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8日15時,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曾曉安接受中國政府網專訪,就“發揮財政職能作用,大力推進節能工作”與網友在線交流。
[主持人]財政政策是國家宏觀調控的一個重要手段,鼓勵和支持節能減排應該發揮更大的作用,這是網友對這個政策的期待。財政部對建立節能減排的長效機制會有哪些考慮和打算?
[曾曉安]當前我們國家節能減排的形勢十分嚴峻,“十一五”期間單位GDP能耗要下降20%,污染物減排要下降10%,壓力很大,任務很艱巨。要完成這個目標,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正像主持人説的,財政政策是國家宏觀調控的一個主要工具,也是節能減排不可缺少的手段。財政部黨組在推進節能減排工作方面積極很主動,政策措施也很有力。在認真調研的基礎上,理清了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的財政節能工作思路,即“夯實基礎、明確責任、創新機制、加大投入、創造環境”。我給大家解釋一下這個思路的具體含義。
“夯實基礎”是指重點抓好各項基礎工作。摸清各地區、各行業以及重點企業、産品的能耗等基礎數據,建立節能統計、報告、審計制度;加強環境監管能力建設,提高政府監管能力;建立能效標準、標識制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標體系,使節能環保産品和高耗能産品容易被識別,便於引導全社會消費行為。
“明確責任”是指明確企業和政府、中央和地方的責任。企業在消耗能源和排污的同時,也必須承擔節能減排責任和義務,地方政府也必須承擔各項責任,履行職責。中央財政主要支持做好基礎性工作,並對地方給予適當支持。“創新機制”是指建立節能減排的長效機制,建立財政“以獎代補”新機制,完善城市污水處理和排污收費機制,探索建立節能減排市場化機制。
“加大投入”是指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中央財政設立了節能減排專項資金。2007年安排235億元,2008年安排270億元。不少地方財政部門也設立了專項資金,支持節能減排。“創造環境”是指為節能減排創造好的宏觀外部環境。要改變資源和環境低價和廉價使用的狀況,逐步實現能源成本的完全化,理順煤與電、原油與成品油、化石能源與可再生能源之間的比價關係,形成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價格體系。
這個政策思路,我們認為是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也充分借鑒了國際慣例。目標是通過財政政策的支持和機制創新,推動全民節能減排,讓節能減排成為企業、各級政府和全社會的自覺行為,變“要我節能減排”為“我要節能減排”,確保“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實現。
點擊進入訪談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