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江 蘇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2月12日   來源:新華日報

2009年江蘇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09年2月5日在江蘇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
江蘇省人民政府省長 羅志軍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2008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是本屆政府履職的第一年,也是很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日益加深、國內大事難事較多的複雜局面,全省人民積極應對嚴峻挑戰,經受了非同尋常的考驗。在中共江蘇省委領導下,我們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解放思想,創新思路,團結奮鬥,攻堅克難,較好地完成了省十一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年度目標任務。地區生産總值突破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2.5%左右;人均地區生産總值超過5700美元。同口徑財政總收入7110億元,其中一般預算收入2731億元,分別增長27.2%和22.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8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357元,分別增長14.1%和12.1%。居民消費價格上漲5.4%,低於全國平均水平0.5個百分點。改善民生的十件實事如期完成。經濟實現平穩較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社會保持和諧穩定,全面小康社會建設邁出更加堅實步伐。

    (一)保持經濟較快增長。

    經濟運行調控及時有力。加強經濟形勢監測分析和運行調節,加大要素保障和政策調控力度,確保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經濟結構調整的戰略任務。面對經濟下行壓力逐步加大的嚴峻形勢,及時行動、積極應對、多方施策,出臺了擴大內需拉動、加大財稅金融支持、扶持中小企業、促進外經貿和房地産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等十多個政策性文件,全省經濟保持增長較快、價格回穩、結構優化、質量提升的良好局面。

    扶持企業政策措施紮實有效。大力推動銀企合作,組織開展“百企千億”銀企對接等活動,全年新增人民幣貸款4311億元,比上年多增加704億元。積極構建全省信用擔保體系,省財政投入10億元組建省級信用再擔保公司。支持企業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11家,企業發行各類債券286億元。完善財稅支持政策,建立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專項引導資金,大幅度增加省級外經貿發展引導資金。按新標準開展高新技術企業認定,1368家企業享受調整後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取消和停止行政事業性收費121項、政府性基金2項,每年減少收費39億元。

    投資消費帶動作用增強。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1.5萬億元,增長22.7%。中央作出擴大內需的重大決策後,省財政安排投資100億元,預計到今年底可完成政府性投資3000億元,帶動全社會投資1.4萬億元。交通、能源、水利、環保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穩步推進。京滬高速鐵路江蘇段、鐵路南京南站、滬寧城際鐵路、淮安民用機場、泰州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四橋等開工建設,連雲港港進入億噸大港行列,蘇通大橋、滬蘇浙高速公路江蘇段等相繼建成通車,南水北調東線一期、沂沭泗洪水東調南下二期、通榆河北延工程進展順利。泰州醫藥城一期等一批重大産業項目順利實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661億元,增長23.3%,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5%。

    (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取得新進展。

    産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服務業增加值突破1萬億元。軟體業銷售收入1262億元,增長51.5%。高新技術産業産值18402億元,增長25.2%,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28%。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等新興産業快速成長,太陽能光伏、風電裝備産業規模實現翻番。沿滬寧線、沿江、沿東隴海線和沿海産業帶集聚集約發展取得新進展。

    自主創新能力繼續提升。全社會科技投入突破1000億元,其中研發投入540億元,企業研發投入佔80%以上。民營科技企業超過2萬家,對高新技術産業貢獻份額超過35%。産學研合作向縱深拓展,組織實施省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109個。各類科技創新創業載體建設力度加大,新建各類省級以上科技平臺234個,擁有各類科技企業孵化器147家。全省專利申請量12.8萬件,專利授權量4.46萬件,分別增長43.9%和40.4%。加快人才高地建設,一批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創業團隊落戶江蘇。

    節能減排成效明顯。單位地區生産總值能耗下降4.6%左右,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削減4.48%和7.2%,完成國家主要污染物年度減排計劃。完成1340個重點減排項目,提前一年實現小化工三年整治目標。紮實推進太湖、淮河、長江等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全面實施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抓好調水引流、控源截污、撈藻清淤、圍網壓減、生態修復和入湖河流綜合整治,太湖流域水質總體好于上年。環境資源區域補償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新增城市污水日處理能力116.5萬噸,78個建制鎮建成污水處理設施,城鄉人居環境穩步改善。強化土地資源保護監管,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得到提高。植樹造林163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1個百分點。國家生態市增加到5個。

    (三)城鄉區域統籌發展呈現良好局面。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全面落實強農惠農政策,連續五年保持投入增加、糧食增産、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的好勢頭。省財政對“三農”的各項投入377億元,比上年增長60%。全年糧食總産635億斤,創九年來最好水平。新增高效農業面積256萬畝。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得到加強。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新增5700多家,為農服務社新增2354家。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有序推進。農産品市場體系、糧食物流體系和農資連鎖經營服務網絡加快建設。新五件實事工程進展順利,農村生産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城市化和城市現代化水平穩步提高,全省城市化率達54.3%。

    區域發展更趨協調。抓住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和我省沿海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重大機遇,配合國家有關部委編制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編制省級主體功能區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制定支持蘇北加快發展的10條政策措施,出臺加快振興徐州老工業基地的指導意見和相關政策,大力推進南北産業轉移和共建開發區,蘇北主要經濟指標增幅繼續高於全省平均水平。支持蘇中大力發展優勢特色産業,形成江海聯動、跨江聯動新格局。引導蘇南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推進産業轉型升級。

    (四)改革開放深入推進。

    各項改革不斷深化。切實抓好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究省級政府機構改革方案。調整財稅分配政策,完善省直管縣財政管理體制。地方金融機構發展壯大,江蘇銀行、南京銀行網點建設步伐加快,華泰證券完成股份制改造,紫金財産保險公司獲准籌建。發展農村新型金融組織,成立農村小額貸款公司23家,4家村鎮銀行開業運營,農業保險試點全面推開。國有企業改革進一步深化,中江公司、省建設集團和設備成套公司完成合併重組。

    開放型經濟保持領先優勢。外貿進出口總額3923億美元,其中出口2380億美元,分別增長12.2%和16.9%。自主品牌産品出口占比提高,國際服務外包離岸執行額增長近3倍。實際利用外資251億美元,增長14.7%。引進9000萬美元以上項目168個,增長7.7%。開發區、海關特殊監管區等載體建設水平不斷提高,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進展順利。無錫碩放機場、徐州觀音機場、鹽城南洋機場對外開放。蘇臺經貿合作取得新進展,南京祿口機場成為海峽兩岸客運包機首批直航點,太倉港、連雲港港等12個沿江沿海港口成為兩岸直航港口。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