速發展。

    問:“十一五”時期如何通過信息化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答:要圍繞構建和諧社會的總體要求,通過大力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深入推行電子政務,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促進政府職能轉變和行政管理創新,全面提升社會事業各領域信息化水平。

    一方面,要紮實推進電子政務。圍繞提高治國理政能力,堅持統籌協調、分步實施。整合政務網絡資源,構建統一的電子政務網絡,推動部門間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加強基礎數據資源、政務信息資源建設。完善重點業務系統,穩步推進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等領域的電子政務系統建設,提高行政效率,推動政府管理創新和公共服務模式創新。不斷完善政府門戶網站,推進政務公開,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

    另一方面,要積極推進社會事業信息化。加快教育科研信息化步伐,完善科研和教育網絡基礎設施,發展現代遠程教育,提高科研設備網絡化應用水平,推動教育與科研資源共享。加強公共衛生信息化建設,增強疾病控制和救治能力,推進醫療服務信息化,促進醫療、醫藥和醫保的聯動。建設多層次、多功能的就業信息服務體系,強化對失業人員、殘疾人等困難群體的就業指導服務。整合社區公共服務信息資源,構建社區綜合便民服務信息平臺。健全各類危機管理信息系統,加強對突發公共事件的預警和處理能力,為監控重大危險源、事故隱患和災情疫情提供信息保障。

    問:“十一五”時期如何通過信息化發展中國特色網絡文化?

    答:要圍繞弘揚民族優秀文化,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豐富網絡內容,倡導網絡道德,建設網絡文明。

    第一,要加強公共文化信息資源開發。加快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等領域的內容數字化進程,開發和創作適應人民群眾需求的優秀數字文化産品。促進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信息化,加強民族和民間文化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保護民族文化遺産。完善公共文化信息基礎設施,繼續推進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第二,要營造先進網絡文化環境。規範網絡文化傳播秩序,加強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網上傳播,使科學的理論、正確的輿論、高尚的精神、優秀的作品成為網上文化傳播的主流。建立和完善網絡行為規範,正確引導廣大人民群眾的網絡文化創造實踐,全面建設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

    第三,要積極利用互聯網開展對外文化交流,傳播中華文化,樹立良好國際形象,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外部輿論環境。

    問:“十一五”時期如何做強做大信息産業?

    答:近年來,我國信息産業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産業。但仍然存在著信息産業大而不強,自主創新能力較弱,核心技術和關鍵裝備亟待突破等矛盾和問題。因此,“十一五”規劃把做強做大信息産業列為重點任務,並要求著重做好四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第一,構建創新體系。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産學研用相結合的信息技術創新體系,積極實施信息化領域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科技計劃,引導和支持企業開展戰略性技術和重大裝備的研究開發,加速創新成果産業化,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推動公共信息技術開發平臺建設,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系統級信息技術標準的制定。

    第二,發展戰略型産業。完善集成電路産業鏈,加快軟體産業發展,促進平板顯示等關鍵元器件産業結構調整升級,重點培育新一代移動通信、數字音視頻、高性能計算機及網絡設備産業群。積極推動電信業轉型,繁榮增值電信服務,促進移動通信發展,拓展寬帶通信業務。

    第三,推進集聚式發展。加快建設一批産業規模大、研發能力強、骨幹企業相對集中的信息産業基地和園區,集聚優勢資源,形成新的産業增長極。引導産業整合,延伸完善産業鏈,提高産品附加值,實現集成發展。

    第四,培育優勢企業。引導企業在競爭中聯合、重組、兼併,培育和發展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産權和知名品牌、國際競爭力較強的優勢信息企業。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發揮骨幹企業帶動作用,增強中小企業的配套協作能力,提高企業的整體競爭力。

    問:“十一五”時期,如何為信息化發展創造更好的基礎條件?

    答:規劃把信息産業、基礎設施和信息安全作為信息化發展的基礎條件和重要支撐。關於信息産業發展問題,前面已作過表述,這裡重點介紹規劃對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基本考慮。

    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既要考慮擴大規模,增加覆蓋能力,又要提高效率,保證良性發展,重點要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首先要按照“三網融合”的方向,破除體制障礙,整合網絡資源,推進資源共享,大力發展寬帶通信,加快發展下一代互聯網,積極發展新一代移動通信,著力建設有線、地面、衛星傳輸相結合的覆蓋全國的數字電視網絡,全面提高網絡技術水平和覆蓋能力。其次要強化普遍服務,建立和完善普遍服務機制,推廣低成本實用通信技術和服務,繼續實施電話和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進一步加強農村和老少邊窮地區信息網絡建設,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網絡環境。

    問:如何保障“十一五”信息化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的實現?

