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貴 州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2月13日   來源:貴州日報

2009年貴州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09年1月12日在貴州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
貴州省人民政府省長 林樹森

    各位代表:

    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08年政府工作回顧

    過去一年,是我省發展進程中十分特殊的一年。年初遭受了百年不遇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9月份以來又受到百年不遇的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給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很大困難。面對嚴峻考驗,我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決貫徹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在中共貴州省委的領導下,在省人大、省政協的監督、支持和幫助下,認真履行政府職責,與全省各族幹部群眾一道,排難而進,搶抓機遇,加快發展,經濟社會保持較好發展勢頭,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邁出新步伐。

    預計全省生産總值3350億元,增長10%左右;財政總收入和一般預算收入分別達到674.56億元和349.53億元,增長21.1%和22.6%;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1800億元以上,增長20%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15億元,增長23.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實際增長2%左右和8%以上。

    一年來,我們主要抓了以下九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及時果斷採取措施應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和國際國內急劇變化的經濟形勢,努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面對年初歷史罕見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和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堅持把保民生、保電力、保交通作為首要任務,緊急動員各方力量奮力抗災救災,沒有出現凍死、餓死人等非正常情況,3月5日貴州電網恢復正常運行,從4月份開始扭轉了經濟負增長的局面,奪取了抗災救災和災後恢復重建的重大勝利。面對國際國內急劇變化的經濟形勢,我們沉著應對,以煤、電生産為關鍵,加強經濟運行調節;緊緊抓住中央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有利時機,積極向國家爭取支持,黔中水利樞紐一期工程等重大項目獲得國家批准立項,社會事業、重大基礎設施和節能減排等領域一大批項目得到了國家支持,中央新增1000億元投資安排我省48.45億元,有力地支撐了經濟的持續增長。

    第二,加快以交通和水利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改善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貴廣快速鐵路開工建設,加速了我省現代化交通體系建設步伐。這一項目的實施,改變了西南和西北地區原有的鐵路網規劃佈局,貴陽至昆明、成都、重慶、長沙、南寧五條快速鐵路被正式納入2008年調整的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黔桂鐵路擴能改造工程貴州段基本建成,六沾、黃織鐵路建設加快推進。完成公路投資210億元,增長30.4%,其中高速公路投資120.3億元。修編完成全省高速公路網規劃。改造國省幹線180公里。建成通鄉油路2000公里、通村公路1.33萬公里,新增88個鄉鎮通油路或水泥路、1000個建制村通公路。開工建設了一批航運工程。加快推進水利建設,中央和省共投入財政資金39.23億元,比上年增長2.22倍。“滋黔”一期工程等一批項目開工建設。治理病險水庫150座。進一步加大了地下水資源的勘查和開發力度。120萬畝煙水配套工程年度建設任務可如期完成。新增解決223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基本建成農村人口人均半畝有效灌溉面積。編制完成農村人口人均半畝基本口糧田建設規劃。

    第三,堅持以人為本,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完成10844戶農村危房改造試點的基礎上,又啟動了3.2萬戶改造試點。省財政安排4.23億元,啟動了地質災害戶和受地質災害威脅的69所農村中小學搬遷計劃。健全廉租住房制度,新增解決4.4萬戶城鎮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進一步提高農村低保標準,擴大覆蓋範圍,基本實現了以縣為單位的應保盡保,季度人均補助水平提高55元,保障人口由256.7萬人增加到324萬人。農村五保供養對象基本實現應保盡保。城市低保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和分類施保繼續鞏固,54.5萬人享受城市低保,月人均補助水平提高到144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均補助標準從上年的40元提高到80元,參合率達到92.1%,提高7.2個百分點;全面實施了城鄉醫療救助制度,194萬城鄉困難群眾得到及時救助。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擴大到7個市州地,參保人數達到105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均超過計劃任務,基本養老和失業保險實現市級統籌。針對物價上漲,省財政共安排1.9億元對城鄉困難群眾和家庭經濟困難的普通高校(高職)學生進行了補貼。城鎮新增就業18.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全面完成了計劃任務。建立了新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庫區移民得到妥善安置。大幅度增加救災救濟資金投入。積極支援汶川地震災區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工作。連續五年實現生産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雙降”。信訪工作進一步加強。深入開展“打黑除惡”嚴打整治專項行動,有力維護了社會穩定。

    第四,堅持以農民增收為綱,不斷加大“三農”工作力度。省財政安排54.5億元用於支持“三農”,增長61.2%。中央和省共安排各類涉農補貼49.9億元,翻了一番。在遭受嚴重自然災害的情況下,通過改種補種、實施糧食增産工程等措施,全省糧食總産量達到1158萬噸,增長5.2%。堅持把畜牧業作為農業産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方面來抓,畜牧業增加值佔農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33.7%,提高1.1個百分點。經濟作物比重進一步提高,蔬菜産業初步成長為區域化佈局、規模化生産的外向型産業,農民人均蔬菜種植純收入達到388元,增加55元,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4%。大力推進新階段扶貧開發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減少農村貧困人口50萬人,實現易地扶貧搬遷3萬人,建成沼氣池20萬口,啟動了大中型聯戶沼氣池建設,村莊整治取得新成效。現代農業綜合示範點建設穩步推進。

