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0日電(記者 張旭東、季明、任會斌)財政預算報告,是國家財政的一本“收支大賬”。在每年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財政預算報告都是人大代表們審查的重點。經大會審查批准後,財政預算報告要向全社會公佈,讓人們看看國家的錢都是咋“花”的。
在今年的兩會上,財政部首次運用新的政府收支分類辦法編制了財政預算報告,以使政府預算真正做到反映全面、公開透明、便於監督。目前仍在接受人大代表審查的財政預算報告,對新年度預算編制方法作出了這樣的説明:2007年預算草案及指標是按照新的政府收支分類科目編制的。
“這是我國第一次使用新的政府收支分類辦法來編制預算報告,預算報告相比過去已越來越讓人們看得懂了。”吉林省財政廳廳長、全國人大代表王化文説,“新編制辦法能進一步提高預算透明度和財政管理水平,以便讓公眾清晰了解政府財政支出。”
政府收支分類,就是為反映政府收支活動,依據一定的辦法對政府收入和支出劃分類別和層次。我國原來的政府收支分類,是與計劃經濟體制下的財政管理體制相適應的,但隨著市場經濟不斷向縱深推進,運用原有方法編制預算報告,逐漸出現了“體系不合理、內容不完整、分類不科學、反映不明細”等弊端。
由於原有編制辦法存在的不足,導致了政府預算“外行看不懂,內行説不清”,一些人大代表近年來在兩會上經常提出“看不懂預算報告”“預算不透明”等意見,呼籲要進一步加強對財政預算執行情況的審查監督。
多年來一直從事政府部門預決算編制和審議工作的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決策諮詢委員會專職委員程靜萍説,過去政府預算草案相對比較簡單,許多科目下的數字一般人都“看不太懂”,即使是具有專業背景的人大代表也很難據此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
2006年,財政部穩步推進政府收支分類改革,決定從2007年起中央預算的編制、執行和會計核算將按照新的政府收支分類體系來進行。財政部稱,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財政收支分類統計體系最為重大的一次調整,也是政府預算管理的又一次深刻創新。
新的政府收支分類體系以功能分類為主,經濟分類為輔,改變了過去以經費性質分類為主的情況。按照新體系,財政收入分設類、款、項、目四級科目,如同樹型分枝,將財政收入逐級分類;支出功能分類根據政府職能,按由大到小、由粗到細,也分層次設置了類、款、項三級科目。
“類”級科目反映政府主要職能,“款”級科目反映政府履行某項職能所要從事的主要活動,“項”級科目又反映某活動下的具體事項。以教育為例:在教育“類”下,分設普通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等9“款”,而普通教育一“款”下又分學前教育、小學教育等“項”。
程靜萍代表説,按照新的政府收支分類科目編制可使得列入預算的政府收支科目更加詳盡,便於代表審查每項支出的內容,有效促進預算透明化,完善了人大監督機制。
政府支出統一按照功能分類,確保了集中、直觀反映政府職能活動。“比如説,過去政府用於教育等方面的重點支出,分散在多個科目中,行不成一個完整的概念,無法反映政府究竟辦了什麼事。而新分類體系對教育單獨設類,直觀反映了各項教育支出。”王化文代表説:“這能清楚地説明政府的錢是怎麼來的、誰用的、用到了什麼地方、怎麼用的。”
為了讓人大代表看得懂財政預算報告,更好地審查預算執行情況,財政預算部門近年來還同時加大了對財政預算報告的解釋。在今年兩會上,伴隨著財政預算報告的下發,幾本合計達數百頁的財政審查參閱材料也同時交到人大代表的手中。這些背景材料中包括預算執行和預算安排中涉及的部分重點財政政策及財政工作;一些重點支出的總體情況;多年度的財政收支情況,清晰地顯示了去年和今年財政資金的投向。
鋻於2007年預算草案已啟用了新的政府收支分類科目方法編制,為便於代表審議,財政預算報告中稱,財政部已另行在2007年預算草案表中對2006年預算執行數按新科目作了相應調整。
“錢是人民的錢,是國家的錢,新的編制方法進一步提高了財政預算情況的透明度,有利於代表們看緊國家的‘錢袋子’。”全國人大代表秦池江説,“當然,賬本越清晰越好,要讓更多的百姓能看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