    答:為了保障規劃目標的實現和主要任務的完成,我們提出了十二項重大工程和八項具體措施。

    重大工程是落實主要任務的具體手段,也是政府投資或政府引導投資的重點領域。重大工程可分為四類:一是為突出深化信息技術應用,加強信息資源開發利用,部署了電子政務工程、電子商務工程、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工程、傳統産業信息化改造提升工程、城市和社區信息化工程。二是為體現鼓勵自主創新,做強做大信息産業,安排了納米級微電子工程、軟體振興工程和先進計算工程。三是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綜合考慮技術發展和信息基礎設施的升級,部署了新一代網絡工程和“三網融合”工程。四是從信息化人才及安全保障出發,安排了國民信息素質工程和信息安全工程。

    政策措施是實現主要目標和任務的保障。制定政策措施的主要思路是:要通過深化政府管理體制改革、壟斷行業改革和投資體制改革,改善信息化發展環境,促進深化應用;要通過加強法規標準建設、市場監管、對外交流和戰略研究,保障信息化健康有序發展;要通過鼓勵自主創新,真正為信息化持續、健康發展奠定紮實、穩固的産業基礎,確保可控安全。八個方面的政策措施分別是:進一步完善領導協調機制;深化電信和廣電體制改革;健全信息化法律、法規和標準;加大信息産業自主創新支持力度;拓寬信息化投融資渠道;加強互聯網管理;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加強信息化戰略研究和基礎工作。

    問:請您具體介紹一下政策措施的主要內容。

    答:我想從四個方面重點介紹一下:

    一是體制機制改革方面。規劃提出要進一步完善領導協調機制。國家信息化建設和發展中的重大事項,由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決定。要儘快建立和完善信息化推進協調機制。在政府部門試行統籌信息化工作的信息主管制度。按照財權和事權的分工,建立中央、地方以及各部門之間規範協調的電子政務管理機制。加大改革力度,打破行業壁壘,完善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規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形成更為合理有效的市場競爭格局。統籌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內容管理與網絡管理的分離。

    二是法律法規標準建設方面。規劃提出要加快信息化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建設。制定電信法、信息安全條例以及電子支付、個人信息保護、電子政務等方面的法律法規,適時修訂和完善保守國家秘密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以及商用密碼管理、電子證據等方面的法律法規。深入貫徹實施電子簽名、知識産權保護、政府信息公開等法律法規,加大執法力度,保障信息化健康有序發展。加大信息化相關重大標準制定過程中的協調和指導力度,加快推廣自主標準的應用,充分發揮企業和行業協會的作用,積極開展電子政務、電子商務、信息安全等應用領域的標準體系建設,研究制定一批基礎性、關鍵性的標準。

    三是信息化投融資方面。規劃提出首先要深化投資體制改革,穩步增加政府信息化投入,重點投向國家信息化發展急需的各類戰略性、基礎性、公益性領域。加快建立政府投入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其他投入為補充的信息化建設投融資機制。強化政府投資管理,加強政府信息化投入的審計、監督和績效評估,建立和完善信息化工程建設問責制,形成規範的電子政務工程預算、建設、運行、維護和管理制度。第二,要放寬市場準入,加強政策引導,鼓勵社會資金參與信息化建設。營造良好的財稅政策環境,鼓勵社會資金投向信息資源公益性開發以及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建設。進一步完善對信息服務領域的各項扶持政策。第三,要引入風險投資,促進信息化發展。培育風險投資企業,完善風險投資機制,促進風險投資市場良性發展。創造風險資本與商業信貸、股票與債券相互補充、相互支持的投融資政策環境,保障風險投資機制與企業自主創新、孵化和成長的有機結合。第四,要建立普遍服務基金,完善普遍服務機制,拓寬資金渠道,支持欠發達地區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切實採取有效措施,降低通信資費水平。

    四是互聯網管理方面。規劃提出要堅持一手抓發展,一手抓管理。探索建立法律規範、行政監管、行業自律、技術保障相結合的管理體制,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運營誰負責和屬地化管理原則,加強互聯網綜合治理,規範網絡行為,打擊網絡犯罪,加強管理隊伍建設,強化依法監管、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建立規範有序的互聯網信息傳播秩序,實現對互聯網及其網上虛擬社會的有效管理,促進中國特色網絡文化的繁榮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