    第五,大力推進産業結構調整,做強做大特色優勢産業。電力、煤炭、飲料、煙草四個行業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59.3%。在遭受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和市場變化影響的情況下,貴州電網發電量達到988億千瓦時,增長3%。新增電力裝機容量364萬千瓦,黔電送粵“五交兩直”大通道全面建成。爭取國家提高了“西電東送”上網電價。建成投産一批大型煤礦,大礦幫帶小礦工作順利開展,原煤産量達到1.18億噸,增長4.5%。開工建設了一批煤化工、磷化工、煤電一體化項目。白酒工業加快發展,茅臺酒産量突破2萬噸,規模以上白酒工業企業實現利稅96.4億元,增長48.5%。捲煙工業實現利稅106.1億元,增長17.4%。大力發展以旅遊業為龍頭的服務業,實現旅遊總收入653.13億元,增長27.5%。裝備製造、特色食品、民族制藥、旅遊商品等産業加快發展。把推動科技進步、技術創新與産業結構優化升級緊密結合起來,大力推進區域科技創新等體系建設,啟動實施了7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4項省重大科技專項重點項目和一批高新技術産業項目,新建了一批國家級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生産力促進中心、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得專利授權1683件。信息化建設加快推進。

    第六,切實加強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進一步鞏固和增強生態優勢。堅持把節能減排擺在現代生態文明建設的突出位置來抓。加快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和循環經濟基地建設,大力實施節能重點工程,加強資源綜合利用,單位生産總值能耗下降4.1%,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提高1.54個百分點。大幅度增加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投入,省財政在年初安排1億元的基礎上四季度又追加安排2億元,共3億元用於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城市污水處理率和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提高3個和2個百分點。加強重點流域和重點領域污染治理,出境河流斷面水質達標率達83.3%。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內工業企業排污口全部取締。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繼2007年之後繼續實現“雙降”。啟動實施55個縣石漠化綜合治理試點,全面打響了石漠化綜合治理攻堅戰。加快林業災後恢復重建,恢復植被面積248萬畝。完成營造林260萬畝,人工種草和改良改造草地分別完成61.62萬畝和20.93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740平方公里。

    第七,以改革開放30週年為契機,全面推進各項改革、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國有企業改革改制穩步推進,省屬國有商貿流通企業改制和省屬國有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移交工作基本完成,國有企業政策性關閉破産工作加快推進,已終結關閉破産程序72戶,其餘72戶企業已全面啟動關閉破産程序,省本級財政安排6.4億元用於安置省屬國有破産企業職工。著力提高國有資産監管效能,啟動了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試行工作。認真落實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佔全省生産總值的比重達到32%。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等農村各項改革順利推進。礦産資源有償使用制度不斷規範和完善。財政剛性預算改革深入推進,“鄉財縣管”財政管理方式改革全面推開。深入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努力提高對內對外開放水平,積極參與區域經濟合作,不斷擴大招商引資規模,進出口總額達到34.5億美元,增長52%,引進省外到位資金500億元,增長24.7%。

    第八,注重統籌兼顧,推動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各級財政用於教育事業的投入226.64億元,增長36.3%。農村“普九”欠債償債資金全面落實,債務化解工作全面啟動;加強義務教育階段師資力量建設,新招聘中小學教師1.5萬名,其中特崗教師8578名;各級財政共安排17.48億元,將農村初中和小學生均公用經費保障標準分別提高125元和75元;全部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兩基”迎“國檢”工作紮實推進。各級各類教育加快發展。省財政安排用於醫療衛生的投入增長85.5%。開工建設了4360所村衛生室,新建和改擴建一批縣醫院、縣中醫院、縣婦幼保健機構和鄉鎮衛生院。著力做好重大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改革地氟病防治項目實施辦法,完成25萬戶爐灶改良任務,使90多萬人解除或減輕了氟中毒危害。艾滋病等重大傳染病的防治力度不斷加大。全力抓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置與救援工作,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進一步加強。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加大優秀民族民間文化保護開發力度,切實加強基層文化重點工程建設,通過實施廣播電視無線覆蓋工程,解決了62個縣城及周邊地區群眾長期聽不到或聽不好廣播節目的問題,新增城鎮有線數字電視用戶60萬戶。省博物館、遵義會議會址等免費向公眾開放。實現奧運會金牌零的突破,成功舉辦首屆全國山地運動會等全國性賽事,建成農民體育健身工程400個,全民健身活動廣泛開展。統籌解決人口問題,人口自然增長率6.72‰。老齡、婦女兒童和殘疾人事業取得新進步。人事人才工作取得新進展。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對臺、檔案、氣象、人防、參事、新聞出版等工作取得新成績。

    第九,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進一步健全民主制度,拓寬民主渠道,依法實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全面落實依法治省基本方略,認真做好行政立法工作,提請省人大常委會審議8件地方性法規草案,制定頒布4件省政府規章。高度重視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工作。嚴格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進一步規範行政執法行為。強化行政監督,開展了行政審批電子監察試點。行政復議制度不斷健全。組織開展行政法規和政府規章清理,加大了規範性文件備案審查力度。認真貫徹《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推進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積極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加強政府廉政建設,旗幟鮮明地反對腐敗,切實加大審計、監察力度,堅決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治理商業賄賂取得新進展,懲處了一批腐敗分子。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